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來!
邵寶卷笑道“渭水秋風,願者上鉤。”
陳平安問道“那這裡就是澧陽路上了?”
邵寶卷徑直點頭道“好學識,這都記得住。”
後世哪怕是一心向佛之輩,細心翻看佛門公案,也往往不會過多留心一處無足輕重的地名。
陳平安心中恍然。澧縣也有一處轄地,名為夢溪,難怪那位沈校勘會來這邊逛蕩,看樣子還是那座專賣府誌書鋪的常客。沈校勘多半與邵寶卷差不多,都不是條目城當地人士,隻是占了後手優勢,反而占儘先機,所以比較喜歡四處撿漏,像那邵寶卷好似幾個眨眼功夫,就得寶數件,而且一定在彆處城中還另有機緣,在等著這位邵城主靠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去一一獲取,收入囊中。邵寶卷和沈校勘,今天在條目城所獲機緣法寶,無論是沈校勘的那本書,還是那把寶刀“小眉”,還有一袋子娥綠和一截纖繩,都很貨真價實。
至於那位枯瘦老道士的虎視眈眈,陳平安反而不太在意,又不是當年在那骸骨灘鬼蜮穀,注定隻能逃不能打。陳平安當下唯一的擔心,還是害怕牽一發而動全身,例如算命攤子旁邊的那個虯髯漢子,尤其是這個邵寶卷,不知道還藏了多少後手在等著自己。
這就像一個遊曆劍氣長城的中土劍修,麵對一個已經擔任隱官的自己,勝負懸殊,不在於境界高低,而在天時地利。
那個原本打算買餅點心吃的僧人,顯然也瞧見了陳平安,僧人不再與那老嫗言語,重新挑起了那一擔子每個字皆親筆手書的《青龍疏鈔》,問道“瞧你也是個北邊的家鄉人,一同南去見那些腳底人?”
邵寶卷不露聲色,心中卻微微訝異。僧人竟然不過初見此人,就給予一個“北邊家鄉人”的評價。要知道邵寶卷看書極雜,生平最為熟稔各類典故,他先前憑借一城之主的身份,得以輕鬆遊曆各城,便掐準時機,多次來這條目城等候、跟隨、問禪於僧人,哪怕照搬了後世明確記載的數十個機鋒,都始終在僧人這邊無所得。於是邵寶卷心神急轉,立即又有了些思量計較。
陳平安雙手合十,與那位後世被譽為“周金剛”的僧人致禮後,卻是搖搖頭,猶豫了一下,瞥見裴錢和小米粒手中的行山杖,與那僧人笑道“不如先欠六十棒。”
按照浩然天下的史書記載,僧人會在龍潭駐足,會燒了那一擔子親筆經書,還會有那“不疑天下老和尚舌頭”一言,更有那驚世駭俗的結茅山巔、嗬佛罵祖,又有那道得也、道不得都是三十棒的禪門公案。
書鋪那邊,老掌櫃斜靠大門,遠遠看熱鬨。
這些個外鄉人,登船先來條目城的,可不多,多是在那推敲城或是本末城下船落腳。而且年複一年的,當地人見多了無頭蒼蠅亂撞,像今天這個青衫劍客,如此謹言慎行,完整就像是胸有成竹,有備而來,還真少見。至於那個邵寶卷,福緣深厚,最是例外。書鋪掌櫃略微收回視線,瞥了眼兵器鋪子,那個杜秀才同樣站在門口,一手端那碗來自本末城的酸梅湯,一邊啃著塊銅陵白薑,顯得十分閒情逸致。看來這位五鬆先生,已經從容貌城城主邵寶卷那邊,填補上了那幅《花氣熏人帖》的完整內容,那麼杜秀才很快就可以通過這幅字帖,去那彆稱白眼城的有用城,換取一樁心心念念的機緣了。渡船之上,各座城間,一句話,一件事,一樣物件,曆來如此兜兜轉轉,確實來之不易、得之更難。
書鋪掌櫃有些奇怪,這個杜秀才怎的眼神,好像多次停留在那青衫客所背長劍上。難道是故人?絕無可能,那個年輕人歲數對不上。
奇了怪哉,杜秀才登船之前,曾經可是浩然天下一等一的山中煉師,嗬赤電揚紫煙,很是威風,據說他家鄉附近的銅陵之山,可都被他給煉掉了大半。哪怕是那些半仙兵品秩的長劍,都極少能入杜秀才的法眼。又因為杜秀才的開山鑄煉,為此還鬨出過一樁天大笑話,在條目城內都是入了檔的,根據荒唐篇之一條目的記載,杜秀才家鄉旁邊曾經有座盱眙水神府,大河其中的蝦兵蟹將,被譽為“浩然天下最為雄健”。結果給這位五鬆先生,硬生生煉煮了小半,使得那水府苦不堪言,不得不去文廟喊冤訴苦。外鄉人攜帶的那把長劍,難道是杜秀才早年認識之人的仙人遺物?
街上那僧人有些疑惑,仍是雙手合十回了一禮,然後在挑擔挪步之前,冷不丁與陳平安問道“從義學理窟翻撥而出,衲子反帶書生氣?”
陳平安隻能啞然。僧人搖搖頭,挑擔出城去,隻是與陳平安即將擦肩而過之時,驀然停步,轉頭望向陳平安,又問道“為何諸眼能察秋毫,不能直觀其麵?”
陳平安答道“隻等禪燈一照,千古之下十方龍象,點開正眼,灼破昏衢。”
僧人微微皺眉。
陳平安反問“誰來點燈?如何點燈?”
僧人大笑道“好答。吾輩兒,吾輩兒,果不是那南方腳底漢。”
陳平安欲言又止。浩然天下的禪宗佛法,有南北之分,可在陳平安看來,雙方其實並無高下之分,始終認為頓漸是同個法門。
僧人卻已經挑擔遠去,仿佛一個眨眼,身形就已經消逝在城門那邊。
邵寶卷以心聲言語,好意提醒道“機緣難求易失,你應該趁熱打鐵的。”
陳平安默不作聲。
邵寶卷微笑道“我無心算計你,是隱官自己多想了。”
陳平安眯眼問道“怎麼,邵城主好大氣魄,是想要湊齊德山棒,臨濟喝,雲門餅,趙州茶?”
邵寶卷無奈道“先前確是有些貪心,如今卻被隱官攔路奪去六十棒,甚至都不是那三十棒,自然是萬萬不成了。”
邵寶卷突然一笑,問道“那咱們就當扯平了?此後你我二人,井水不犯河水?各找各的機緣?”
陳平安不置可否,隻是笑道“邵城主是什麼城主?既然井水不犯河水,總要讓我知道井水、河水各在何處才行。”
邵寶卷微笑道“此時此地,可沒有不花錢就能白拿的學問,隱官何必明知故問。”
陳平安其實已經瞧出了個大致端倪,渡船之上,最少在條目城和那本末城內,一個人的見聞學識,比如沈校勘知道諸峰形成的真相,邵寶卷為那幅無字帖填補空白,補上文字內容,一旦被渡船“某人”勘驗為確鑿無誤,就可以贏取一樁或大或小的機緣。但是,代價是什麼,極有可能就是留下一縷魂魄在這渡船上,淪為裴錢從古籍上看到的那種“活神仙”,身陷某些個文字牢獄當中。如果陳平安沒有猜錯這條脈絡,那麼隻要足夠小心,學這城主邵寶卷,走街串戶,隻做確定事、隻說確定話,那麼照理來說,登上這條渡船越晚,越容易獲利。但問題在於,這條渡船在浩然天下名聲不顯,太過隱晦,很容易著了道,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至於為何陳平安先前能夠一見到“條目城”,就提醒裴錢和小米粒不要答話,還源於當年跟陸台一起遊曆桐葉洲時,陸台無意間提到過一條渡船,還開玩笑一般,詢問陳平安天底下最難對付之事為何。後來等到陳平安再次去往劍氣長城,閒暇之時,翻檢避暑行宮秘密檔案,還真就給他找到了一條關於腳下渡船的記載,是讀書時的走門串戶而來,在一本《真珠船》的末尾書頁旁白處,看到了一條關於夜航船的記載,因為家鄉有座自家山頭叫真珠山,加上陳平安對真珠船所寫駁雜內容,又極為感興趣,所以不像許多書籍那般粗讀,而是從頭到尾仔細翻閱到了尾頁,所以才能看到那句,“前有真珠船,後有夜航船,學海無涯,一葉扁舟,縫縫補補,載人夜遊萬古天地間”。
文字旁邊,歪歪扭扭又寫了一行字,陳平安一看就知道是誰的手筆,“去你娘的,兩拳打爛。”
所以後來在城頭走馬道上,陳平安才會有那句“天下學問,唯夜航船最難對付”的無心之語。
等到陳平安重返浩然天下,在蜃景城那邊誤打誤撞,從黃花觀找出了那枚斐然故意留在劉茂身邊的藏書印,看到了那些印文,才知道當年書上那兩句話,大概算是劍氣長城上任隱官蕭愻,對上任刑官文海周密的一句無聊批注。
至於這個邵城主,為何失心瘋針對自己,隻要給陳平安找著了這條夜航船的幾條根本脈絡,自然可以入鄉隨俗,再順藤摸瓜,與邵寶卷好好問劍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