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兵法有雲:“未思進,先思退,未料勝,先料敗,兵勝而不顧家者,其勢必敗”,江東集團決定出兵南下,蕩平山越叛逆,在此之前,第一件要做的事情,不是決定行軍路線,也不是挑選先鋒大將,而是確保後方平安無事!
俗話說得好-‘世上最可信的是誓言,最不可信的也是誓言’,曹營集團與東吳集團之間,雖然簽訂了互不侵犯的協議,也準備贈送糧草,派遣人質入都了,可是世事難料,誰又敢保證不出意外呢?
當年的楚漢之爭,曆時五年之久,雙方打的屍山血河,精疲力儘了,卻誰也奈何不了誰,無奈之下,劉邦、項羽決定議和,雙方以鴻溝為界,東邊為楚,西邊為漢,平分天下,各自為王!
盟約簽訂,血誓立下,項羽就信以為真了,統領大軍返回彭城,一路上放鬆了警惕性,然後呢,紙上的墨跡未乾,劉邦就撕毀了盟約,大軍越過鴻溝,偷襲楚軍營地,最後在該下圍住了項羽,逼的霸王走投五路,自刎烏江,萬裡江山儘歸了劉氏!
劉邦背信棄義,不惜用一世的罵名,換來了皇帝寶座,還有大漢四百年天下,二者相比,這個買賣一點也不虧呀,成熟的政治家都明白一個道理,在天下麵前,什麼道義、廉恥、仇恨、****……統統的不值一提!
秦末大亂,霸王-項羽就是在會稽舉兵的,麾下都是江東子弟兵,八千健兒北上,無有一人生還,如此血淋淋的教訓,江東人刻骨銘心呀,縱然過去四百多年了,也絲毫沒有忘記,總不能在一個陷阱上栽倒兩次吧?
曹操號稱‘亂世奸雄’,心性狡詐,重實利,輕信義,說謊就跟喝涼水一樣,誰敢保證他會遵守承諾呢,如果東吳人馬南下平亂,在山區陷入了苦戰,曹軍突然渡江偷襲呢,此事不得不防呀!
還有荊州-劉表,跟孫家兄弟有殺父之仇呀,夏口城又被孫策奪取了,一旦江東人馬南下,荊州兵會不會卷土重來,這也是必須考慮的事情!
孫策今年二十四歲,在政治上卻很成熟了,考慮事情也很周全,絕不會讓敵人有機可乘的,為此,他做出了一係列的軍事部署:
首先,在自己出征期間,讓二弟孫權坐鎮吳郡,心腹老將程普、韓當統領二萬兵馬,負責城防事務,至於行政方麵的事情,交給江東第一謀士-張昭處理,孫家內宅的家務事,則由夫人大喬掌管,內外、文武分明,可保萬無一失!
其次,令甘寧為主將,丁奉、董襲為副將,統領兩萬人馬,巡視長江沿線,在岸邊建起百餘座烽火台,一旦北邊的曹軍有異動,立刻點燃煙火,向吳郡發出預警,同時儘力阻攔曹軍渡江!
最後,讓黃蓋、淩操二將統兵一萬,負責夏口城防務,禁閉城門,隻守不出,無論荊州兵馬如何挑釁,也不要管他們,牢牢的守住城池就可以了!
以上幾點,綜合起來就是:‘內外兼備,嚴防死守,爭取時間,掃除內患’,如此,孫策就可以放心出征了!
隻要解決了山越之亂,江東六郡就能集中全力,出兵北上,與曹操、袁紹逐鹿中原,萬裡江山,歸屬何人,尚未可知呢?
………………………………………………………………………………………………………
建安三年-春,三月二十七日,黃道吉日,喜在東南,利於出征!
我出我車,於彼牧矣,自天子所,謂我來矣;
召彼仆夫,謂之載矣,王事多難,維其棘矣;
我出我車,於彼郊矣,設此旐矣,建彼旄矣;
彼旟旐斯,胡不旆旆?憂心悄悄,仆夫況瘁!
…………………………………………………
上午辰時,姑蘇台上,一場浩大的出征儀式開始了,按照吳人的習俗,請來了十幾位法師,頭戴冠羽,身穿皂衣,揮舞乾戈,跳著祭祀之舞,唱起了名篇《出車》,並獻上了三牲大貢,祈求蒼天保佑!
“將士出征,勇如熊罷,旌旗所向,一往無前!”
“吳有健兒,銳勇敢戰,安邦定國,護我家園!
……………………………………
與此同時,孫權帶領數以萬計的家眷們,捧著美酒、佳肴,為出征的將士們踐行,以壯三軍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