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我等參拜大王--福壽綿長、萬年無期!”
“我等參拜世子殿下!”
“免了--咳咳!”
蕭逸離開之後,曹操立召宗族將領們、商議攻取益州之事,夏侯惇、夏侯淵、夏侯衡、夏侯霸、曹洪、曹休、曹真……共計老少二十餘人,進入寢室後紛紛跪拜行禮!
三年前在封王台上,宗族將領們自作主張,試圖把曹操強行架上皇位,結果事情沒有成功,反而狠狠地挨了訓斥,全都鬨的灰頭土臉!
不過嗎,他們畢竟是曹操的血親,打斷骨頭還連著筋呢,那怕心中再是惱怒著,也得給他們加官進爵、委以重任,尤其是年輕的族人們,一個個拎著小辮子往上提拔,以此來鞏固大魏根本!
“近日有人來報:大耳賊屯重兵於南郡,有窺視益州之意也,益州沃野千裡、民殷國富,若落入大耳賊手中,隻怕是後患無窮呢!
咳咳--故而本王做出決定,讓大司馬即日統軍出征,先下漢中、再取成都,徹底平定西南之地,而後大軍順江而下,依次收取荊州、江東,完成統一天下之大業!
此乃至關重要之戰,也是建功立業的好機會……咳咳,不能全便宜了外姓人,爾等皆是本王的血親族人,明白該怎麼做嗎?”
曹操把攻取益州之事,詳細的說了一遍,而後目視一眾族人們,看看誰能承擔大任、誰能效力疆場,誰又能做托孤之臣……可惜雖無一庸才,亦無一帥才呀!
迫於天下大勢,曹操把兵權交給了蕭逸,負責攻略益州之事,可對這個寶貝女婿嗎,曹操是一百二十個不放心,決定給他安排個副將,進而分權、牽製、監視。
曆代大將統軍遠征,往往以皇子、王子隨軍監督,以免出現‘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事情,而曹操反複斟酌後,卻鬱悶的發現一個兒子也派不出去……
長子-曹昂隕落沙場之事,給曹操以沉重的精神打擊,為了避免再有悲劇發生,之後很少攜子隨軍出征了,而是讓兒子們坐鎮後方,負責處理政務、督促糧草之事。
這樣做的結果,固然保護了兒子們的安全,可也少了軍中的曆練,更沒建立像樣的軍功,無軍功者則無威望,難以號令驕兵悍將們,又如何分蕭逸的兵權?
另外嗎,曹操更擔心派兒子隨軍(曹植、曹熊),非但沒有監視住蕭逸,反而與其私下勾結,並在自己百年之後,篡奪了曹丕的繼承權,那樣自己躺在棺材裡、眼睛也閉不上呀?
既然兒子們不宜隨軍,曹操隻好退而求其次,在比較可靠的宗族將領裡麵,挑選一個能力、威望足夠的監軍了,誰又是最佳人選呢?
一眾宗族將領裡麵,最出色的莫過於曹仁、夏侯惇兩人,久經沙場,屢立戰功,且都有獨當一麵之才,可惜前者隕落於南征之役,後者如今也是……
“元讓賢弟亦年過五旬了,最近身體可還好嗎?”
“有勞大王掛念著,末將雖然有些老了,可為國家建功之心未減,隻要大王一聲令下,末將--咳咳-咳咳!”
“賢弟半生戎馬,身體過度的勞累了,還要好好保養才是--賜座吧!”
…………
夏侯惇性格勇猛,經常親冒矢石、衝鋒陷陣,立過很多的功勳,也負了不少戰傷,尤其攻打下邳之役,被流矢射瞎一隻眼睛,落了個‘盲夏侯’的外號!
如今年老體衰、舊傷複發,身體也很是糟糕呢,彆說隨大軍遠征益州了,站立一會兒就搖搖欲墜的,說話間也是咳嗽不斷,看來性命不長久矣!
曹操連忙賜座位,並以好言相安撫,心中卻是一陣的哀歎,當年追隨自己起兵的舊將們,或戰死沙場、或老病纏身,能啟用者所剩無幾了,而蕭逸年未及四旬,正是建功立業的好年紀,以後的事情……唉!
其餘的宗族將領,曹洪在立儲上站錯了隊,且與曹植未斷絕來往,念在他效力多年、又救過曹操的性命,暫時沒有受到懲罰,可也不適合執掌兵權了。
曹真、曹休等人的威望、功勳、能力皆不足,有的還受過蕭逸的教訓,相遇就像老鼠見了惡貓,嚇的大氣都不敢出一口,更彆提什麼製約兵權了。
“此番出兵遠征,以大司馬蕭逸為主將,妙才作為副將、兼領益州牧,望汝二人齊心協力,早日獻上捷報,再把衡兒、霸兒也帶上,到軍中好好曆練一番,日後才能承擔重任!
大司馬用兵如神,軍中攻殺戰守之事、皆聽其安排就是了,爾等切不可胡亂進言,更不得自作主張,以免耽誤了軍機大事,隻要盯緊軍中情況,莫要生出異變就可以了--切記!切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