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武大帝秦峰,依然褪去龍袍,穿上全副披掛。金色的身影,在陽光下莊重而立。四周,是帝國的勇士,更遠的地方,是帝國的子民。
秦峰大聲念著祭文,他的目光變得深邃,腦海中浮現出曆次戰爭中,大秦將士為國家為百姓與敵人浴血衝殺的英姿。
“問世間何為不朽,大秦英烈之魂永立蒼穹!”
秦峰的祭文念罷,秦軍活著的勇士,手中的兵刃高舉,泛著耀眼的寒芒,一起高呼,“大秦不朽,永立蒼穹!”
“大秦不朽,永立蒼穹!”
“大秦不朽,永立蒼穹!”這呼聲很快傳與四野,這呼聲很快傳遍天下。
弘武大帝在亂世之中打下了天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而他並沒有像之前的帝王一樣,扶植起率土之濱的新一代大秦貴族統治者。他結合後世施政經驗。將土地分給了百姓。
貴族少一些,百姓富一些。這對帝王的統治不會帶來任何的影響,反而因此水漲船高。
有秦氏特色的君主製。這是後世對當時的評價。而弘武大帝秦峰,他的威望,也是任何君主製下的帝王無法企及的。人心的凝聚,讓他能夠無所畏懼,更加大刀闊斧的改革。
憶苦後思甜。
祭奠了大秦的烈士之後,大秦上下陷入到了統一盛世的歡慶海洋之中。
弘武七年的最後一天,大秦帝國迎來了最盛大、隆重的慶典,統一大典。
這一天,天氣格外明媚又溫暖。太陽公公早早就起床,笑眯眯的照耀著古老東方的大地。這片廣闊無垠的土地上,上千的城市,四千萬帝國子民,在帝國旗幟紅色的海域當中,開始了大規模的慶典活動。
而繁華的鄴都,則是慶典的中心。
天壇。
百萬百姓來到了這裡,漢族、氐族、羌族、南蠻、晨族、草原諸民族、以及印州人、貴霜人,他們分成了好幾塊。卻是又團結在帝國的旗幟下。
各民族團結在大秦的旗幟下,昭示著大秦弘武王朝,盛世的開始。
天壇四周的樂師團,奏著莊重的音樂。一直沒有停下。而鄴都城內,這時鑼鼓喧天,鞭炮齊鳴。人山人海,彩旗招展。
日上三竿的時候。太陽公公更加高興起來,在這歲末隆冬。竟然是散發出了春天的溫暖。
從天壇到鄴都,十幾裡的官道兩側。站滿了手持戰戈的甲士,雄赳赳氣昂昂。
百姓的鑼鼓聲中,秦峰起駕,在百官的擁簇下,萬民的朝拜中,出城前往鄴都。華蓋、旌旗,全副的天子儀仗,明晃晃反而是照亮了天,十餘裡連綿不絕。
天子車架所經之處,甲士持戈單膝跪地。
百姓納頭便拜,萬歲的呼聲不斷。弘武大帝值得他們如此,是因為弘武大帝的出現,為天下帶來的新氣象,百姓從此終於過上安寧幸福的生活。
而弘武大帝並沒有坐在龍輦內,他就站在龍輦前的平台上,揮手呼應著帝國的子民。而他的腦海中,無數得記憶劃過。多少年勵精圖治,多少次生死一線,終於,迎來了這一天。
當秦峰登上天壇,四周頓時安靜下來。
天壇四周是諸神的牌位,祭祀的器物,數不勝數。
弘武大帝開始大聲念起祭天文,雖然他曾經是無神論者,但此刻,他的確真心感激老天爺,給了他自己一次機會。他也終於是把握住了機會,一個統一的華夏就在他的麵前。他發誓,他會用儘一切力量,隻為能夠為國家為民族做一些事情。讓華夏民族的華夏,不再經曆那些苦難。
秦峰扔掉了祭文,轉身麵對天壇外的萬民。其中,許多穿著民族特色衣服的少數民族,很快映入到了他的眼簾。
雖然曆經千難萬險,數次九死一生。所付出的的一切,到底是為了什麼?
為了榮華富貴?
為了萬人之上?
為了成為帝王?
當秦峰真的走到這一天的時候,他才終於能夠明白,那些偉大領袖們的想法。一切,隻為了能夠看到華夏民族團結在一起,並繁榮昌盛,那麼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陽光照耀在秦峰的身上,明黃的龍袍因此閃耀。曆史的這一刻,他成為了偉大古老東方的引領者,他會用自己的臂膀,肩負起他必然要肩負起的一切。
秦峰高高舉起了他的真武太極槍,那金色的光華,在槍身上流轉。
百姓震天的歡呼聲,撲麵而來。響徹大地,傳與四方。
而秦軍勇士同樣高舉起了手中的兵刃,那泛著寒芒的刀槍,呼應著帝國的皇帝。他們會在帝國皇帝的帶領下,用手中的武器,守護住家園,守護住這片東方古老的土地。在曆史的某一刻,他們會追隨著金色的光芒,籠罩世界。
帝國上下陷入到喜慶的海洋之中,帝國的文人,歌者,用手中的筆墨和歌聲,傳頌著弘武大帝統一天下的豐功偉績。二十三個州,幾十個民族,從此以後,皆是大秦、華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公元212年,弘武七年末,弘武大帝統一了全國,華夏即將迎來一個嶄新的時代,屬於弘武大帝的時代。(我的小說《三國之席卷天下》將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鮮內容哦,同時還有100%抽獎大禮送給大家!現在就開啟微信,點擊右上方“+”號“添加朋友”,搜索公眾號“qdread”並關注,速度抓緊啦!)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為什麼淘寶天貓無法還價了?真相讓人驚歎!加微信hh8899838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