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更時分,一支船隊靠近了北岸,偷偷進入蘆葦從中,陸續跳下了很多漢中軍,為了夜間行動方便,他們皆是輕裝短刃、不著盔甲,為首的正是張永、張盛兄弟!
張家兄弟隻有二十多歲,從未經曆戰陣,故而這次攻打樂城,張魯沒讓這兩個兒子上陣,隻是負責押運糧草!
而這次偷襲樂城,乃是背著李儒做的,不好調動大營的人馬,以免的泄露了消息,隻好把兩個兒子派來了,五千士卒也是淄重兵,戰鬥力不算很強的,不過偷襲應該夠用了。
“快點,後麵的跟上了,這的蚊子真多!”
“馬上就四更天了,城裡有動靜沒有?”
…………
五千士卒下船之後,就潛伏在蘆葦從中,都緊盯著樂城方向,張愧等人若是成功,會乾掉城頭守衛,掛出三盞紅燈籠!
正是初秋季節,蘆葦從中很是熱鬨,蚊子、蜱蟲、臭蟲……還有無聲無息,最善於吸血的水蛭,漢中士卒可是受老罪了,卻隻能咬牙堅持著。
好在天從人願,四更時分一到,城頭上掛起三盞燈籠,而後又出現一盞,正是約定好的:‘紅燈為號,先三後四!’
“城內已經得手了,一鼓作氣奪回樂城-上!”
眼看計劃順利,張家兄弟大喜過望,帶領士卒們一路猛衝,順利的來到了城牆下,而後就呆愣住了?
城上空有四盞燈籠,卻沒有按約定好的、垂下來攀爬的繩索,他們乘小船過來的,根本沒有攜帶雲梯,這可如何進城呢,難道城裡情況有變,或者……
“哈哈,本大司馬今夜無眠,想看一看煙火玩,沒想兩位公子也有雅興,那就一起觀賞吧--回頭看!”
漢中士卒惶恐之間,城頭上突然湧出無數人影,一手持火把、一手持兵刃,而後蕭逸從中走出,麵帶壞笑,遙指對岸!
原來不知何時,南岸的漢中軍大營、突然冒起了火光,今夜又偏偏是大風,火勢迅速得蔓延開了,整個南岸紅彤彤一大片!
“四麵合圍,全部殲滅--殺!”
蕭逸把手一揮,漫天箭雨落了下去,漢中軍頓時倒下一大片,慘叫聲此起彼伏,隊形也徹底的亂套了
與此同時,周圍的蘆葦從中,也出現了點點火光,且有隆隆戰鼓響起,仿佛有千軍萬馬合圍過來了,喊殺聲驚天動地!
“不好啦,咱們中埋伏了,快快退回南岸去!”
“大本營也起火了--快跑!快跑!”
…………
其實以蕭逸手中兵力,根本無法設下重圍,隻是虛張聲勢罷了,如果張永、張盛沉穩一點,或者經驗豐富一點,雖說不能強攻下樂城,可帶領隊伍從容撤退是沒問題的!
可惜呀,張家兄弟太過年輕了,又沒經曆過大場麵,眼見偷襲計劃失敗,南岸大營又起火了,兩人瞬間就慌了手腳,轉身就往回跑去。
兩位主將都逃跑了,士卒們自然跟著跑了,而且是一窩蜂似的亂跑,丟刀棄槍、自相踩踏,死傷者不計其數……好不容易跑到河邊,一下子又傻眼了!
為了偷襲樂城,他們乘坐兩百多艘小船、偷偷的渡過了漢水,而後把船藏在茂密的蘆葦從中,可到了岸邊才發現,竟然隻剩三四十艘了,餘者儘數沉沒水中。
原來蕭逸早有安排,讓狂龍、絕虎領五百人,從地道摸出了樂城,就潛伏在蘆葦從中,待漢中軍上岸之後,殺掉留守士卒,把大部分船隻鑿沉了。
有人肯定問了,既然狂龍、絕虎偷襲成功,為何不把戰船全部鑿沉,那不就斷絕張家兄弟的退路了?
答案是:狗急跳牆,人急拚命,張家兄弟雖然兵敗了,可還有數千士卒呢,如果斷了他們的歸路,很可能激發決死之心,回過頭來再攻樂城!
一人拚命,十人難敵,幾千人全都拚命了,蕭逸也未必招架的住,當年項羽破釜沉舟、大敗幾十萬秦軍的事,就是最好的例子了!
不如留下幾十艘船,給敗兵們一條生路,這樣他們不跟蕭逸拚命,反而會爭奪船隻、互相殘殺呢!
“快點搶船,退回南岸大營去,後麵追兵上來了!”
“船是老子的,你們去死吧,殺呀……保護兩位公子,殺呀!”
果然的,敗兵們呆愣一下,立刻爭搶起來了,誰能搶到船隻,誰就能活著回到大營,剩下的隻有死路一條,這種情況下,誰還講謙虛禮讓呀?
爭吵、推搡、打鬥……最後變成了自相殘殺,敗兵們揮舞刀槍,猛砍身邊的同澤們,就算是互相熟識之人,殺起來也一點不手軟!
人頭滾落,鮮血噴湧,浮屍順著漢水而下……在生存的欲望下,人性徹底泯滅了!
張家兄弟運氣不錯,在親兵們的保護下,搶了一艘小船逃向南岸,可帶來的一萬將士,生還者不足十分之一!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