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自己的部下謊報軍情,以嚴顏的火爆性格,非得斬首示眾不可呢,可劉封是荊州將領,又是劉備的螟蛉義子,不看僧麵看佛麵,也不好嚴厲處置他!
何況雙方見麵以後,劉封又是主動認錯,又是擺酒賠罪,還一口一個老前輩的叫著,伸手還不打笑臉人呢,嚴顏也就不好發火了。
隻是認為劉封年輕無知,沒經過大陣仗,被數十萬難民嚇破了膽,這才謊報軍情的,反正自己帶兵來了,總不能白跑一趟吧,也隻好留下來一起守城了。
原有守軍兩萬三千多人,自己又帶來了六千多人,加上城內召集的青壯,總兵力達三萬以上,軍械、糧草也很充足,堅守住巴中城毫無問題。
再過幾天,另外兩路大軍趕到,三麵合圍之下,難民隊伍就插翅難逃了,平息民變易如反掌,自己還得勸勸軍師大人,安撫為主,少做殺戮,巴蜀百姓們這幾年太苦了,走上了造反的道路,並非他們的過錯啊!
嚴顏來到了巴中城,引蛇出洞之計成功了,龐統又到了那裡,是否也會中計呢?
……………
“全軍加快速度,三天之內,一定要趕到巴中城下!”
“軍師大人……呼呼,弟兄們實在跑不動了……呼呼,歇一歇,喘口氣吧!”
“軍情如火,不能休息,催促將士們繼續趕路,有敢落後者--斬!”
巴郡西部的官道上,龐統帶領六萬大軍,正在日夜兼程的趕路,大小將士們跑的汗流浹背、盔歪甲斜,人人腳底磨出了血泡,再讓汗水一侵蝕,疼得是呲牙咧嘴呢!
沒辦法,荊州、益州都不產良馬,劉備集團雖然實力擴充了,卻一直沒能建立大規模騎兵,軍隊主力仍以步兵、弓兵為主!
這六萬大軍裡麵,隻有校尉以上軍官、以及少量遊騎兵有坐騎,餘者統統的兩條腿趕路,從梓潼關一直跑到了巴郡,五六百裡的路程,早就累的疲憊不堪了。
而且難民們東進之時,在蕭逸的嚴令下,把沿途的橋梁、道路全給破壞了,房屋燒毀、水井掩埋、糧食帶走,百姓也都裹挾走了。
龐統的隊伍得一邊修路,一邊前進,行軍速度緩慢不說吧,還找不到糧食、找不到住處,連一口涼水都喝不上,將士們是怨聲載道,不乏中途掉隊,以及偷偷開小差的!
“不行啦,真的跑不動了,再跑就要出人命了!”
“軍師大人啊,可憐可憐弟兄們吧!”
……
“唉,原地休息一會兒,稍後再繼續行軍,等打完了這一仗,好好的犒賞將士們!”
又奔跑了半個多時辰,將士們實在支撐不住了,不時有人一頭栽倒地上,有的吐白沫、有的吐鮮血……有的啥也不吐,連氣都不喘一下,硬是給活活累死了。
龐統也沒有辦法,隻好讓將士們休息一下,同時派人架鍋煮飯、補充體力,結果又是一陣忙活……水源不好找啊!
正在忙亂之間,前方跑來了數名遊騎兵,也是累的四馬汗流,還帶來了最新的消息:
“啟稟軍師大人,巴中城傳來消息:賊人們分兵了,大半繼續圍攻城池,另有小半十餘萬人,沿著巴水一路向南,殺奔江州城去了!
偵查遊騎也有回報,十幾萬賊兵南下,聲勢極為浩大,隊伍中可見金狼頭大纛旗,還有佩戴鬼麵盔,坐騎黑駿馬的頭領!”
……
“嗬嗬,小小的李代桃僵之計,也想瞞過我嗎,任你千般妙計,我有一定之規,這一仗贏定了!”
以龐統的高超智慧,很快就猜出來了,這是蕭逸故作疑兵,想讓自己分兵攔截,這樣合圍巴中城的兵力,就會減少很多了,自己才不上當呢!
兩路人馬齊頭並進,再有三天時間,就能趕到巴中城下了,與劉封、嚴顏的人馬彙合,就能一舉解決民變問題,沒準還能生擒蕭逸呢,此時怎能分兵呢?
問題是,自己有九成九的把握,這是蕭逸用的詭計,可終究還有一分疑惑,萬一自己猜錯了呢?
蕭逸用兵如神,常為他人之不敢為,如果他不在巴中城下,而是隨著另一支人馬,真的殺奔江州城了怎麼辦?
民變以來,蜀郡、廣漢郡、犍為郡全都亂套了,隻剩下巴郡還算太平,如果也被攪亂的話,局勢就難以收拾了,就算自己解決了巴中城下的難民,以蕭逸的高超本領,也能在短時間之內,再拉起一支難民隊伍!
蕭逸到底在那裡,巴中城下,還是去了江州城,自己該不該分兵呢?
主公托付重任,自己絕不能犯錯誤,更加不能指揮失誤啊……一切須以大局為重!
“傳令下去:讓北上的隊伍暫停下,在巴水下遊布防,全力截殺難逃的賊兵,尤其是坐騎黑馬,頭戴鬼麵盔者,見一個,殺一個!”
“諾!”
思量再三,龐統還是分兵了,因為自己冒不起這個險,也輸不起這一局啊!
好在自己還有六萬人馬,加上巴中城的三萬多人,就有將近十萬兵力了,隻要部署得當,小心謹慎,打敗巴中城下的難民,並不是什麼難事!
“蕭逸,你到底要做什麼呢?”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