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章 願挽天傾者請起身_劍來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玄幻魔法 > 劍來 > 第六百四十章 願挽天傾者請起身

第六百四十章 願挽天傾者請起身(2 / 2)

不曾想陳靈均已經禦風而起,直接離開落魄山,去如一道青色長虹。

魏檗笑道“裴錢已經護著小米粒了。”

朱斂神色淡然道“魏檗,此事你彆管,落魄山來管。”

魏檗不以為意,點頭道“我管了,反而不好管。剛好要去京城議事,我先離開,你們隨意。”

朱斂突然扭捏起來“這多不好意思,怪難為情的。”

魏檗笑問道“那我晚點走?”

朱斂已經起身,“山君大事要緊,早去早歸,最好帶幾筆橫財回來。”

魏檗身形消散,瞬間就在千裡之外。

鄭大風示意暖樹丫頭彆緊張,更不用跟著陳靈均跑去那三江彙流之地的紅燭鎮。

鄭大風繼續嗑瓜子。

咱們落魄山,能在自家地盤給人欺負?開你大爺的玩笑呢。

然後鄭大風揉了揉下巴,虧得年輕山主沒在山頭,不然就陳平安如今的心性,估摸著就是先一拳下去,至多尋那僻靜處,斷了某條江水,再說道理。

————

大驪皇帝的禦書房,屋子其實不算太大。

但是想要進入其中,坐下說話,官帽子得足夠大,要麼是境界足夠高。

年輕皇帝宋和在閉目養神,今天破例無朝會,為的就是接下來這場議事。

並且情形特殊,多是修道之人,大驪官員屈指可數,禮部尚書與兩位侍郎,三人而已。

宋和睜開眼睛,約莫還有一炷香功夫,年輕皇帝看了眼書案,有那李營邱的山水,是先帝放在這邊的,宋和繼承大統之後,就沒有從屋子裡邊拿走任何一件東西,隻是稍稍添了些物件,然後覺得好像太過臃腫,又悄悄撤掉了些。

裝著李營邱的山水畫軸的,是早年一隻驪珠洞天龍窯燒造的青瓷筆海,其實挺礙眼的。

李營邱不是山上人,山下的琴棋書畫,曆來不入山上仙家的法眼,但也會有例外,李營邱是大隋書畫曆史上繞不過的一位,不光是被大驪宋氏鐘情,事實上寶瓶洲許多山上仙家,也一樣喜好。

筆海當中除了李營邱的工筆青綠山水,還有那邊野的花鳥畫。

宋和瞥了眼筆海裡邊的那些卷軸,年輕皇帝都想要與李營邱說聲對不起了,委屈你老人家的山水畫,與此人的花鳥畫為鄰。

宋和對邊野觀感極差,無論是畫作還是品行,都覺得上不了台麵,此人是舊年盧氏王朝的一位落魄畫家,輾轉到了藩屬大驪,是少有紮根在此的外鄉人,所以備受那一代大驪皇帝的器重,所有畫卷上邊,都鈐印了先後兩位大驪皇帝的多枚印璽。邊野大概自己都想不到死後不到百年,就因為當初在盧氏王朝混不下去,跑到了蠻夷之地的大驪混口飯吃,如今就莫名其妙成為如今寶瓶洲的畫壇聖人,什麼“最長於花鳥折枝之妙,設色精妙,濃豔如生”,什麼“造詣精絕,可謂古今規式”,無數的溢美之詞,都一股腦湧現了。

宋和年幼時,與一些皇子在這邊聆聽教誨,有人便與宋和看法一致,說此人畫卷實在濃豔,先帝當時對於畫卷好壞,並無評點,隻說以後不管誰是這間屋子的主人,不管喜好與否,此人畫卷,都得留著。

不過那隻筆海當中,一幅字帖,卻是名副其實的重寶,名為《歸鄉不如不還鄉貼》。

甚至可以稱為是這座大驪禦書房的第一寶。

那是宋和的先生,大驪王朝國師崔瀺的一幅字,當然是真品。

崔瀺的字帖,尤其行草,超妙無比,是整個浩然天下公認的一字千金。

昔年文聖一脈的首徒,繡虎崔瀺,當得起那個繡字,就像婆娑洲陳淳安當得起醇儒的那個醇字。

崔瀺有那花間四帖,雲上四帖,泉邊四帖,山巔四帖,總計十六帖傳世。

十六帖散落九洲,皆落入享譽天下的大藏家之手,其中一位中土神洲的山巔大修士,與崔瀺結緣極深,耗資極多,才重金購買到了兩幅字帖,將那《乞兒求米帖》與《爭座帖》,當眾銷毀,被視為壯舉,大快人心。

隻是百年之後,才真相大白,這位自稱“唾棄崔瀺之人,當世我第一”的老修士,被子孫泄露了天機,外人才知道這個老王八蛋,竟然隻是銷毀了兩幅贗品,暗藏真品用以傳家。

此外,相傳皚皚洲劉氏,白帝城,中土鬱氏家主,玉圭宗薑尚真,皆有珍藏其一。

崔瀺步入其中,作了一揖,“陛下,可以議事了。”

是君臣之禮。

年輕皇帝立即站起身,還了一禮,是師徒之禮。

其實無需如此,隻是宋和從無例外,哪怕當著小朝會所有中樞重臣的麵,也是如此。

崔瀺落座後沒多久,先是禮部尚書、侍郎總計三人行禮再落座。

然後是一位位寶瓶洲的山上人。

神誥宗宗主,道門仙人,大天君祁真。

大驪首席供奉,龍泉劍宗宗主阮邛。

風雪廟老祖,一位貌若稚童的得道之人,他最近一次現世,還是風雷園與正陽山的那三場切磋。

真武山,一位剛剛升任為祖師堂掌律的背劍男子。

真武山,在外人眼中,隻需要擁有一個馬苦玄,就擁有了將來。

其實風雪廟也不差,有一個神仙台魏晉,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魏晉對風雪廟並無太多牽掛,因為師承緣故,對風雪廟一直疏遠冷淡。如今更是去了劍氣長城。不然今天該有劍仙魏晉的一席之地。

真境宗首席供奉,書簡湖野修出身的劉老成。

觀湖書院一位大君子。

披雲山林鹿書院山主。

老龍城城主苻畦。

大隋王朝,戈陽高氏老祖。

寶瓶洲新五嶽大山君,隻是今天隻來了四位,其中就有那北嶽魏檗,中嶽晉青。

唯獨南嶽範峻茂沒有現身。

墨家巨子。

橫劍身後的墨家遊俠許弱。

雲林薑氏一位老祖。

兩位寶瓶洲中部的江水正神。

傳言要聚六江十二河之水,最終江河合流,入海為大瀆!

看來這個驚世駭俗的傳言,絕非空談。

清風城許氏家主,得了一件瘊子甲後,如虎添翼,殺力極大。

正陽山一位年輕容貌的女子,據說是新近開始管著錢財往來的一位老祖師,相較於正陽山的那撥劍修老祖,可謂籍籍無名。

她今天算是坐在末位。

比起幾位舊大驪版圖的領袖山頭,位置還要靠後。

照理說正陽山與清風城許氏,是關係極深的盟友,但是許氏家主先前在彆處等候召見,見著了身旁這位正陽山女修,也隻是點頭致意,都懶得如何寒暄客套。

倒是她主動起身打了個稽首,再落座。

總計三十六修道之人和山水神祇,先前彙聚一堂,大多有那相互言語,比如薑氏與老龍城苻家是姻親,而清風城許氏與上柱國袁氏是姻親,便與那禮部右侍郎又有些香火情,禮部尚書更是陪坐在阮邛身邊,言談親切。魏檗與晉青兩位山君在那相互膈應對方。其餘兩位新山君關係似乎也不差,在聊些正事。祁真與墨家巨子更是相談甚歡。就連戈陽高氏老祖,好歹在披雲山林鹿書院隱居多年,再加上觀湖書院的那位大君子,可以談那治學一事。

可憐這位正陽山的女子修士,竟是一個能夠說上話的都沒有。

崔瀺站起身,開門見山說道“今日召集諸位,議十事。”

屋裡屋外,是兩座天地。

所有人都閉氣凝神,沒有任何散淡神色。

除了今天禦書房議事、與所有人都戚戚相關之外,大驪國師如今雲霧繚繞的境界,也很關鍵。

至於三位禮部大佬,更是好似學生聆聽先生教誨。

崔瀺說道“第一件事,朝廷即將頒布五嶽的儲君輔佐之山。”

四位山君,當然仔細聽此事,涉及大道根本。

事實上,此事不光是五嶽家事,也涉及在座所有人的切身利益。

禮部尚書站起身,打開一本冊子,開始報名。

禮部尚書讀完最後一個字後,望向崔瀺,一直站著的崔瀺微微點頭,老尚書這才落座。

崔瀺說道“第二件,選出幾個眾望所歸的宗門候補山頭。”

清風城許氏家主,挺直腰杆,正襟危坐。

正陽山那位女修,也趕緊斂了斂神色。

女子好像尤其不敢正視那位龍泉劍宗,聖人阮邛。

哪怕是先前等候皇帝召見,女修便沒看那阮邛一眼。

理由很簡單,正陽山想要成為宗字頭仙家,就要將整座朱熒王朝的劍道氣運收入囊中,要在那邊彆開仙門府邸,招徠、搜刮所有的劍道胚子。

最終是清風城許氏、正陽山在內四個候補山頭,有望一舉躋身宗門,往後大驪朝廷自會對其傾斜財力物力。

第三件事,商議開鑿大瀆入海一事。以及提名負責輔佐此事的各方仙師人選。

那兩尊如今與鐵符江楊花品秩相當的大江正神,難掩激動神色。

雖然今日議事,並未決定最終誰來擔任大瀆水神,但是能夠被邀請參與今日議事,本身就是莫大殊榮。

除此之外,大驪朝廷欽定選出了三個人,文官柳清風,武將關翳然,劉洵美。

其餘輔佐人選,皆是山上修士,臨近那條未來大瀆的附近山頭,皆各有建言。

而雲林薑氏老祖,更是覺得此行不虛,因為大瀆入海口,距離雲林薑氏極近,所以也提議一位薑氏子弟薑韞,參與其中。

真境宗供奉劉老成,會心一笑。

第四件事,對各地的山水祠廟,做出一個篩選,提升為正統祠廟,朝廷頒布相對應的聖旨,各地山頭,修道之人,幫忙增添香火,若是被劃分為淫祠,立即禁絕銷毀。各地山頭,負責出手鎮壓。

兩位禮部侍郎,先後讀了一遍各自冊子內容。

第五件事,將大驪京城這座仿白玉京,搬遷到舊朱熒王朝的中嶽地界。

墨家巨子起身,簡明扼要說了些注意事項。

十三境之下皆可殺。負責看守白玉京之人,是中嶽山君晉青的老熟人,墨家遊俠許弱。

第六件事,商議以後寶瓶洲所有仙家勢力,需要按律例向大驪朝廷繳納賦稅一事。

禦書房內,頓時陷入沉默。

崔瀺開口說話“此事複雜,想要麵麵俱到,不是一兩天就能談妥的,諸位今天隻需要說答應,還是不答應。答應了,自有人去磨細節,不答應,暫且擱置,大驪朝廷近期不會刻意針對任何人。不管答應與否,離開此地,都會得到一本冊子,上邊有詳細說明,不同山頭,會有些出入,但是不會有太大差異。現在諸位無需急於表態,今天隻是通知諸位,最多會有一年的緩衝期。”

第七件事,大驪王朝向各大山頭,借人借錢一事,以及如何還賬。再就是各座山頭,需要修士下山曆練,“安撫”各個覆滅王朝、藩屬國的遺老、舊王孫們,請到大驪京畿暫住一段時日,若是喜歡此處風土,大可以久居。

第八件事,商議重振寶瓶洲佛法、建造寺廟一事。讓某位高僧大德,擔任主官。

聽聞此事,天君祁真皺眉不已。

第九件事,大隋山崖書院,必須重返儒家七十二書院之列,若是可以,林鹿書院也要竭力爭取。

戈陽高氏老祖欣慰不已。

一件件事情,一項項議程,在崔瀺主導之下,推進極快。

年輕皇帝宋和,就隻是坐在書案之後,非但沒有半點國師僭越的惱怒,反而神采飛揚。

崔瀺說道“之前九件事,都是為了最後這第十件事,這最後一件事,也與在座諸位,包括皇帝陛下在內,性命攸關。”

崔瀺一揮袖子,一洲山河被所有人儘收眼底。

所有重要山頭、宗門,都如燈火亮起在畫卷之上。

崔瀺說道“我們要談一談劍氣長城被攻破之後,整個桐葉洲隨之傾覆,寶瓶洲應該如何布置防線,抵禦妖族大軍北上。”

一洲五嶽,統率群山。中部大瀆,凝聚一洲水運。

觀湖書院,山崖書院,林鹿書院,是一洲文脈文運所在。

神誥宗,龍泉劍宗,風雪廟,真武山,老龍城,雲林薑氏,書簡湖真境宗,正陽山,清風城許氏在內,皆是一洲防禦重地。

再加上各個藩屬勢力以及散亂各地的大山頭,皆是一顆顆紮根不動的棋子。

崔瀺說道“光有沿海一線的一係列防禦重地,例如老龍城,雲林薑氏等,肯定遠遠不夠。還得有足夠的戰略縱深。以及山頭與山頭之間的相互策應。”

“以點成線,再及麵,依舊不夠,太死板了。”

“還需要大量的攻伐劍舟,更多的山嶽渡船,得砸入不計其數的神仙錢。”

“此外眾多謀劃,與你們無關,多說無益,將來你們自會一一知曉。”

一座大驪京城禦書房,死寂一片。

崔瀺指了指寶瓶洲版圖畫卷的南端更遠,以及西邊,一個是桐葉洲,一個應該是中土神洲。

崔瀺神色冷漠,“一座浩然天下,竟然需要一個最小的寶瓶洲,來幫忙阻滯妖族大軍,是不是個天大的笑話?我倒是想要讓那浩然天下七洲,就這麼活活笑死。”

最後崔瀺沉聲道道“偌大一座桐葉洲,都擋不住妖族大軍,注定轉瞬覆滅陸沉,那就交由我們小小寶瓶洲,來將此事做成了。諸位,大勢傾軋在即,願挽天傾者,請起身。”

年輕皇帝率先起身。

在座所有人,皆站起身。

這個時候禦書房走入一位瞧著不像是修道之人的人物,微笑道“我姓範,當然不是老龍城那個範家,我來自中土神洲,小有錢財,願以神仙錢作中流砥柱,為寶瓶洲略儘綿薄之力。”

禦書房外的廊道中,站著一位鮮紅蟒服的老宦官,神色古怪,斜眼看著那個蹲地上靠牆壁的白衣少年。

白衣少年怒道“老子掰了命一路奔波勞碌,累死累活,才把這範老兒騙到這裡來。方才在這站大半天了,還不許我歇會兒?我他娘的是在這裡撒尿還是拉屎了?你管我是蹲著還是站著?你再瞅我試試看,我給你一記猴子摘桃,海底撈月,信不信,怕不怕?”

天地隔絕,無人知曉屋外言語,屋內崔瀺仍是輕喝道“崔東山!”

眉心有痣的白衣少年晃蕩著袖子,不是大步走入禦書房,而是就那麼走了,隻撂下一句話“有個好消息,劍氣長城可以比預期多守住兩三年。”

崔東山去了那座仿白玉京,獨上高樓。

在樓頂,崔東山透過窗戶,看著外邊的天空,有些懷念小時候被關在閣樓裡讀書的光景了。

不曾想,如今依舊少年郎,也是白發翁。

去他娘的少年不知愁滋味,去他娘的老鶴一鳴,喧啾俱廢。

苗而不秀,自古斯慟。

一洲如此,數洲如此,山上人間天下如此。

崔東山一巴掌拍在臉上,“此時此景,給我哭起來。”

揉了揉臉頰,張大嘴巴,嗷嗚一聲,“我可凶。”

離開大驪京城後。

官道上,行人側目不已。

一個瘦瘦弱弱的可憐孩子,背著個白衣少年,孩子蹣跚而行,少年郎賊開心。



最新小说: 戰錘:快樂的第四天災 詭秘世界第二部宿命之環無錯字精校版 可兒的周爺 菊花閣 豪門天選女配覺醒後 致凜冬,等春天 一刀破萬法 大唐:李世民的頭號打手 抗戰,開局八一三戰役 重生娛樂圈之影後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