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截至目前為止,平頂山地區有:挖礦百姓十九萬七千餘人,開出礦口三百餘處,日出產煤炭三千餘車、鐵礦石一千五百車、礦鹽八百多擔,而且隨著時間推移,人數、出產都在不斷增加。
礦產供應汝南郡綽綽有餘,官府正在組織商隊,把剩餘的煤炭、礦鹽販賣到徐州、兗州、司州等地,換取百姓急需的錢糧、耕牛、種子。
鐵礦則就地冶煉成精鐵,一半打造兵刃,供應大軍征戰之用;一半打造農具,分發給普通百姓,如果還有剩餘的話,再向北方各州、郡出售!”
………………
中軍大帳內,蕭逸居中而坐,文武分列兩旁,都在靜心聆聽著,石韜手持一本帳冊,詳細彙報開采情況,以及對礦產的使用。
諸葛四友之中--石韜天性善良,不喜歡征戰殺伐之道,偏偏對民生很感興趣,眼看礦區忙的熱火朝天,而帳目卻非常混亂、造成了極大的浪費,就情不自禁的出手了……
結果半個多月下來,礦區的賬冊全清楚了、人員安排也極為合理,礦產量不斷的增加,石韜也順理成章的、成為了整個礦區主管,雖然沒有官職,卻是一言九鼎呢!
“廣元先生辛苦了,今日起您就是鹽鐵官了,專門負責平頂山礦區,把這個‘金娃娃’管理好了,造福一方的百姓們!
天下本為一家,經商不分界線,礦區出產的煤、鐵、鹽,除了北方各州郡,還可以向揚州、荊州、益州售賣,多換一些耕牛、糧食回來!
劉備軍正與百越部落廝殺,兵刃消耗非常之大,咱們煉出來的精鐵,可以賣給他們一部分,就算是為國禦敵了,不過價格一定要高,不能便宜了大耳賊!”
對於礦區的情況,蕭逸很滿意的,這個時代沒有重型機械、也沒有高爆炸藥,全是百姓們掀鎬挖掘、肩挑人扛的勞作,能一日出數千車礦產,已經非常的厲害了。
百姓們熱情極高,分成三班日夜不停的挖掘,就連女人、孩子都來幫忙了,官員們也格外賣力,就在礦區上吃住,尤其是新上任的學子們,表現出瘋狂的勁頭,有人竟給累暈過去了……
對於有功之人,自然要重重的獎賞了,蕭逸有開府治事之權,可以自行委任屬官的,當即加封石韜為-鹽鐵使,主管平頂山礦區一切事務,其餘學子們另有獎勵!
不過也有一點問題,就是重量單位上,煤、鐵礦都用車來計算的,可是車子有大有小、有虧有滿,到底多少是一車呢,這對於統計出產,貨物交易很不方便!
漢代的重量單位:十圭重一銖、二十四銖重一兩、十六兩重一斤、一百二十斤為一石,再往上就沒有了,測算一般的東西還可以,麵對堆積如山的礦石,就有點不堪使用了。
因此蕭逸大筆一揮,製定新的重量單位:兩千斤為一噸、一萬斤為一方,這樣挖掘、販賣煤礦之時,算賬可就容易的多了。
“大司馬有天人之智--造福百姓、萬民敬仰!”
“諸位大人言重了,還望齊心合力,安撫中原民變,百姓們實在太苦了!”
“諾!”
麵對大好局麵,文武官員喜笑顏開、還不斷的歌功頌德,蕭逸臉上笑容不斷,心中卻上下起伏,事情沒那麼簡單呢!
這次班師回朝,途經汝南郡境內,蕭逸大開殺戒,清除了無數貪官汙吏,可也得罪了不少人,之所以平安無事:
一是自己戰功顯赫、氣焰滔天,殺的又都是貪官汙吏,有一麵正大光明的旗幟,這才震懾住了世人!
二是自己發現了礦藏,用挖出來的煤、鐵、鹽救濟了汝南郡百姓,穩住了豫州的局勢,也緩解了中原的民變!
隨著掘子軍的勘探,又在平頂山周圍陸續發現:金、銅、錫、鉛、石墨……諸多礦產,雖然沒有煤、鐵數量龐大,可也足夠豐厚了,而且品質極佳、容易開采。
有人仔細估算過,不出三年時間,這裡會形成一座礦城,每年出產的礦石價值,堪比一個大州的賦稅,甚至是更多呢,挖礦可比種地掙錢呀!
自古財帛最動人心了,如今府庫空虛、民變四起,國家正是用錢的時候,麵對礦區的巨大收益,不知多少人眼紅呢,恐怕用不了多久,就要有人上門分一杯羹了!
“啟稟大司馬:子建公子奉丞相大人之命,前來犒賞有功將士,車隊已經到山下了!”
“新任豫州牧-司馬防,前來拜見大司馬大人,正在營門外等候著!”
“薊縣梁家-梁小魚,也來拜訪大司馬大人,同樣在營門外等候!”
…………
蕭逸所料不差,會議還沒有結束呢,先後來了三位客人,名義上拜見自己,其實都衝‘金娃娃’來的,而且來頭都不小呢!
曹植天資聰慧,是熱門繼承人選之一,這次突然來到汝南郡,肯定是代表丞相府勢力,想從礦山收益中分一杯羹,就不知奸雄胃口多大,準備打政治牌、還是打感情牌?
另外嗎,大軍南征期間,曹植一直坐鎮許昌城,處理朝廷上的政務,表現出了不錯的治國能力,也贏得了眾臣的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