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孫子兵法》有雲:‘兵無常形,以詭詐為道’,說白了,打仗就是敵我互相欺騙的遊戲,誰的心思縝密、演技精湛,誰就能取得勝利了,而勝利果實的多少,與膽量大小成正比!
經過深思熟慮之後,蕭逸決定以城池為鉤、以兵馬為網,玩一場‘自投羅網’的騙局,小騙可得許多軍械、糧草,大騙一舉鎖定漢中戰局,若是騙不到敵人的話,自己就可能傾家蕩產了。
短短一夜之間,屍體全都掩埋起來了,街上的血跡也清理乾淨,焚毀的建築想法進行遮擋,俘虜的漢中將士、以及城內數量不多的居民,則驅趕進了子午穀中,派人小心看守著!
地獄惡鬼營四千多人,全換上了漢中軍的甲胄,在城頭上來回巡邏著,做出一副平安無事的樣子,赤阪城樓上飄揚的,依舊是‘張’字大旗!
黃忠父子統一萬丹陽兵,在城外十裡設置了防線,若有外人想進入赤阪城,一律的扣押起來,或者就地格殺,以免消息泄露出去。
赤阪城位置偏僻,交通十分閉塞,而漢中‘以教治民,不欺不詐’的政策,更是杜絕了商旅的蹤跡,百姓們也不能擅離鄉土,結果一天一夜過去了,竟然一個外來者也沒出現。
如此一番布置,想來很多人都猜到了,蕭逸是要瞞天過海,封鎖赤阪城陷落的消息,進而詐騙一下漢中集團,而消息封鎖的越久,詐騙到的東西就越多!
之前俘虜們說了,今天會有一支船隊從漢水上遊來,攜帶著很多軍械、糧草,按照以往的慣例,赤阪城會出動軍隊、車輛,把這些東西運回城內,而後船隊返回上遊樂城,那是漢中軍物資囤積之地,據說糧食就有上百萬斛!
蕭逸想派一支人馬,偽裝成赤阪城的守軍,把軍械、糧草都接收過來,這些都是大軍急需的,最好把船隊也給扣押住,而後嘛……嘿嘿!
這個計劃很是大膽,也很是危險呢,一旦被漢中軍識破了,非但軍械、糧草騙不到手,還會暴露蕭逸等人的蹤跡,而後漢中大軍合圍過來,事情可就麻煩透了!
因此上,必須派一個伶牙俐齒、說瞎話猶如喝涼水的聰明人,去執行這項艱苦的任務,才能騙取對方信任,而最佳人選就是--鄧艾!
“徒兒鄧……鄧……鄧士載,叩見師傅大……大……那個大人!”
“免了吧,為師教的繞口令,你每天都在練習嗎?”
“徒兒一直苦練:吃葡萄……葡萄,那個不吐……吐……吐葡萄皮,不吃葡萄……那個倒、倒……倒吐葡萄皮!”
當年討伐河北之時,蕭逸收鄧艾為開山大弟子、傳授文韜武略之道,此事引起了不小的轟動,不知多少人心生羨慕,能拜在鬼麵蕭郎門下,真是八輩子修來的福氣!
十年過去了,昔日的山村小頑童,變成了威武少年郎,身高七尺有餘-體型魁梧、相貌堂堂,武藝、文采、韜略皆有過人之處,就是這口癡的毛病,一直沒能糾正過來。
蕭逸也想過不少辦法,又是灌湯藥,又是紮針灸,還教了很多繞口令,試圖把鄧艾的小舌頭捋直了,可惜一直不見效果,隻好無奈的放棄了。
正所謂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不見曆史上的很多名將,身體、性格上都有一些缺陷嗎,白起性驕而拒上,韓信無自知之明,霍去病貪圖口腹之欲,遠征漠北還要帶上庖廚……與這些致命缺陷相比,小小口癡不算什麼!
再說了,口癡者往往寡言,就會少說錯話、少得罪人,對一位手握兵權、又高居廟堂的將軍來說,這是求之不得的好習慣,可保一輩子平安無事!
而且鄧艾武藝精湛、足智多謀,意誌更是堅強無比,與彆人沙盤推演之時,占上風從不驕傲,落下風絕不氣餒,而是死纏爛打、不死不休,就連高順、於禁這些老行伍們、遇到他都倍感頭疼呢,還送了一個外號:笑麵虎!
因為鄧艾相貌堂堂,咋看都是一身正氣的好少年,實則腹黑心狠、一肚子的壞水冒不完,人們往往被他的外表欺騙,進而吃虧上當呢,其實鄧艾的本性不壞,之所以變成這個樣子,看看他的師傅就明白了……
“士載聽好了,今天你帶領一隊人馬,前往漢水岸邊碼頭,先這樣……而後那樣……明白了嗎?”
“徒兒明……明……明白了!”
“把玄兒、黃兒一起帶上吧,也讓他們學點本事,免的以後被人騙了!”
“諾!”
一般來說,騙子都是伶牙俐齒、能顛倒黑白之人,先把行騙目標忽悠暈了,而後騙取財物、美色之類!
蕭逸卻反其道而行之,派出了口癡的大弟子,因為伶牙俐齒隻是小騙子,忠厚老實者說起謊來、才真的騙死人不償命呢!
接下來,鄧艾、蕭玄、蕭黃帶領一千士兵,趕著三百多輛牛車,打著赤阪城守軍旗號,大搖大擺的直奔龍門碼頭而去……
………………………………………………………………………………
“碼頭看守-趙樂,見過小將軍大人!”
“本地鄉老-王亮,見過小將軍大人!”
“免……免……免禮吧!”
龍門碼頭位於漢水北岸,距離赤阪城三十五裡,這裡的水流較緩、浮萍堆積,經常有鯉魚群來覓食,不斷的飛竄出水麵,猶如鯉魚躍龍門之狀,故而得名!
碼頭由一名小頭目、帶著五十名士兵看守,旁邊還有一座烽火台,有意外他們就會點燃烽火,因為事先知道有船隊要來,又召集了附近幾個村落的壯丁,共計四五百人,幫著搬運貨物。
見到鄧艾帶隊前來,這些人連忙上前行禮,心中難免有一點嘀咕,以往有船隊來送糧草,都是城內幾名副將來領取,這次為何不見蹤影,卻派來一個小結巴呢?
不過嘀咕歸嘀咕,幾名鄉老倒沒起疑心:一是來的千餘名士兵,都穿著漢中軍的鎧甲,舉著‘張’字旌旗,公文、印信也都沒有問題!
二是赤阪城距離戰場太遠了,他們就是想破了腦袋,也想不到城池一夜之間易主,眼前這些人是曹軍裝扮的,再說這名口癡少年郎,看著就不像是壞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