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以鮮血為藥引子,克製住了瘧疾病毒,染病將士紛紛好轉了,曹軍上下歡欣鼓舞,可是一場瘟疫下來,損失極為慘重的:重臣病逝十餘人,將士折損兩萬有餘,剩下的也是身心俱疲、鬥誌全無了!
到了這個地步,繼續東征不可能了,曹營統一天下的大戰略、也要暫時停止下來了,迅速的脫離戰場,大軍返回中原內地-休養生息、秣兵曆馬,才是上上之策!
不過在撤退之前,必須拔除一根‘毒釘’,就是那個鳳雛-龐統,此人投奔曹營以來,出的全是餿主意,其對曹軍危害之大、更勝瘧疾十倍呢!
蕭逸一直在懷疑呢,龐統居心叵測,名為投奔曹營,實為劉氏臥底,隻是他做事滴水不漏,讓人抓不住任何把柄,加上曹操百般維護,這才沒能下手鋤奸!
現在不一樣了,黃蓋詐降、傳播瘧疾,禍害了無數曹軍將士,這盆臟水正好潑龐統身上,反正他也不是清白的,更加重要的是,曹操的蓋世雄姿不複矣!
黃巾之亂以來,曹操趁天時崛起,割據有利之地,政治上挾天子以令諸侯,軍事上蓄兵馬以討不臣,十幾年南征北戰,連滅呂布、李傕、郭汜、袁術、韓遂、袁紹、公孫度各路諸侯!
彼時奸雄意氣風發,兵鋒所致莫不臣服,上到大漢天子、下到黎民百姓,誰不是誠惶誠恐呀,文武雙全如蕭逸者,也得退避三舍,擺出一副臣服的姿態,還受了不少的窩囊氣!
可是大軍南征以來,曹操變得驕橫跋扈,決策上屢屢失誤,政治上任人唯親,軍事上連吃敗仗……以至陷幾十萬大軍於險境,差一點全軍覆滅呀!
此一戰過後,奸雄的威望必然下降,再想上欺天子、下壓百官,恐怕就沒那麼容易了,而蕭逸力挽狂瀾、救了無數將士性命,威望卻是直線上升,此消彼長之下,曹營集團也發生了變化!
原來是曹氏為主、蕭氏為輔,雙方七三開的比例,現在則是並駕齊驅,變成五五開的局麵了,而且隨著時間推移,曹氏會日薄西山,蕭氏則旭日東升!
這種情況下,蕭逸可以揚眉吐氣了,也不必忌諱的太多,故而傳下命令:“抓捕龐統,大刑審問,一定問個水落石出!”
“啟稟大司馬-中軍帳不見龐統蹤跡,據說去各營巡視了!”
“啟稟大司馬-各營不見龐統蹤跡,據說出營查看水情了!”
“好狡猾的鳳雛,莫非見勢不妙,腳底抹油溜了……立刻派出遊騎兵,四處搜捕此人,見到格殺勿論!”
一聲令下,遊騎四出,曹營方圓百裡之內:荒山、樹林、草灘……全部仔細搜查一遍,就是不見龐統的蹤影,反倒是孫、劉聯軍的探子,抓住了數十人之多!
根據情況推斷,在曹操病重期間,龐統預感大事不妙,偷偷的逃離了大營,蕭逸忙於救治將士、忽略了這件事情,以至下手慢了半分!
不過搜查大營之時,在龐統居住的帳篷內,發現了一封書信,指名呈送蕭逸的,士兵們立刻獻了上來!
“山野草民龐士元,致書於大司馬蕭逸之前:統投奔曹營以來,承蒙丞相大人器重-加官進爵,信賴有價,人臣之寵可謂厚矣,然則古聖人有雲:‘道不同不相為謀,誌不同不相為友’,統不敢因私人榮寵,而廢天下公正之事也!
丞相性奸詐,皇叔性寬厚,丞相尚權謀,皇叔施仁義……前者亂世之奸雄,後者救世之明主,故而應孔明之請,統出仕輔佐劉皇叔,以期平定亂世,中興大漢天下!
臥底之事,形勢所迫,隻有爭奪勝敗之意,並無殘害生靈之心,江東以瘟疫之法殺軍,乃禍國殃民之舉,統亦深惡痛絕也,望大司馬小心應對--克製瘟疫,拯救蒼生!
統當勸說劉皇叔,以天下蒼生為念,暫停刀兵之爭、克製瘟疫為重,日後若有機會,與大司馬相逢沙場之上,自當竭儘全力,以做龍爭虎鬥,縱然醉臥沙場,亦可含笑九泉!”
……………………
龐統容貌醜陋,字跡卻很端正,說明他有一顆光明的心,信中講述了自己輔佐劉備的原因,以及來曹營臥底的經過!
至於江東傳播瘧疾之事,龐統事先並不知情,事後則極為懊悔,還會努力勸說劉備,近期不會進攻曹營,讓蕭逸有充足時間、專心克製瘧疾之毒!
“龐統目光深遠、用計詭詐,乃是一名統帥之才,有他統兵於陣前,孔明運籌於幕後,加上徐庶、關羽、張飛等人輔佐,劉備必然趁勢崛起,稱霸一方!”
看完書信之後,蕭逸唏噓不已,能夠青史留名之人,果然沒有善與之輩,同時也暗下決心,下一次沙場相逢,一定送龐統下黃泉!
不過以龐統的性格,用計頗有白起狠辣之風,他不會主動進攻曹軍,也不會放曹軍安然離開,必有更厲害的計策,在暗暗的布局之中,自己一定要小心應對了!
“啟稟大司馬-丞相大人蘇醒了,要立刻見您一麵!”
“知道了--回中軍大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