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左傳-燭之武退秦師》記載:‘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也……',由此可見,使者絕對是一份美差,身穿華服,端坐駟車,遊說諸侯,待為上賓,每到一個地方,有吃有喝有的拿,簡直美的不要不要滴!
不過嗎,有一種使者截然相反了,人人畏之如虎,那就是出使敵方-下戰書,沒有任何好處不說,還要冒很大的危險呢,運氣好點的,一頓亂棍打出來了,運氣不好的,直接扔進油鍋裡烹了,絕對是九死一生的差事,很不幸運,辛毗就是一位宣戰使者!
辛毗是潁川人,自幼聰慧伶俐,五歲習文,七歲練武,家鄉人無不稱之為‘神童’,後又拜蜀中大儒為師,學的滿腹經綸,尤其擅長縱橫之道,那真是‘兩行伶俐齒,三寸不爛舌’,能把活人給噴死,再把死人噴的從棺材裡蹦出來呢!
如此才子,按理說應該平步青雲,乃至出將入相才是,事實相反,辛毗的仕途極為不順利,二十二歲出師之後,四方遊蕩,處處碰壁,蹉跎歲月,卻是一事無成,後來朋友們湊了些錢財,幫著四處打點關係,這才在青州刺史-袁譚手下,謀了一個的主簿的官職,無權無勢,飽受白眼,究其原因,隻有一個……他是寒門子弟出身!
四百多年來,漢室江山是劉家的,更是士族門閥的,河北四州尤其如此,自從袁氏主政以來,提拔重用的官員,全是士族出身的,田豐、審配、許攸、郭圖、沮授……莫不是出身顯赫,官運亨通,反觀寒門子弟出身的官員,隻能在底層徘徊就是有天大的本領,也沒有機會施展呀!
這次出使許昌的事情,就是最好的證明了,世人皆知,曹操一代奸雄,手段狠毒,絕不會屈服於他人的,派使者去提條件、下戰書,就等於去送死了,這樣的差事自然沒人願意接了,士族官員們紛紛推諉,人人裝病,說什麼也不去!
可是不派人又不行,最後把辛毗選出來了,給他官升一級,賞金五十兩,正式出使許昌,說白了就是做‘替死鬼’,臨行之前,家裡人痛哭流涕,還舉行了一場‘告彆宴’,已經把他當成死人了,運氣好的話,還能落個全屍吧!
不過嗎,辛毗還是有操守的,食君之祿,忠君之事,既然領了袁家的俸祿,就得給人家出力,收拾了一些換洗的衣物,帶了幾名老仆人,毅然決然的出發了,頗有‘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複還’的架勢!
從鄴城到許昌七百餘裡路程,沿途關隘眾多,城池林立,還要渡過波濤洶湧的黃河,大概需要十天的時間,辛毗卻用了半個多月,不是他畏懼不前,而是另有目的!
作為一名合格的使者,除了口齒伶俐,遊說諸侯之外,也是一名高超的間諜,趁著出使的機會,還要觀察敵方的內政、民生、軍事部署之類,最好弄到幾張布防圖,那就完美了!
如果可能的話,還要策反幾名高級官員,套取一些關鍵情報,當年的漢高祖劉邦,就是利用使者的口才,挖了楚霸王的牆角,策反英布,離間範增……最後打敗了項羽,開創大漢江山!
“曹賊狡詐陰險,玩弄權術,卻也有識人之明呀,不論出身,唯才是舉,委任的大小官員,皆稱其職,吏治清明,男耕女織,一片太平景象真是難得呀!”
渡過黃河之後,辛毗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查看民生,還跑到幾個山村裡麵,微服私訪了一番,結果讓他大吃一驚,這裡的百姓安居樂業,雖然日子不太富裕,卻也能吃飽肚子了,比起河北四州好的太多了,那裡可是經常餓死人的!
“曹操即有文韜,又懂武略,麾下將士驍勇,器械精良,城防堅固,難怪能夠縱橫中原,屢戰屢勝,創下偌大的家業呢!”
第二件事就是窺視軍隊了,辛毗鬱悶的發現,曹軍訓練有素,士氣高昂,戰鬥力極為強悍,比起河北兵馬來,有過之而無不及,尤其是軍紀嚴明,從不擾民,不禁讓人欽佩曹操的統軍能力,“卻是一位合格的統帥呀,相比之下,自家主公袁紹嗎……嘿嘿!”
“曹丞相英明神武,心係蒼生福祉,用天下之人,治天下之事,人心歸順,大勢已成,日後為蛇為龍,恐怕難以預料呀!”
第三件事就是收買間隙了,目標是幾名郡守、校尉,辛毗很是賣力氣,又是贈送錢錢,又是封官許願的,結果全以失敗告終了,這些人麵對利誘,禮物退回,書信撕掉,真是油鹽不進呀!
高官收買不到,那就從小吏做起吧,辛毗不甘心之下,又揣著禮品下鄉了,想要收買一位亭長,千裡之堤潰於蟻穴,隻要挖開一塊磚頭,就不愁沒有第二塊!
希望很大,失望更大,辛毗又碰壁了,禮物還沒拿出來呢,就被一位老人狠狠的敲了幾拐杖,而後召集壯丁,把他捆綁起來,直接送到官府治罪了,幸虧仆人們來的快,否則小命不保了!
不過嗎,對辛毗觸動最深的,還是那位老人說的話:“老漢目不識丁,一輩子耕田為生,也不懂什麼軍國大事,卻明白一個道理,誰能讓百姓們吃飽肚子,老漢就聽誰的政令,豁出一條老命也沒問題!”
“漢家百姓,樸實勤勞,隻要讓他們饑有食、寒有衣、功有賞、罪有罰,一切問題就都解決了,人心在曹,不可逆轉了!”
沿途的經曆,讓辛毗很是感觸,對曹操的態度也有所改變,從開始的無恥曹賊,變成尊敬的曹丞相了!
……………………………………………………………………………………………………
“隆!……隆!隆!”
風雨無阻,車馬不歇,半個月之後,辛毗來到了許昌城外,看著麵前巍峨的城牆,筆直的大道,來往不斷的商旅……,他終於承認了一個事實,曹操在安邦治國上麵,確實強過自家主公數籌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