於是,短短一個月,秦峰就聚集了三十萬大軍。其中各州的州兵,奔赴各州守備地方。十四萬精銳中央軍,就在鄴都四周駐紮,訓練。
另一方麵,秦峰就想建造海軍,但由於暫時條件的限製無法實施,隻好退而求其次,先建立江河水軍。就在黃河沿岸,招募善水的好手。
並計劃建造樓船百艘。這樓船是東漢最大的船隻,一般情況下船上建樓三重,列女牆,戰格、樹幡幟,開駕窗矛穴,置拋車、壘石、鐵鬥,狀如城壘。但也有的達五層十層。高大著有後世七八層樓高,乃是是水軍作戰的主要船種。
另外又建造朦衝,鬥艦無數。
秦峰準備訓練十萬水軍,為將來南方作戰打基礎。當然,水軍的建設,尤其是戰艦的製造不是一蹴而就的。秦峰控製下的朝廷。會不斷的投入錢糧來發展的。
軍隊三十萬,水軍在未來也需要每年不斷建造戰船。擴張的軍隊需要裝備,戰船在任何時代,都是需要一整套工業體係來支撐的。
秦峰如此大規模的擴張軍事,雖然他有前幾年的積蓄,錢糧不愁。但工匠的數目,就十分短缺了。
於是。秦峰就下達了一個令天下震驚的命令,成立工部,首腦為兩千石俸祿的尚書,其下一直到一百石的官位不等。精工巧匠,可在工部為官。
下九流為官!士族出身的朝廷百官立刻群起反對,但秦峰是實權派,力排眾議。但他也不想過早走到百官的對立麵,於是他就提出了技術官員的製度。與百官行政官員作出區分。百官這才有了台階,由於秦峰的權勢,又有漢獻帝的支持,百官勉強同意了。
這一下全國的工匠都瘋狂了,昔日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工匠沒社會地位。都是下三流。如今工匠也能當官,雖說是不管事情,隻管做工的技術官,但也是官呀。一時間天下的工匠都開始向北方彙聚。
各地諸侯有前幾年樂師的經驗,當年樂師都去北方了,令諸侯找個好一點彈曲的都很困難。這些諸侯精明的很,如今工匠再走了,兵器誰來打造,器械誰來建設。於是他們馬上封鎖邊境,然而還是有大量工匠到達了北地。
秦峰讓周山作為工部的尚書,選其中精英的工匠為工部官員,並許諾有突出貢獻者,可升官。秦峰就用後世規模生產為經驗,將廣宗建設成東漢第一座重工業城市。為自己的軍隊提供一切軍需品,也為屬地提供必須的工業產品,當然這些工業產品以當時生產力下的鐵器為主。
秦峰又在並州大同開發露天煤礦,今後以煤炭取代木材,作為主要的能源。
他有感於知識是第一生產力,就又成了教育部,以蔡邕這位天下士子的老師為尚書,其下同樣到一百石的官位不等。教育部的具體職責,就是讓百姓識字,主要是讓百姓的子孫後代識字。
士族對這般沒有實權的職位,又要與平民打交道所以不屑一顧。但也有許多寒門士子,將其當成晉身之道。所以秦峰在鄉間開辦的課堂,派出俸祿一百石的教師後也開始了運作。
秦峰承諾,教書育人,每年考核,成績優秀者,可升官。如此一來,這些一百石的教師,十分努力教導百姓。
就這樣三個月的時間匆匆過去,整個北方,不論是軍事還是內政,進入到穩定高速發展的階段。而各地有為的諸侯,也在勵精圖治,提搞自身實力,為未來爭霸天下打基礎。
……
這幾個月,秦峰忙的七葷八素,一天就睡兩三個時辰。百廢待興中,所以還來不及與天子百官發生衝突,天子百官見秦峰累死累活當好丞相,都將他當成了再世的周公。
天子見秦峰為自己的朝廷累的死去活來,是自己的好宰相,所以這三個月時間內,沒有對秦峰指手畫腳什麼。
然而當百廢的朝廷一切走向正規的時候,漢獻帝自我感覺十分良好中,發布了自己第一個大命令,那就是建造宏偉的宮殿給自己住。
鄴城成為大漢第三處都城,新的都城對於皇室來說一切又從頭開始,要蓋造宮室殿宇,立宗廟社稷。
龐大宮殿建築群的建設,需要消耗許多錢財。
秦峰有周山主持的華夏商會,在秦峰的政策傾斜下,幾乎壟斷治下的工商業。他因此有的是錢,但也不會隨意拿出來補充國庫。雖說現在國庫也是他的了,但畢竟明麵上還有個朝廷。他時常會念道一句,“自己可不是三國誌遊戲裡迎奉天子的諸侯,作為現實的朝廷重臣,可不能隨意國庫、私房錢來回倒騰。名義上,咱一年也就幾千石俸祿而已。”
馬日磾、楊彪、董承三公走了進來,拜道:“丞相。”
秦峰起身笑道:“三位大人來了,有失遠迎。”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為什麼淘寶天貓無法還價了?真相讓人驚歎!加微信hh8899838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