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巴蜀盆地-方圓數千裡,人口百餘萬,農業發達,物資豐富,自貢產鹽、臨邛產鐵、瀘州產酒……占儘了山林澤漁之利,其富庶程度數倍於漢中,而攻取難度也數倍增加!
東有巫山,南有大涼山、大婁山,西鄰橫斷山脈,北接米倉山、大巴山,名副其實的‘四塞之地’,中間以長江為橫軸,大渡河、岷江、渠江、涪江、嘉陵江縱橫交錯,水網密布。
這樣複雜的地形,大軍團是很難展開的,攻城掠地也倍加困難,而這次要麵對的敵人,不是軟弱無能的劉璋了,而是世之梟雄劉備!
還有算無遺策得龐統,勇冠三軍的張飛、趙雲,不可小覷的魏延、霍峻……留守荊州的孔明、關羽,恐怕也不甘寂寞,會對襄陽城下手吧?
蕭逸雖然拿下了漢中,可幾個月的行軍、廝殺下來,部下將士們很是疲憊了,軍械、糧草也消耗很多,這種情況下,與銳氣正盛的敵軍交鋒,又有幾分勝算呢?
漢中、巴蜀摩擦多年了,李儒一直為張魯出謀劃策,雖然是足不出戶,卻對巴蜀的地理環境、風土人情非常熟悉,有他作為輔助的話,曹軍進取巴蜀就容易多了。
“對於攻略巴蜀之事,老夫卻有幾分心得,不知大司馬想聽假話,還是想聽真話?”
“嗬嗬,假話如何,真話又如何?”
一般人出謀劃策,都是擺出上、中、下幾條策略,以供上位者挑選之用,李儒卻彆出心裁,竟提出了真、假兩說!
蕭逸也來了興趣,做出洗耳恭聽之狀,想看看這位‘神盤鬼算’,究竟有多深的道行,最後是殺好、還是留下好?
“假話是:大軍征戰數月,已經疲憊不堪,急需好好修整一番,兼之梅雨來臨,道路泥濘難行,此時大司馬進攻巴蜀的話,隻怕是事倍功半,這是不利的一麵!
劉備乃外仁義、內陰險之徒,入川必成反客為主之事,如此巴蜀必然一片大亂,張任、劉巴、黃權等寒門將領,絕不會臣服於劉備的,那就隻有歸順曹營了,這是有利的一麵!
形勢有利有弊,然以大司馬之英明神武,數十萬將士之驍勇,再加上張天師的鼎力相助,攻取巴蜀之地,仍有七分勝算!
連接關中、巴蜀兩塊盆地的,就是金牛、米倉、洋巴三條棧道,隻要大司馬搶先一步,派兵占領了這三條棧道,進可攻、退可守,就可立於不敗之地了。
再出兵取巴郡全境,截斷長江水道運輸,讓劉備成為甕中之鱉,而後憑借兵力優勢,步步為營,徐徐進取,一定能拿下成都……”
李儒果然有些本領,把曹、劉雙方的優劣情況,分析的一清二楚,還提出一個進攻計劃,排兵布陣頗有高超之處。
蕭逸靜心聆聽著,目光中殺氣未減,李儒分析的不錯,卻都在自己的謀劃之中!
大軍圍攻南鄭之前,蕭逸就派人前往霞萌、劍閣,與張任等蜀中將領接觸了,雙方洽談的頗為愉快,隻要把這些人爭取過來,金牛、米倉兩條棧道,就落入自己手中了。
而剛才酒席宴之間,蕭逸又讓黃忠父子統兵三萬,在降將張衛、張愧引導下,前去接管洋巴棧道,以及巴郡北部的城池了,這些本是漢中集團控製的地區,順利收複不成問題!
換而言之,李儒所說的事情,蕭逸已經暗中進行了,如果他隻有這種謀略水平,留著也沒什麼大用,除非來點意料之外的……
“假話說的頭頭是道,不知真話又當如何?”
“這個真話嗎,隻怕大司馬聽了火冒三丈,會砍了老夫的項上人頭!”
“但說無妨,不說照樣砍了你!”
…………
“真話就是,大司馬根本無意攻取巴蜀,不過是迫於形勢,在此裝腔作勢罷了--嗬嗬!”
李儒說完之後,雙眼緊緊盯著蕭逸,與對方幽冥般的目光、在半空中碰出無數火光,整整一盞茶的時間,二人誰也沒有眨眼睛!
又對峙了一會兒,蕭逸握劍的手緩緩鬆開了,目光中殺氣消散,沒有拔劍殺了李儒,就說明李儒說對了,自己不想攻取巴蜀!
出動幾十萬人馬,消耗了無數錢糧,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已經拿下漢中作為踏板了,蕭逸卻不願攻取巴蜀,難道他瘋掉了嗎?
主角光環佩戴者,豈會無緣無故瘋掉呢,之所以不願攻取巴蜀,其實不是不想,而是心存顧慮、不敢貿然行事!
道理很簡單:自古帝王臨終之時,為了儲君能順利上位,都會提拔一些人,也會殺掉一些人,甚至殺左輔右弼之人、殺至親至愛之人!
比如漢高祖劉邦,晚年性情大變,一連殺了韓信、彭越、英布不說,還把情同手足的燕王-盧綰逼到了匈奴,又差一點殺了連襟、兼救命恩人樊噲;不就是擔心功臣跋扈,兒子劉盈震懾不住。
而漢武帝臨終之時,擔心子幼母壯,必亂天下,於是以掉個簪子為借口,殺掉了心愛的鉤弋夫人,給小兒子弗陵鏟除了隱患!
同樣的,曹操也時日無多了,為了讓曹丕順利接位,必然也要殺一些人,而這個被殺者名單上,蕭逸肯定位列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