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9章 灶王爺過梓潼關!_大魏能臣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大魏能臣 > 第1569章 灶王爺過梓潼關!

第1569章 灶王爺過梓潼關!(1 / 2)

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梓潼關位於金牛道南部,北通劍閣、南連綿陽,起著溝通南北的作用,不過城池規模不大,駐軍人數也少,在金牛道九大雄關中,屬於墊底的角色!

可是隨著戰局變化,梓潼關變成了曹、劉兩大集團的前沿,雖未大動乾戈,小摩擦卻是不斷,軍事地位也一下子提高了。

為了防備曹軍南下,劉備、龐統不顧民怨沸騰,強行征調了數萬民夫,日夜不停的加固、加高梓潼關,因為工期緊張、物資不足,就連口糧都難以保障,民夫中不乏累餓而死的,累累白骨、儘砌牆中!

豆子山,打瓦鼓,

揚平山,撒白雨,

下白雨,取龍女,

織得絹,二丈五,

一半屬羅江,一半屬玄武!

…………

梓潼關北十五裡,一座新築成的烽火台上,徐三懷抱長矛,盤膝而坐,眺望的東南家鄉方向,一邊輕唱民間小調,一邊思念著妻子兒女……

徐三是一名老兵,不是資曆老,而是年紀老,今年已經四十三歲了,在‘人活五十不稱夭壽’的年代中,絕對是位老人家,而他從軍入伍的時間,尚且不足四個月。

而四個月的軍旅生涯,卻比前麵大半生更豐富多彩,也更驚心動魄,以至徐三經常掐大腿根,以為自己身處夢境中,還是一個噩夢!

自己是犍為郡-樂山人氏,寒門小戶,不曾讀書,一直靠著耕田、養蠶維持生活,家裡有一個黃臉婆,兩個女兒、兩個兒子,還有三間茅屋、八畝薄田、數十株老桑樹!

小戶人家日子艱難,好在全家人勤勤懇懇的,填飽肚子還是可以的,徐三也沒啥野心,就想儘量積攢一些小錢,把兩個女兒嫁了,給兩個兒子娶上媳婦,再買上一頭老黃牛,幫助自己耕田也就心滿意足了。

閉門家中坐,禍從天上來,徐三努力了幾十年,眼看離目標越來越近之時,厄運降臨到了一家人頭上:

夏四月,北邊漢中郡打仗了,州牧府以‘防範曹軍,保境安民’為名,大肆的征兵、征稅,二十歲的長子被迫從軍,積攢的錢財也全上交了。

夏六月,州牧府再次征兵、征稅,理由是‘防備大耳賊’,十七歲的次子也當兵去了,家裡的口糧全被官府搜走。

秋八月,一場大雨降臨巴蜀,道路衝毀,房屋倒塌,地裡即將成熟的莊稼也給淹沒了,落了個顆粒無收,百姓們沒有辦法,隻好搭建窩棚居住,采集野菜為食!

秋九月,劉備軍占領了犍為郡,聽說這位皇叔大人-仁義道德,愛護黎民,百姓們非常高興,徐三也非常高興,以為苦日子過去,好日子就要來了。

可沒等徐三笑出聲來,自己就‘光榮’的從軍入伍,成為了劉備軍中一員,還是一名輕裝步兵,沒有坐騎、沒有盔甲、沒有弓箭,隻配發一根白木柄長矛,就跟著上戰場了!

攻簡陽、圍成都、奪綿陽,徐三跟著大軍轉戰各地,經曆了幾場血腥廝殺,僥幸沒死在戰場上,如今又來到了梓潼關,成為了這裡的戍卒!

而徐三的人生經曆,就是巴蜀百姓的縮影,短短幾個月時間,就從人間掉進了地獄,天災人禍,骨肉分離,前途渺茫,生死難知……

…………

“三弟,又在想婆姨、碎女子、瓜兒子們呢?”

“如何不想呢,男人們都出來打仗了,三個女人留在家裡,沒糧沒柴,沒房沒屋,今年冬天又這麼冷,她們怎麼熬過來呀?

還有我的兩個兒子,自從當兵走了之後,一點音信也沒有,不知道是不是……唉,都說劉皇叔大仁大義,最是愛護老百姓了,這日子咋一點起色也沒有,反不如以前了呢?”

……

“我的傻三哥呀,這天下烏鴉一般黑,什麼州牧、天師、皇叔,都隻顧爭奪地盤爺,誰管老百姓死活啊?

倒是聽人說,北方現在安穩了,老百姓們有田種、有飯吃、有衣穿,賦稅征的也很少,如果有機會,真想回關中老家了,比蝸在這裡強百倍!”

老兵田五走了過來,他是徐三的同村人,年紀還要大兩歲呢,兩個人一起耕田,一起養蠶,又一起抓了壯丁,稱的上難兄難弟了。

當初村裡一起從軍的十二個人,幾場大戰下來,戰死三個,殘廢三個,逃跑了四個,其中一個抓回來,當逃兵砍了腦袋……隻剩下徐三、田五兩個人了,感情自然更加深厚!

不同的是,徐三是土生土長的巴人,田五卻是祖籍關中,當年董卓作亂、暴虐無比,很多關中百姓為求活命,都遷移到了漢中、巴蜀居住,田五就是其中一員,而益州的百姓裡麵,四成以上都是北方流民。

現在情況又不同了,在曹操、蕭逸的治理下,中原大定,百姓安居,生活水平直線上升,巴蜀卻亂成了一鍋粥,天災人禍不斷,百姓苦不堪言!

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於是巴蜀地區的流民們,又紛紛踏上了返鄉之路,向北越過米倉山、大巴山、秦嶺,重新回到了關中家鄉,而金牛道是其中一條重要通道!

徐三、田五看守烽火台以來,就經常看到周圍山野中,有三三兩兩的流民,背著乾糧、牽著牛羊、抱著雞鴨……冒著寒冷的北風,翻山越嶺,緩緩北行!

田五看的大為心動,已經生出了當逃兵的念頭,隻是掛念生死不明的家人,這才強行忍耐住了。

“開飯了,開飯了!……大家過來領吃的,清點一下人頭,怎麼又少了兩個,人呢?”

“啟稟大人,二狗子,大笨熊逃走了!”

“走了也好,正愁飯不夠吃呢,又少了兩張嘴!”

一具高大身影出現了,是這座烽火台的隊率,姓孫,三十多歲年紀,一臉的絡腮胡子,手中提著一柄彎刀,身後跟著兩名士卒,還抬著一個大籮筐!

按照漢軍編製,一名隊率管轄五十士卒,可是烽火台周圍站崗的、巡邏的全聚攏過來,隻有三十七個人,餘者都當了逃兵,至於逃跑的原因嗎……

“他媽的,又是黑窩窩頭,這是給人吃的,還是喂豬的?”

“黑窩頭都吃不飽,還得整天扛著長矛巡邏,老子實在忍夠了,大不了投靠北邊去!”

……

“全都閉嘴,知足吧,這還是老子拚命搶來的,一人能分兩個窩頭,彆的烽火台一人一個都夠嗆,聽說已經餓死人了!”

籮筐的遮布掀開了,裡麵是一種雜糧窩頭,重約二兩左右,成分就比較複雜了,黑麵、豆子、麩皮、野菜、樹皮……還有沙子、小石子、老鼠屎,簡直就是大雜燴了。

這種窩頭顏色黝黑,味道餿臭,口感更是差到了極點,真能吃出豬食的味道,還得慢慢的咀嚼,因為裡麵有小石子,一不小心就會崩掉大牙!

就這種難吃的窩頭,也不是管夠吃的,每人一天一頓,一頓隻給兩個,區區四兩的雜糧,又如何填飽肚子了,何況士兵們日夜站崗、巡邏,體力消耗非常之大,經常被餓暈過去,不當逃兵才怪呢!

“弟兄們忍一忍吧,成都又受了大雪災,聽說了死了很多人,饑民們聚眾鬨事,砸了府庫,拆了棧道,軍糧送不上來了,估計也無糧可運--嘎嘣,哎呦!

呸!呸!-老子以前給劉州牧當兵,雖然日子窩囊一點,好歹有大餅吃、有菜湯喝,逢年過節還有酒肉呢!


最新小说: 天命反派:退婚?弟骨?我統統拒絕 煉氣期如履薄冰,元嬰期重拳出擊 二周目女帝:這劇情不對勁! 我,天生反派,機緣美女全是我的 凡俗世家遇靈蛇,得仙法,立仙族 神秘世界等你探索:新書來襲 截教:菡芝仙娘娘 音破寰宇 壬祖傳 乞討半年,侯府全家跪求我原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