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古書有雲:西有天竺國者,乃佛法昌盛之地,百姓不貪不殺、養氣潛靈,雖無上真、人人固壽,惜距我中土甚遠,更有雄山大川、西域諸國阻隔,人未知其詳細也!
今有書生吳質,不畏艱難險阻,勇鬥雨雪風霜,立班超之誌、守蘇武之節,曆時八載歲月,獨行二萬餘裡,遊曆極西諸國度,遍訪風土人情之餘,攜回奇珍異物、佛門重寶數十件!
奇珍重寶者,有德者居之,本月二十二日,於城南萬寶樓之中,將舉行盛大拍賣會,望諸位大人、高僧前來,輕棄糞土之物、換取有緣重寶,莫錯失千載良機也!”
………………
短短幾天時間,許昌城的權貴、門閥、高僧……都接到一份燙金請帖,內容則驚掉了一地下巴,竟然有人遠行天竺,還平安無事的回來了?
漢家對西方並不陌生,早在漢武帝時期,使者張騫兩次出使西域,帶回了大蒜、核桃、葡萄、石榴、蠶豆,苜蓿……十幾種植物、豐富了國人的菜籃子,到了漢宣帝之時,漢軍完全控製了天山,始設‘西域都護府’,管轄大小五十餘國呢!
《史記-大宛列傳》有記載:‘大漢向西一萬兩千裡,有大夏國者,氣候與蜀地相似,又東南數千裡,有國‘身毒’,又名天竺’,佛教就發源於天竺,而後沿著絲綢之路,向東傳入了中土!
之後的歲月裡,漢家一直惦記著天竺,想派一支大軍去…………不對,是派‘和平使者’去看看,傳說天竺土地肥沃,盛產黃金、象牙、香料、稻米,人卻又黑又瘦、性格溫和,隻會當和尚念經,不會上陣打仗呢!
可惜天竺太遙遠了,又有高山大河阻隔著,這個願望一直沒能實現,後來王莽篡奪江山、中原陷入混戰之中,西域都護府也隨之崩潰了,東漢和帝永和三年,名將班超平定西域、重新恢複了都護府,數十年後西域大亂,又一次土崩瓦解……
黃巾之亂以來,大漢帝國亂成一鍋粥,西域各小國也在打仗,絲綢之路也斷絕了,人們再聽不到天竺的消息,也漸漸的把它給遺忘了。
這個時候,有人突然高調宣布,自己一路西行兩萬裡,鑿穿了西域諸國,找到了傳說中的天竺,完成了漢家幾百年的夢想,其轟動可想而知了!
“吳質何許人也,以前默默無名、這次一鳴驚人呀!”
“聽說此人住在無愁侯府,被大司馬待為貴賓呢,看樣子不像是假的,他真的到達了天竺!”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過幾天到萬寶樓看看,不就真相大白了嗎,看他是獨行萬裡的英雄,還是欺世盜名的騙子!”
………………
權貴們瘋狂了,四處打探吳質,有什麼奇特本領,能夠翻越高山大河,獨身遊曆天竺國,莫非比張騫、班超更厲害嗎?
和尚們也瘋了,佛家本就起源天竺,後因路途太遙遠、互相斷絕了聯係,請柬上說的明白,吳質遊曆天竺國,還帶回了佛門重寶,又是什麼呢?
也有人表示懷疑,天竺相距兩萬餘裡,中途有高不可攀的雪山、有寸草不生的沙漠,還有率獸食人的異族……吳質如何過得去,十之八九又是個大騙子!
當年徐福駕船出海,還號稱發現了蓬萊仙島,以求取長生藥為幌子,從始皇帝手中騙取無數珍寶,帶著三千童男、童女,跑到海外逍遙快活去了,據說東瀛島上的倭人,就是徐福的後代了。
………………………………
建安十一年-春、二月二十二日,拍賣寶物的日子到了,收到請柬的權貴、富商、高僧……穿著華麗服飾,坐著豪華車馬,有的還帶著老婆孩子,紛紛向城南彙聚而去!
許昌成為都城後,百業興旺、財富彙聚,人口也不斷增加,超過了四十萬之數,原城區就有點不夠用了,為了爭奪商鋪、住宅、道路,經常發生鬥毆事件,還多次鬨出人命呢!
建安八年,曹操北伐凱旋之後,下令在城南十五裡,修建一座大型的衛城:
一則,可以駐紮兵馬,與主城遙相呼應,增強許昌的防禦能力!
二則,把許多商鋪搬遷過去,緩解了許昌的人口壓力,房價也隨之下降,有利於改善民生!
三則,衛城臨近穎水,利用水道運輸,集散物資更加便利,可謂是一舉多得呢!
衛城東部是商業區--商旅往來、店鋪林立,其中最大的就是萬寶樓,裡麵商品眾多,號稱有萬種之數,其東家就是薊縣-梁氏!
梁小魚與蕭逸是生死之交,吳質又住在無愁侯府中,因此人們暗暗的猜測,這次的重寶拍賣大會嗎,十之八九與大司馬有關係!
再往深一步想,吳質西行天竺之事,可能就是蕭逸出資讚助的,這位大司馬智深如海、膽大包天,一向想他人之不敢想,為他人之不敢為呀!
“車騎將軍、樂城鄉侯--曹子廉大人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