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建安六年-秋,十月二十九日,經過半個多月的跋涉,二十萬曹軍返回了臨渝,不過嗎,人馬沒有立刻進營,而是在三十裡外停下,一麵派人進營傳令,讓文武大員前來迎接;一麵排兵布陣,隱隱做出了攻擊姿態!
這也不奇怪,曹操創下豐功偉業,靠的是一文一武、左膀右臂,如今郭嘉中途隕落,蕭逸的地位就尷尬了,既要承擔更多事務、掌握更大權利,也會受到更多猜忌呢!
臨渝、無終山兩座大營,全在蕭逸的掌控之中,隻要他切斷了遼西走廊,二十萬曹軍就無家可歸了,這種情況下,曹操豈能不加防範呢,就算蕭逸沒造反之心,卻有造反之力呀!
因此上,二十萬曹軍排兵布陣,做好了戰鬥準備,一旦臨渝大營有變,那就全力發起進攻,與叛軍決一死戰,至於勝負之數,皆看天意如何?
“參拜丞相大人!--凱旋班師,功蓋寰宇!”
“免禮吧,諸位堅守大營,一樣功不可沒,蕭郎現在何處呀,為何不來迎接老夫?”
“因為郭祭酒的隕落,大司馬傷心過度,以至於口吐鮮血,正在大營內臥床修養!”
………………………
萬幸的是,接到軍令之後,蔣濟、華歆、蔣乾、樂進一群留守官員,出營三十裡迎接丞相大人,還準備了豐盛的接風宴!
因為傷心過度,加上一路鞍馬勞頓,曹操的神態極憔悴,仿佛一下衰老了十歲,可是奸雄之心沒喪失,對眾人的話並未全信,而是偷瞄了華歆、蔣濟幾眼,二人皆是曹氏死黨,負有監視的任務!
麵對丞相大人的詢問,華歆、蔣濟趁人不注意,微微的點了幾下頭,他們專門去探望過了,大司馬的確身患重病,就連床榻也下不來了,玄甲軍、陌刀兵、關中兵--也沒有任何異動!
“傳令三軍!-按序進營、接管防務!”
收到肯定的答複,曹操長出了一口氣,帶領大隊人馬進入營盤,而後迅速接管了防務,心中卻是半喜半憂,喜的是:蕭逸身患重病,即便有造反之心,也沒有造反之力;憂的是:郭嘉剛剛去世了,蕭逸再有三長兩短,曹營集團就要塌陷一半了!
進入大營之後,曹操顧不上休息,直奔中軍靈棚而去,文武重臣數十人緊隨其後,一同的拜祭郭嘉的遺體,敬三杯美酒、上四柱清香,以示哀悼之意!
“嗚!--嗚!嗚!”
“人死不能複生,為了江山社稷、天下蒼生,還請丞相大人保重身體!”
“唉!-諸君年齒,皆孤等輩,唯有奉孝年少,孤本欲托以後事,不期中年夭折,曹氏斷一棟梁也!”
見到了郭嘉的靈柩,曹操又是一場痛哭,直哭的淚中帶血、幾乎昏厥,群臣們又是一番苦勸,生怕丞相大人傷了身體,那可就天塌地陷了!
曹操一世奸雄,卻也是性情中人,在痛哭流涕之時,終於說出幾句心腹話,奸雄正在物色托孤人選,而郭嘉就是其中之一!
帝王在晚年、或臨終之前,都會物色幾名托孤重臣,輔佐後世儲君,處理國家大事,托孤者必須年紀輕、能力強、忠誠深,又互相牽製著,這樣才能讓國家平穩,也避免了儲君被架空!
比如說周武王滅殷之後,第二年駕崩於鎬京,其子成王年幼,無法處理軍國大事,故而以周公、召公、太公為輔臣,負責處理國家大事,七年後還政於成王!
一代雄主-漢武帝臨死之前,為了讓幼子-弗陵穩坐大位,先是處死了鉤弋夫人,避免了母後專權之患,又讓霍光、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共同輔政,穩定住了紛亂的朝堂,恢複了因為連年征戰,而空虛至極的國力!
曹操已經步入老年了,一起開創基業的程昱、荀彧、荀攸、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這些文武大員們,也都日漸衰老了,必須挑選一些年紀輕、能力強的人,做為兒子的護駕之臣!
在奸雄的計劃之中,準備以蕭逸為大將軍,執掌天下兵馬,以郭嘉為丞相,處理國家政務,以為禦史大夫,負責監督文武百官,三人精誠合作,又彼此牽製,成為輔政的核心!
再以辛毗、辛評、華歆為近臣,負責出謀劃策、處置私密之事,曹純、曹休、曹真為將軍,統領禦林軍馬,執掌京畿衛戍,如此一來嗎,就算曹二代是個庸才,也能夠安坐龍庭了!
可惜的是,郭嘉、曹純先後亡故,原本完美無缺的計劃,也就直接作廢了,曹操要重選輔政之臣,再磨合彼此間的關係,不知要花多少心血呢!
祭祀結束之後,曹操久久不能平複,腦中全是郭嘉的音容笑貌,為了撫慰忠臣之魂,又做出兩項安排:
其一,郭嘉的兩個兒子,全都在許昌城中,無法主持祭祀之禮,故而讓三子-曹彰披麻戴孝、跪在棺前,暫且充當一下孝子,並負責守靈事宜!
讓自己的嫡親骨肉,去給郭嘉充當孝子,曹操也是仁至義儘了,群臣們得知之後,無不交口稱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