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四章 一斬再斬_劍來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玄幻魔法 > 劍來 > 第七百二十四章 一斬再斬

第七百二十四章 一斬再斬(2 / 2)

所以顯現不出白也那十八道劍光,可是一旦有練氣士在旁觀戰,恐怕就要當場道心崩碎了。

白也劍光每次迸濺流散開來,與那袁首出棍之罡氣,都各自蘊含有一份道意,修道之人欲想以觀戰砥礪道心,無異於與兩者為敵。

那切韻極為善解人意,在那袁首開口怒罵之前,就早早幫著袁首罵了自己,笑罵一句“死娘娘腔給爺爺閉嘴”。

袁首吐出一口血水,難怪能教出個與那年輕隱官、劍仙綬臣齊名的師弟斐然。斐然身為托月山百劍仙之首,據說是切韻代師收徒。

那大妖牛刀沉悶開口道“誰先來?彆拖了吧,意義何在。”

其實從六頭王座大妖齊齊現身,到白也拔劍出鞘擊碎琉璃屏障,到十八道劍光斬向袁首,都不夠凡俗夫子在酒桌上喝幾口小酒的。

那盤腿坐在金色蒲團上的魁梧巨人,大妖五嶽三頭六臂,起身後六臂同時持有一件神兵利器,笑道“見識過了白先生的詩篇化劍氣,我就以止境武夫的神到,外加一個飛升境,與白先生領教仙劍太白的鋒芒無匹。”

練氣士,飛升境。純粹武夫,十境“神到”。

五嶽起身後,不但手持兵器,那張原本由無數本金色書籍堆積而成的蒲團,也瞬間變成了十一張金色符籙,分彆依附在雙腿腳踝、三頭眉心處與那六臂之上。

白瑩雙指撚住一顆瑩瑩生輝的白骨珠子,用以精準衡量一洲天地靈氣的剩餘,與那魁梧巨人笑道“還是要多加小心。白也所持,終究是一把來自大玄都觀的仙劍。其實五嶽你不用如此,再過半炷香,出手不遲。”

五嶽搖搖頭,沒有聽從白瑩的建議,身形變作俗子高度,六臂分彆持有雙刀,一把直刀,一把斬馬刀樣式,長短雙劍,再加一錘一斧。

昔年浩然天下最失意的儒生,待客如今浩然天下最得意的讀書人,禮數不可謂不重,不但一口氣調動了六大王座圍困白也,還為扶搖洲接連布置了裡外三層禁製。

最外邊,是一洲山河的氣數流轉,將整個扶搖洲籠罩其中,徹底隔絕了扶搖洲與浩然天下靈氣相通的可能性,這就類似一座桐葉洲昔年的三垣四象大陣,如今寶瓶洲的二十四節氣大陣。

使得這處原本就足夠人數懸殊的戰場,天時地利始終在蠻荒天下的王座大妖這邊。

偌大一洲版圖,就隻是七位之戰場。

先前被白也出鞘一劍碎去的天幕琉璃屏障,是周密截取了一部分光陰長河,作為第二座小天地。

在這兩者之間,又有一座法天象地的山水大陣,是那扶搖洲大地上的各國五嶽、數百條江河所化,就位於雲海之下,好像一幅白描山河畫卷,給周密將“山水法相”齊齊拖拽到了扶搖洲上空,山嶽星羅棋布,江河水網縱橫,剛好以此將扶搖洲“天地”隔開,一分為二,仿佛昔年禮聖最大功德之一的絕天地通,再現人間。

圍殺十四境白也,周密確實不惜代價。

白也見那五嶽起身,隻是輕輕搖頭,不置可否。

頃刻之間,白也身邊兩側,轟然落地六位“王座”,漸次排開,左右各三。

隻不過每位王座大妖手中都持長劍。

你們以三座天地困我白也,白也何嘗不以心中天地困敵。

昔年意氣風發,與摯友一同雲遊訪仙,視野所及,氣壯山河,何物何事何人不曾是我眼中天地。

五嶽一個微微彎腰,一個重重踏地,沒有施展縮地山河的神通,直直衝去,每一次踩踏虛空,都有天地起漣漪,方圓百裡之內的天地靈氣隨之激蕩一空。

一刀斬落持劍“五嶽”的頭顱,破碎消散之後,再彆處凝聚現身,六位白也心相顯化的王座大妖,圍殺五嶽。

五嶽被阻滯,暫時無法與白也真身廝殺,三頭六臂,身形風馳電掣,捉摸不定,將那些法相一擊即碎,反殺六相。

五嶽也想看看這些白也心相,到底能夠支撐多久,以及確定白也是否需要消耗靈氣。

切韻啞然失笑,拇指輕輕摩挲養劍葫,真真劍仙白也。

仰慕仰慕,由衷神往。

切韻這枚養劍葫,底部印文極長。

願得神仙錢三百萬交儘美人名士更結儘人間劍仙同飲千斤醇酒。

白也若死在今天,那麼人間以後萬年,恐怕就再無神似白也之人了吧。

至於那五嶽,其實並不奇怪。

妖族在武道一途,先天優勢極大。但是入門容易,登高更快,唯獨登頂卻比人族更難。畢竟天底下沒有便宜占儘的好事。

因為相對人族,妖族修行武學,無形中的大道壓勝較少。與此同時,利弊皆有,缺少砥礪,蠻荒天下十境武夫的數量,反而不如浩然天下。

其實如今武道,就是早年的半條成神之路。

神靈對人族設置了眾多禁製,人心起伏,思緒紛雜,魂魄飄搖不定,還隻是其一。

先天體魄孱弱,因為一開始就注定要繞不開那條光陰長河,光陰長河在無形中的持續衝刷肉身,使得人族壽命短暫,更是一種莫大限製。

遠古天庭神靈眾多,腳底下的人族螻蟻,無論是形容相貌,還是先天體魄,雖然被設置相對最近神靈,可依舊太過弱小,以至於讓一部分習慣了香火供給的神靈愈發不滿,哪怕故意任由那些螻蟻紮堆聚攏,人族數量首次以百萬計群居,神靈隨之落在人間,轉瞬之間,大地粉碎,山河覆滅,悉數死絕。這與神靈之間的相互廝殺,或是絞殺那些個頭稍大的妖族,根本無法相提並論。

所以比術法神通更早來到人間大地的,就是神靈主動給予人族用以堅韌體魄的武道,最早金身境就是瓶頸,就是斷頭路的儘頭所在。

隻是人族英才輩出,兵家初祖成為人間第一個打破金身境的存在,此後一路勢如破竹,登高不停,身後尾隨者眾多,被神靈察覺後,將所有破開金身境瓶頸的人族,幾乎斬殺了個一乾二淨,然後唯獨此人在一位至高神靈的庇護下,得以逃過神靈巡察,親自命名了止境三層的氣盛、歸真、神到。隻是最終不知為何,武道成就,止步於此,從此即為武道止境。

在這期間,有些神靈將此人視為半個同道,有些神靈是冷眼旁觀,覬覦人間香火更多,人族武道一高,香火更加精純,分量更重。

所以兵家有此人間大道功德在身,使得在後世兵家修士,與身具武運的武學宗師類似,相對其他練氣士,最為無視人間陰德得失、因果報應,歸根結底,還是兵家修士先天最為遠離光陰長河,至於純粹武夫與兵家修士,更是大有淵源。

人族既然注定避不開光陰長河,那就隻能轉去“飲水”。

這本是人族當年最無奈的一個選擇。隻是時日一久,反而天地間應運而生,多出了與神靈迥異的練氣士。再加上一位至高神靈對人族的青睞,傳授劍術從天上到人間,加上人族的不斷登高,使得越來越多的術法神通被打落人間,光陰長河反而成為神靈崩落、天庭分裂的最大意外之一。

袁首以心聲詢問白瑩“那點觀照魂魄,可曾看出些端倪?”

白瑩笑道“追本溯源,小有希望。怕就怕白也故意為之。”

袁首有些煩躁,“不爽利不爽利。白也就是個儒生,又不是劍修,真身到底遠遠不如我們,紮堆殺去,還怕他不露出十四境的合道馬腳?五嶽與你相熟,你與他打聲招呼,他出手打他的,我找機會抽那白也一棍子,腦漿四濺,看他還能如何。”

白瑩忍住笑,說道“說了半炷香,急什麼,白也都不著急,我們就更沒必要著急了吧。”

先天性子暴躁的袁首剛要繼續言語,就歎了口氣。

這白也是真不知死活,任由白瑩和仰止竊取靈氣不去攔,也不去搶,偏要與自己不對付。

這次是十八道劍光懸停在了袁首四周,方圓千裡之地,劍氣森森,劍尖皆指禦劍老者。

劍光之中,有那金色文字。

白也詩無敵,詩篇作飛劍。

十八道劍光,劍意聲勢要遠勝先前,大如山峰橫臥天地間。

袁首見此異象,非但沒有半點畏懼,反而隻覺得酣暢淋漓,竟是扯了身上法袍,收入袖裡乾坤,再披掛上一副最古老的神人承露甲之一,山鬼。

這白也真當爺爺是顆軟柿子了?!

袁首一身關節如雷炸響,收了長劍“群真”,不再禦劍,單手持棍,重重一戳腳邊虛空,現出那依舊未是巔峰圓滿的千丈真身。

袁首身上的山鬼,加上賒月在劍氣長城所披彩衣,以及陳平安暫借給魏羨的西嶽,這七副寶甲,都曾是遠古高位神靈披掛在身,光照萬裡,故而遠古時代,每當神靈巡狩出遊,亮如彗星拖曳天幕。

後世兵家所鑄甘露甲,其實皆是仿製,不是煉師工藝不精,事實上後世甘露甲,隻說精密程度,已經不輸神靈煉造手藝,尤其是品秩更高的兵家金烏甲和經緯甲,都已經超過遠古時代,唯一的欠缺,極為致命,還是材質環節的先天劣勢,需要煉化神靈金身!

遠古時代,天庭諸多刑法極為酷烈,斬龍台隻是其一,司職刑法的神靈,針對那些獲罪神靈的手段,更是驚世駭俗。

後世的山水神靈,城隍爺和文武廟英靈,先得封正,再塑金身,其實相較於遠古神靈,早已大打折扣,而且需要人間香火浸染,一旦失去香火,金身就會搖搖欲墜,反觀遠古神靈那位高高在上的存在,人間大地上的嫋嫋香火,很重要,能夠讓神靈更加淬煉金身,卻不是必需之物,沒有香火,一樣長久不朽,直到與先天命理契合的大劫將至,過得去,提升神位,過不去,一身金色血液融入光陰長河。

屍骸化作星辰。

萬古寂靜。

白也瞥了眼白描畫卷的虛假山河,再看了眼那大妖仰止。

先前明月化作一線,問劍六王座,有那劍光直下斬泓蛟之道意,故而蛟龍之屬的仰止,本心最為驚懼,其餘王座大妖,其實都算攔劍隨意。

白也看那喝飽了靈氣的浩蕩江河,笑了笑,水法一道,我不精通,隻是破過水法,劍斬洞天。

白也心意所至,一條條江河竟是直接紛紛離開河床,最終化作一條條先懸空再筆直一線的江河大劍,人間起劍,亂劍斬去高處,針對那位天地間最精通水法大道之一的仰止。

仰止冷哼一聲,那些江河長劍臨近她百裡,就當場碎做一場場磅礴大雨,重返人間。

這白也還不真正出劍?!

白也轉去看了眼那個白瑩,聽聞這頭大妖擅長駕馭白骨大軍。

白也心中默念五字真言,道,天,地,將,法。

君隻見書上白也邊塞詩,君不見輕騎佩刀逐白雲。

白也“略懂兵法皮毛”,舉世皆知。

白也喃喃道“哪怕過去這麼多年,還是覺得不如天地道法將更順口。”

那枯骨大妖白瑩微微一笑,終於祭出一件本命物,身後矗立起一杆大纛,白骨大軍浩浩蕩蕩殺向那些策馬疾馳的英靈大軍。

然後一瞬間,不管是出手還是未曾出手的王座大妖,都察覺到一絲細微征兆。

白也一劍斬開那金甲神人牛刀的寶甲,將其連甲胄帶身軀一斬為二。

白也身後切韻的處境,如出一轍,挨了一劍,隻是相對金甲神人,切韻看似隻是從眉心處一直向下,出現一道纖細劍痕,切韻好像硬生生挨了一劍,依舊不舍得分開這副皮囊。事實上則是白也終於真正遞劍,切韻自認避無可避,直接自己扯開了身軀,才躲過那太白一劍。

這還是分心兩劍。

若是白也專心傾力一劍?

切韻哪怕一劍過後,都沒有著急合攏身軀,那把仙劍的劍氣餘韻,太過驚人,切韻若是直接將身軀合二為一,就要與那些劍氣絞殺在一起,得不償失。

切韻心中歎息一聲,這浩然天下好像還有一把仙劍,在那中土神洲龍虎山天師府。

傳聞遠古火神,與那水神擁有眾多避暑行宮一樣轄境無垠,火神眾多神座之一,位於熒惑。

更傳聞熒惑有侍者,精通鑄造,以熒惑為熔爐,擷取火精作為炭屑,以光陰長河走火,手攥一顆顆星辰為圓錘,破碎就丟棄,再換一顆,最終為數位遠古天庭至高神靈,鑄造出幾把長劍。

好像世間風流,都被浩然天下占儘了。

切韻歎息複歎息。不該如此的。

萬年之前,河畔議事過後,其實還有兩場秘密議事,一場是三教祖師的論道。一場是妖族內部的爭執,大祖與白澤,就此分道揚鑣。

此後萬年,蠻荒天下,群雄割據,紛爭不斷。

浩然天下的本土修士當中,十四境修士,除了禮聖、亞聖,以及合道浩然三洲過後的文聖,還有白也。如今又有劍修阿良。

至於白澤也好,觀道觀老道士也罷,還有那個雞湯和尚,其實都是浩然天下的外人。

青冥天下白玉京五城十二樓,其中輪流掌控白玉京的三位掌教,都是公認的十四境。

蠻荒天下的十四境大修士,難道就隻有一個外鄉人老瞎子?

然後一座天下辛苦等待萬年,就隻是多出一個叛逃劍氣長城的蕭愻?

甲申帳劍修雨四,為何會被緋妃尊稱一聲公子,那麼老爺又是誰?

師兄切韻,師弟斐然,切韻是代師收徒,使得師門當中,多出了一位小師弟斐然。那麼兩位的師父又是誰?是否依舊在世?

白澤交給老秀才的那幅搜山圖,其實並沒有羅列出全部的同輩妖族。對此老秀才沒有任何怨言,真當見那禮聖也隻是喊一聲“小夫子”的白澤脾氣太好?白澤在參加那場河畔議事之前,登天途中,戰功之大,還要勝過托月山大祖一籌。劍修決裂,白澤一樣親手打殺劍修無數。

白也真正出劍之後,就一斬再斬,毫不風流。



最新小说: 重生年代俏媳婦 盧米安莉雅的小說免費閱讀 團寵小作精:她是沈先生的心尖尖 百家逐道:我的玩家偏愛掄語 妖尾之我吃了燒燒果實 被女帝追殺,追著追著要嫁給我 戰錘:快樂的第四天災 詭秘世界第二部宿命之環無錯字精校版 可兒的周爺 菊花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