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子,我們兄弟是下人,不懂什麼大道理,可有四個字卻一直銘記在心!”
“哦,那四個字?”
“唇亡齒寒!”
“嘶!嘶!”
沉寂半響,心中幾個翻滾,袁紹終於坐了回去,又將那份扔掉的書信撿了回來,他恨袁術不假,可‘唇亡齒寒’的道理更真!
一筆畢竟寫不出兩個‘袁’字來,如果曹操滅了袁術,吞並淮南之地,實力就會暴漲,那他下一個要對付的是誰?
除了他袁本初還能有何人,所以,為了自身的安全考慮,他也該出兵拉袁術一把,可就這麼被人使喚,又特彆的不甘心,真是左右為難,不知該做何抉擇了!
“來人呀,把眾謀士們請來,後堂議事!”
……………
府邸,後堂,袁紹麾下幾大謀士就是否出兵的問題上吵成了一團,其中田豐、沮授主張立刻出兵,解壽春之圍,而逢紀、郭圖則拚命反對,認為一兵一卒也不能派!
“曹操遠征壽春,許昌必定空虛無比,主公應該立刻出兵偷襲,行‘圍魏救趙’之計,不但可以解壽春之圍,還能把小皇帝搶到鄴城來,以此號令天下諸侯!”
田豐對上次沒能把小皇帝搶到手上的事情,一直耿耿於懷,如今天賜良機,自然不肯再放過了!
謀士沮授表示支持,正所謂‘兄弟鬩於牆猶外禦其侮’,自家主公和袁術畢竟是手足骨肉,打斷骨頭還連著筋呢,更何況唇亡齒寒,救淮南,就等於是救河北;於情於理都該出兵!
“二公此言差異,那袁術擅自稱帝,是為逆賊,已自絕於天下,主公乃是朝廷欽封的大將軍,此時應該速發一道‘討逆檄文’,以示大義滅親,豈能反過來出兵助賊呢?”郭圖是堅定的反對派,而且他還站在了一個道義的製高點上,讓人無法反駁!
“沒錯,袁術是自取滅亡,我們又何必趟這股渾水呢,再說袁術一滅,‘四世三公’的身份可就為主公所獨有了!”逢紀也是反對派,如果說郭圖的話占了個‘義’,那他的話就占了‘利’,都是讓人心動的好東西。
“立刻出兵!”
“堅決不行!”
“你……”
“我……”
四個人,八隻眼睛,死死的盯在了一起,各說各的理由,聽得袁紹頭昏腦脹,更加難以抉擇了!
整整爭吵了一個時辰,最後眾人的目光齊聚在一個一言不發的人身上---許攸!
許攸在眾謀士中是一個特殊的存在,論謀略水平,他屬於墊底的那個,論人品,更是差的一塌糊塗,有名的‘貪婪無厭’,不過他有一樣厲害的本領卻是無人可比,那就是---‘和稀泥!’
無論多尖銳的兩種意見,他總是能想辦法把二者柔和在一起,也幸虧許攸的這種特殊能力,才讓河北集團有個最終決策,否則光是謀士之間的內耗,就會讓他們一事無成!
看到眾人的目光都聚攏在自己身上,許攸也有些自鳴得意,才乾再高有什麼用,最後還不是得靠他來左右逢源嗎?
“出兵,但不過黃河!”許攸的辦法果然還是折中!
“出兵算了全了兄弟之義,同時也讓曹孟德心有忌憚,不敢放手施展,淮南的戰事必然拖延下去,而他們耗的越久,死傷就越大,對我們自然也就越有力!
而不過黃河,就避免了把我們河北一方也拖下水,畢竟‘逆賊’的罵名不是那麼好背的,所以說派顏良、文醜二位將軍,統大軍十萬,屯住黃河沿岸,向許昌施壓就足夠了!”
“好,此計甚妙,就這麼決定了!”袁紹讚許的點點頭,不管怎麼說,這也是一個可行的辦法。
至於其他謀士,雖然都沒能達成自己的目的,可也隻能捏著鼻子認了,各退一步,總比一步也邁不出去強吧!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