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口令:生擒蕭郎,複仇雪恨!”
“回答:北伐中原,飲馬黃河!”
………………
深夜,江東軍大營中-燈火通明、壁壘森嚴,口令問答不絕於耳,更有大量的明哨、暗哨、巡邏哨分布大營四周,嚴防敵人前來偷襲!
蕭逸用兵詭異,尤其善於偷營劫寨,因此江東軍格外小心,安排了三倍的防禦力量,周瑜更是頒布嚴令:‘有玩忽職守,不按時巡邏者--斬!’
漢製五人為伍,設伍長一名,李申就是一名伍長,帶著手下四名弟兄、在大營西側荒野中巡邏,一旦遇到意外情況,他們就吹動牛角號預警!
李申本是一名農夫,靠耕種幾畝薄田為生,雖然日子過得清苦,可也無憂無慮的,後來幾十萬曹軍南下,江東集團急於擴充力量,他就應征入伍做了一名牌刀手!
大半年浴血廝殺下來,原來隊伍中四名老兵:戰死兩人、殘廢一人、逃跑一人,結果李申就成了老兵,還晉升為小伍長,帶領四名更新的新兵,年紀最大的過了四十、最小的不足十四!
這也不奇怪,三江口、烏林磯、襄陽城……一連串血戰下來,江東將士陣亡六七萬人,傷殘者更是眾多,那些身經百戰的老兵都折損殆儘了,隻能不斷的招募新兵,填進戰爭血肉磨坊中!
江東隻有六郡土地,人口總數不超過百萬,如何禁得住這般消耗,青壯年大量戰死沙場,隻能征召老弱者入伍了,百姓們怨聲載道不說,軍隊戰鬥力也一落千丈!
之前兩次偷襲襄陽失敗,固然與謀略、運氣有關係,可江東軍戰鬥力下降,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如果跟隨小霸王橫掃東南的虎狼之師猶在,勝負還真的不好說呢!
“再有十天左右,稻田就變成金黃色了,今年也算風調雨順,收成肯定少不了!”
“風調雨順管什麼用,家裡就剩下老弱婦孺了,秋收的農活繁重、她們如何撐得住?”
“真想扔了刀槍盾牌,回家與親人們團聚,種地可比打仗踏實多了!”
………………
巡邏到二更時分,一點意外情況也沒有,五個人也有些疲倦了,就圍坐在一株大槐樹下,一邊啃食乾糧、一邊閒話家常!
江東也是水澤之鄉,同樣的盛產稻米,可是幾個人吃的飯團,卻摻雜了一半米糠,而且每人隻給一個、根本就吃不飽的!
這說明半年征戰下來,不但兵源枯竭,糧草也消耗殆儘了,因此江東軍人心不穩,逃跑、回家、不願打仗的話題,已經被士兵們公開談論了!
李申也在想家鄉,卻不是回首東顧,而是瞭望西北,他雖然居住在江東,祖籍卻是關中人氏,當年董卓禍亂西都-長安,百姓們深受其害、紛紛的向外地逃亡!
李申隨著父母逃亡,一路漂泊到了江東,見這裡土地肥沃、日子相對太平一些,也就定居下來了,靠著耕種田地過活,屈指算來已經十四年了!
樹高千丈,葉落歸根,思鄉是中國人傳統之一,雖然江東一帶生活富裕,可李家人還是想念八百裡秦川,經常說起那裡的故事!
因此上,李申雖在江東長大,卻熟知關中風土人情,知道八水鹹陽、知道驪山陵墓、也知道阿房宮遺址……就連說話的時候,也略帶關中口音呢!
“踏!--踏!踏!”
“有情況,大家做好準備!”
…………
正在閒談之間,一陣陰風掃過荒野,吹的四周草木亂動、吹的幾人渾身發冷,與此同時,遠處出來了聲響,似乎有一隊人走過來……
五個人連忙躲到樹後,有人握緊了刀槍、有人拉開了弓箭,想看看什麼情況,是遇到了自己的巡邏隊,還是有敵人來偷襲?
片刻之後,一隊人影由遠及近、大約有二十幾個,李申幾人睜大了眼睛,想從對方的服飾上,分辨出是敵是友,結果卻大吃一驚!
“風!-風!……大風!大風!”
不是江東軍、也不是曹軍,這些人服飾古樸,戴青銅盔甲、手舉青銅長戈……隊列極為整齊,步伐卻僵硬無比,就像一隊木頭人在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