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士元之計甚妙,攻取益州指日可待,就是有一些太急切了,劉季玉固然暗弱無能,麾下卻是人才濟濟,法正、張鬆足智多謀,張任、嚴顏勇冠三軍,大軍若是直取成都,隻怕會有難測之事!
主公進入蜀中之後,可以先結交豪傑、收攏人心,樹立起自己的威望,並與劉季玉齊心合力,先行把曹軍擊退了,而後徐徐圖謀成都不遲,如此則萬無一失了!
關中乃是蕭氏老巢,經營的猶如鐵桶一般,縱然主公拿下漢中郡,亦不可輕出陽平關,還是經營益州數年,待到兵強馬壯、糧草充足之時,再行出師北伐比較妥當!
另外嗎,主公攻略益州之時,可命一位上將軍,統領荊州將士北上,攻打襄陽、宛城,進而威脅許昌、洛陽,讓曹軍老巢惶恐不安,逼迫蕭逸回兵救援!
再派一使者前往江東,遊說孫權亦出兵北上,攻打合肥、壽春等城池,如此曹軍腹背受敵,處處烽火,縱然是孫武、白起複生,亦難以招架的住了!”
…………
臥龍、鳳雛為同窗好友,經常一起探討天下大計,謀略見識旗鼓相當,排兵布陣各有所長,性格上卻截然不同!
前者行事穩重,喜歡步步為營,八成把握都要反複考慮;而後者膽大包天,往往險中取勝,三分機會就敢孤注一擲,甚至不惜自己的性命!
穩重者不犯大錯,亦難成大功,冒險者可成大功,也容易有大失,很難斷定誰高誰低的,隻能說孔明適合為相治國,龐統善於為帥統兵!
“兵者,詭道也,不行險何以取勝,昔日韓信明修棧道、暗度陳倉,背水列陣、亡命死戰……那次不是冒險大獲全勝,我輩又何懼之有呢?”
“韓信敢於兵行險招,皆因對手是無謀之輩,曹賊奸詐無比,蕭郎用兵如神,與這樣的對手交鋒,隻宜步步為營,不可貿然行事呀!”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小蟲莫誤了國家大事!”
“欲速不達,適得其反,小雞才會壞了國家大事!”
“你!你!……我?我?”
自己苦心設計的策略,竟然被人給否決了,龐統立刻出言爭辯,孔明性格溫和,卻也有倔強的一麵,堅持自己步步為營的計策。
就這樣,兩人唇槍舌劍、互不相讓,爭論的是麵紅耳赤,就連求學時的外號都叫出來了,看的在場眾人啼笑皆非。
以前討論軍國大事,孔明、龐統也常有爭執的,每次都是徐庶出麵,以老大哥的身份來調解,而後取長補短、達成一個最完美計劃!
如今徐庶救母不成,反而被坑到西域去了,沒人調和臥龍、鳳雛的矛盾,難免造成內部意見分歧,進而影響到劉備集團的大計!
“兩位先生乃備之左膀右臂,所說更是安國妙計、金玉良言,備自當從善如流,一一遵從行事……切勿爭吵,切勿爭吵!
子仲聽令,立刻攜帶一批厚禮,前往成都麵見劉璋,訴說兄弟結盟之意,同時留意益州的情況,多多拜訪豪傑之士,勿要吝嗇金銀、珠寶之物!”
“諾!”
“子方聽令,立刻前往吳郡,麵見孫權陳述厲害,勸其出兵攻略江淮,待到事成之後嗎,本皇叔啟奏大漢天子,給他加官進爵、裂土分疆!”
“諾!”
“其餘文武官員,抓緊時間操練兵馬,多多聚集糧草、軍械,做好大舉出征的準備,蕭逸攻打漢中之日,也就是咱們動手之時!
屆時嗎--本皇叔、士元、三弟、子龍、文長領一支人馬,進川直奔成都而去;孔明、二弟、封兒等人留守荊州,出兵攻打襄陽、宛城,騷擾曹賊的大後方!”
“諾--諾!”
最後還是劉備出麵,平息了兩位謀士之爭,看似是一碗水端平了,其實在步步為營,行險取勝之間,還是更加傾向於後者,故而進川帶了龐統,卻讓孔明留守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