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畏懼魏王趙潤,也可能是因為彆的。
“能夠仿造麼?”向軱後來詢問方畢道。
方畢想了想,隻能表示儘力而為,畢竟魏國的虎級戰船,它並未隻是單純地造地大而已,其中涉及到種種技術問題,比如吃水、平衡,以及其餘利於作戰的設計等等,在沒有任何圖紙的情況下,讓宋墨仿造魏國打造那種虎級戰船,這未免太強人所難了。
片刻之後,方畢便提出了告辭。
看著方畢離去的背影,向軱浮躁的心稍稍有所平複。
可沒想到的是,就在這時候,他宋國將領「陳汜」急匆匆地奔到了他的書房。
陳汜此人,亦是北亳軍的大將,當年在魏國的諸貴族私軍強硬收複宋郡時,正是此人率軍襲殺了平城侯李陽的次子以及家將步嬰,既是一位難得的勇將,亦像李惑一樣是向軱的左膀右臂,如今負責著整個滕城的守備。
“怎麼了?”
見陳汜麵色焦急地趕來,向軱皺眉問道。
隻見陳汜看了眼書房外的幾名士卒,在遣散他們後,這才對向軱說道:“丞相,大王他……他想要逃跑,在路經城門時,不意間被我麾下的士卒截住了……”
“……”
向軱張了張嘴,呆若木雞。
平心而論,如今的宋國,雖說是向軱作為丞相處理著全部大小事務,但他絕非權臣,隻不過宋王子欣對於複國之事並不是那樣重視罷了。
事實上,最初的時候,子欣也隻不過是抵不住向軱的勸說,否則,前者又豈會願意做這個提心吊膽的宋國君主?搞不好什麼時候就被魏軍給砍了。
“大王他……在哪?”
向軱沉聲問道。
陳汜抱了抱拳,低聲說道:“末將已秘密將大王送回王宮。”
聽聞此言,向軱便立刻前往王宮,陳汜趕忙跟了上去。
所謂王宮,就是那座滕城內最大的一座宅邸而已。
在這座宅邸的書房裡,向軱見到了他們宋國的君王子欣。
與以往身穿王袍時不同,今日的宋王子欣,穿著尋常百姓的服飾,懷中還抱著一個包裹,一看就知道是企圖假扮百姓混出城去。
“大王……”
向軱神色複雜地喚了一聲。
“丞、丞相……”
相比較向軱,宋王子欣的表情更為複雜,既有尷尬、也有羞愧,更多的則是不知所措。
揮揮手示意陳汜以及屋內看守著子欣的士卒們一同退下,向軱長長地歎了口氣,問道:“臣聽聞,大王您……欲逃離……此地?”
子欣羞愧地低下了頭,但隨即,他又抬起頭來,誠懇地說道:“丞相,我敬重你的為人。雖然如今世上傳聞,丞相你欲複辟國家,隻是另有所圖,但我看得清清楚楚,丞相您是我宋國真真正正的忠臣!但是……人有窮儘,天意不可違,您又何必始終拘泥於過往呢?”
頓了頓,他好似發牢騷般,繼續說道:“當年丞相來找我時,我本就不想當這個王,因為我知道,我宋國已經滅亡了,但是丞相您說,我宋國仍有機會卷土重來,當時我被丞相您說服;可如今,魏國戰勝了韓國、戰勝了齊國,如丞相當年所說的魏國的危機,始終未曾到來,並且魏國越來越強盛。”
說到這裡,他長長吐了口氣,苦笑道:“自魏國戰勝韓國,自魏王趙潤繼位之後,我就整夜整夜地難以成眠,生怕睡前尚在此宮殿,而待再次睜開雙目,卻已淪為魏軍的階下囚……”
“……”
向軱張了張嘴,無言以對。
不得不說,當聽說子欣欲帶著家眷兒女逃跑時,他心中是非常生氣的。
畢竟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宋國,都是為了他向氏世代效忠的宋王室,沒想到,他這個臣子還沒有放棄,宋王室的後裔卻一個個都拋棄了自己的國家,寧可隱姓埋名去做富足翁的生活,也不願意挑起複辟國家的重擔,就連當初唯一一位有膽識的宋王室後裔子欣,如今卻也退縮了。
但是此刻聽到子欣誠懇的話語,他心中的憤怒卻煙消雲散,餘下的,隻是失望。
“大王您……主意已決?”
舔了舔有些發乾的嘴唇,向軱苦澀問道。
可能是出於羞愧,子欣不敢直視向軱的眼睛,隻是微微點了點頭,小聲說道:“丞相,如今我隻想平平安安過完這一生……”
向軱直視著子欣,半響後點了點頭,帶著幾分苦澀問道:“大王欲往何處?”
子欣抬起頭來,見向軱並無諷刺自己的意思,遂小聲說道:“我有家業原在薛地……”
向軱搖了搖頭,說道:“薛地已被桓虎所占據,並非妥善的安身之處。”
“那……”子欣偷偷看了一眼向軱的表情,試探著說道:“如今,怕是魏國最安定吧?聽說魏國並不排斥外人。”
『……』
向軱的麵色僵了一下,隨即恢複如初,微笑著點了點頭,好似渾不在意地說道:“的確,現如今,的確是魏國最安定……”
當晚,向軱獨自一人坐在他相府的書房裡。
此時在他的書案上,仍堆滿了等待處理的公文,若在平日,他必定會兢兢業業處理這些公文,但是今日,他卻毫無這個興致。
國家覆亡在即尚在其次,作為君主、作為宋王室後裔的子欣,卻隻想著逃離此地、苟活於世。
這讓向軱深深地迷茫了:我這二十餘年來所做的一切,究竟有何意義?
“人有窮儘,天意不可違……”
喃喃自語了一句後,向軱將書案上的文書掃到一旁,提筆在一張紙上寫下如下的文字:“魏王所恨者,向軱也,非在他人……”
洋洋灑灑,寫滿了一張紙。
隨即,向軱將書信放入一隻木盒,喚來心腹護衛,囑咐道:“你連夜渡河,交予湖陵的魏將。”
心腹護衛點點頭,抱著木盒轉身離去。
此時,就見向軱將一包粉末倒入酒壺,在搖晃了幾下後,將酒壺內的酒一飲而儘。
『父親、兄長……』
彌留之際,向軱仿佛看到了自己的父親與兄長,他們正麵色急切地招呼著自己乘上戰車,與魏軍決一死戰。
『若我當年亦隨父兄戰死於沙場就好了……』
低喃著,向軱的手無力垂下。
“啪——”
他手中的陶瓷酒壺,亦在地上摔碎。
待屋外的護衛聽到動靜衝進來時,他們駭然發現,向軱已坐在椅子上,頭顱低垂,再沒有了氣息。
“丞、丞相?!……來人!快來人!”
滕城的丞相府內,一片喧雜。
魏興安三年九月初八,前宋英雄向沮的幼子,宋國最後的忠臣,向軱,亡故,享年四十五歲。
向軱的死,代表著宋國,真正覆亡。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