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老農挖地窨子之時,突然挖出一塊大石碑,龍鳳紋飾,古意盎然,一看就不是平常之物,上麵還有六個撰文,可惜不認識!
老農吃驚不小,立刻稟告了亭長,亭長又稟告了縣令,縣令帶著幾名老儒生辨認,確定這是一塊千年古碑,上麵六個撰文是:‘備為王,大漢興!’
這是大大的吉兆呀,縣令帶人抬著大石碑,一路小跑送到了川主廟,劉備收下石碑之後,立刻給縣令升了兩級,重賞亭長、老農各五百金,此事迅速傳播開了,軍民人等議論紛紛!
又有一名老漁夫,撈上來一尾金色鯉魚,結果在清理的時候,叢魚肚子裡掏出一卷黃綾子,上麵也有幾個字:‘川中欲太平,皇叔當為王!’
又有幾名獵戶,進深山打獵之時,聽到有狐狸學人聲,不斷的叫到:‘玄德公、坐川中,立為王、大漢興!’
…………
短短幾天時間,各種神跡接連出現,多的就像雨後的狗尿苔……不對,是雨後春筍一樣,消息不脛而走,整個巴蜀都轟動起來,人們也是將信將疑的!
‘天意’如此,劉備自然美不勝收了,不過感覺火候還是不到,沒敢立刻答應下來,隻是重賞發現神跡者,同時派人暗中準備,自己稱王需要的東西!
王冠、王袍、王座……諸侯王印,以及文武百官的印綬、服飾,該雕刻的雕刻,該縫製的縫製!
還有稱王的祭台,以後居住的王宮,文武百官的衙門……也都派人挑選地點,並籌集工匠、木材、石料,準備挑個吉日動工了!
又派伊籍為使者,領一隊人馬回荊州,接糜夫人、阿鬥母子入川,準備冊立為王後、世子,還有與吳氏女子的婚事,也提上日程了!
就在劉備美的冒泡,準備擇吉日稱王之時,沒想事情又有了變化,還是非常惡心的變化!
…………
“劉皇叔,我們要見劉皇叔,奴家們也發現神跡了,好大的一坨……一塊神跡呢!”
川主廟門前,來了大群的婦人,吵吵嚷嚷得不停,還抬著一塊石碑,上麵卻沾滿了汙穢,準備說是‘黃白之物’,隱約還有一些字跡!
原來今天一早,城外的難民營中,有幾名婦人結伴如廁,見到茅房裡煙霧繚繞,紅光閃動,還以為是失火了,急忙衝進去察看!
結果沒見到火災,卻發現公用茅坑裡麵,放著一塊大石碑,也是龍鳳花紋、品相非凡,上麵還有清晰字跡:
小白兔,白又白,兩隻耳朵豎起來,幻化成型來人間,蹦蹦跳跳真可愛!
小白兔,白又白,荊州蹦到益州來,趁著山中無猛虎,自立為王不奇怪!
最近一段時間,凡是發現神跡者,全都領到了重賞呢,婦人們大喜過望,連忙把石碑從茅坑中弄出來,都顧不上衝洗一下,就抬到川主廟來了,想要得些賞賜,也好買米下鍋!
讓開了!快點讓開了……俺們也發現神跡了,給俺們賞賜呀!”
一群農家漢子跑來了,也抬著一塊大石碑,原來是挑糞漚肥之時,在一個大糞坑裡發現的,上麵同樣有字跡:‘沐猴而冠,大耳為王!’
“什麼,真是豈有此理?”
“啊!……氣死本皇叔了,茅坑裡的神跡,天下有此等醜事呼……啊!”
川主廟內,劉備在親兵服侍下,正在試穿大王服飾,頭戴九旒冕冠,皆是珠玉串成,兩側各有一孔,用以穿插玉笄,以與發髻拴結,並在頜下係結!
身上穿著龍紋冕服,玄色上衣、朱色下裳,並繡有山川、鳥獸、花草各色圖案,都是蜀中名匠製作的,美輪美奐,威儀不凡!
劉備正試的高興,聽到侍衛們稟報,有人在茅坑中發現了神跡,頓時氣的小臉紫黑、大眼圓睜,兩隻大耳朵直忽閃,真像是兔子爺成精了!
各處發現的神跡,自然是文武群臣們做的了,可就算再白癡的人,也不會把石碑埋茅坑裡麵,更不會刻那樣的文字,這不是自打耳光嗎?
問題是,神跡送到門口了,雖然讓人很惡心,畢竟是上天的意思,劉備接還是不接呢?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