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嫡立嫡,推長而立,此乃幾千年來的祖訓,老夫亦不敢違背之,而且子桓孝心可嘉、精明能乾,雖沒有開拓進取之力,守住基業還是沒問題的。
不過嗎,子建又該如何安置,他在士子之中頗有影響,身邊也不乏虎狼之輩,隻怕老夫百年之後,仍避免不了兄弟相爭?”
說話間,曹操的麵色陰沉,似乎下了某種決心,自古無情帝王家,若出現二子相爭的情況,為了江山社稷的安穩,往往會冊封一個、廢掉另一個!
最典型的就是漢景帝了,先立長子-劉榮為皇太子,後覺得這個兒子軟弱無能,不足以興盛大漢王朝,於是廢其為臨江王,改立第十子劉徹為太子,也就是後來的漢武帝。
又擔心自己百年之後,劉榮以前太子身份作亂,會威脅到劉徹的皇位、進而引起國家內亂,因此漢景帝指使心腹人-郅都,以侵占高祖宗廟為借口,硬是把劉榮逼迫死了。
作為一個父親來說,逼死自己的親生兒子,的確是讓人齒冷呢,可作為一位君主來說,為了國家大局安定、避免百姓陷入戰火中,不惜大義滅親,又讓人萬分佩服了。
同樣的,曹操雖無帝王之名,卻有帝王之才、更有帝王之權,明白舍小家為國家的道理,既然選了曹丕為世子,曹植就要倒黴了,輕則軟禁、重則喪命,按著這個思路想來……
“虎為百獸王,誰敢觸其威,唯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顧,子桓、子建皆丞相之子,手心手背都是肉呀,立一個為大魏世子,另一個就則地冊封吧!
青、徐兩州地方富庶,既遠離朝堂之爭,又遠離廝殺戰場,可從中則一郡之地,作為子建的封地,讓他風花雪月一生也就是了!
日後不幸如丞相所言,兄弟之間起了隔閡,末將一定居中調解,就算豁出去官爵不要,也要保子建平安無事,更不會讓他胡作非為!”
出乎意料的是,蕭逸非但沒有落井下石,反而維護起了曹植,還要充當他的監護人、保他一生平安無事,這似乎匪夷所思,其實是妙到毫顛了。
人稱曹操為‘亂世奸雄’,不止是雄才大略、陰險狡詐,性格更複雜到了極點,也善變到了極點,幾乎一事一變、一人一變,無時無刻不在變化中……
剛才討論立儲之事,曹操站在君王的角度,為了曹家基業長久一些,這才選擇了自己並不太喜歡、卻又能力突出的曹丕為世子!
接下來,曹操擔心百年之後,兩個兒子自相殘殺,想提前防備一下,而這個時候嗎,奸雄從一位冷酷君王、轉變成了慈祥的父親!
這種情況下,蕭逸若提議軟禁曹植,或者放逐三千裡之外,到蠻荒之地自生自滅,奸雄非但不高興,沒準還會生出殺心,就像護犢子的老人一樣。
因此上,蕭逸提議給曹植一塊封地,青州、徐州地處沿海,城池富庶又遠離邊界,故而駐軍也不多,曹植到了那邊嗎,隻能吃喝玩樂、很難起兵造反!
更重要的是,奸雄百年之後,曹丕、曹植若起了爭端,滿朝文武大臣之中,有資格、有實力、有謀略居中調停的,也隻有蕭逸一人爾,他是天下第一名將、也是二人的親姐夫!
換而言之,要想曹丕基業穩固,要想曹植平安無事,就得先保證蕭逸平安無事,這等於多了一張護身符,曹操臨終也不敢亂下黑手,否則等著兒子們自相殘殺吧!
“老夫百年之後,江山社稷、曹家子孫就拜托給無愁了,還望好好的照顧著,莫忘記今日之言,老夫這裡感激不儘!”
“為丞相大人效力,末將萬死不辭!”
對於蕭逸的兩次回答,曹操可謂萬分滿意,雙手抱拳深行一禮,顯然在托付身後事了。
不過嗎,曹操最為擔心的,不是冊封大魏世子、也不是兒子們自相殘殺,而是眼前這頭‘貪狼’,若不加以製約的話,萬裡江山必為之所得矣!
因此上,奸雄暗下決心,自己臨終前必須設下計策,牢牢的牽製住蕭逸,讓他永為大魏臣子,否則自己躺在棺材裡麵,也閉不上眼睛的呀!
一連商議完兩件大事,曹操、蕭逸輕鬆了許多,此時有人獻上一隻野羊,又肥又大又壯的,當即放血、剝皮、開膛……清洗乾淨後,放在篝火上燒烤起來了。
兩人一邊品嘗羊肉,談論一些軍國大事;一邊俯視獵場,很快發現了有意思的事,遠處出現一大群麋鹿……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