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巴中城-南鄭城-長安-洛陽,全程一千七百餘裡,期間要翻越高山、渡過大河,穿過崎嶇的棧道,行過無人的荒野……而蕭逸帶領十幾名親兵,快馬加鞭,日夜兼程,隻用了短短十五天時間,就跑完了全部路程,可謂神速無比!
“籲!--洛陽城,我回來了!”
建安十六年-二月初二,佛曉時分,曆經千辛萬苦、已經疲憊不堪的蕭逸一行人,終於見到了洛陽城,準確說是新建的洛陽城!
建武元年-十月(公元25年),劉秀掃蕩群雄、中興大漢,並定都於洛陽城,當時的洛陽殘破、狹小,人口也不算多,經過漢家十二代皇帝,共計二百多年的經營、擴建,洛陽才變成了一座巨邑,人口超過了五十萬眾!
因為是逐漸擴建的城池,洛陽城雖然繁華富庶,整體規劃卻很不合理,皇宮、官署、民宅交叉錯落,街道有長有短、有寬有窄、有正有斜,既不美觀漂亮,也不方便管理!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西涼集團作亂,洛陽城被大火焚之一炬,而後曹操在兗州舉兵,並把劉協迎接到了許昌,作為大漢臨時都城,開始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時代!
不過曹操很清楚,許昌城的格局太小,不足以震懾天下,未來新帝國的都城,還是放在洛陽為好,那裡是天下中心、王氣凝聚之地!
蕭逸的目光更長遠,想要以長安為主,洛陽為輔,實行西、東兩都製度,互相守望,唇齒相依,如此更有利於國家統治!
隻是連年征戰,國庫空虛,一直無力修複洛陽城,直到建安三年,蕭逸從河北帶回數十萬人口,全安置在了洛陽城附近,這才開始了修複大計,曆經十幾年的經營,新城終於大致上落成了。
新修建的洛陽城,是蕭逸親手規劃的,整體為長方形,外城東西寬7418步,南北長86.6公裡,城牆高三丈六尺,寬二丈八尺,全部用夯土版築,外麵包裹著巨型青磚!
每麵各開三門,共計一十二座城門,皆是青石修葺而成,高兩丈六尺,寬三丈四尺,可讓四輛戰車並駕齊驅,上麵建有敵樓,下麵鋪設甬道,外麵還挖掘了深深的壕溝,引入了洛水做護城河,防禦上無懈可擊!
皇城位於正中心,長、寬皆是999步,周長10裡有餘,內部分成前後兩部分,前麵是大型殿宇,為天子臨朝、百官議事的地方,後麵是皇室寢宮,因為沒有新皇入住,暫且還是一大片空地,以後再慢慢的營建不遲!
太倉、武庫、太學、蘭台……以及文武百官的衙署、住宅,分散在皇城周圍,形成了群星拱月之勢,另有東、西、南、北四座大型集市,作為商業活動之地,以及娛樂場所!
洛陽城其餘部分,被縱、橫數十條街道,分成了108個坊,大小規格皆是一樣的,猶如棋盤般錯落有致,內部設有十字街道,一坊又分成四個區,並設有坊官、坊兵負責管理,每天日出時分開門,日落時分關閉!
………
新建成的洛陽城,規模宏大、設計周詳、製度謹嚴……曹操第一次見到設計圖,就由衷讚歎道:‘龍蟠虎踞,氣象萬千,此真天子之宅也!’
當即堅定了,把洛陽控製在手中,作為曹魏都城的決心,而對蕭逸的忌憚心,也更加深了一層!
三流的統治者,毀滅城池!
二流的統治者,征服城池!
一流的統治者,則建造城池!
毫無疑問,蕭逸就是一流的統治者,其才能之高超,氣魄之弘大,皆非曹家諸子所能媲美的,奸雄如何不忌憚呢?
閒言少敘,書歸正傳,洛陽城就在眼前了,蕭逸卻突然停馬不前,因為他心中非常擔憂,奸雄如今是生是死?
之前有消息說,奸雄已經病入膏肓了,隻剩下一個月的壽命,自己不惜用陰暗手段、快速結束了西南的戰事,又日夜兼程往回趕,可終究還是晚了兩天,局勢也就迷離起來了。
如果曹操還活著,頭腦也還清醒,那就最好不過了。
雖然他忌憚蕭逸,但是為了曹魏江山、為了統一大業計議,不會輕動殺心的,頂多留下幾招後手,儘力的製約一下罷了。
就怕曹操已經逝世了,宗族將領們秘不發喪,在洛陽城內布下伏兵,就等著蕭逸一頭鑽進來!
最近幾年,雙方矛盾重重,已成水火不容之勢了,這些宗族將領沒有大局觀,也不懂得天下大勢,整天想著除掉蕭逸、獨攬大權,什麼事都做的出來!
因此情況不明之前,蕭逸不會進洛陽城一步,以免的自投羅網了,至於城內的詳情嗎,很快就會知道的!
“噠!--噠!噠!”
“屬下杜奇、高泰、王輝、周空參見大司馬大人!”
“免了!”
片刻之後,清脆的馬蹄聲中,從洛陽城方向跑來四匹駿馬,上麵端坐四個中年人,見到蕭逸真容之後,立刻翻身下馬、跪拜行禮!
他們都是玄甲軍舊部,跟隨蕭逸征戰多年,勞苦功高,忠心耿耿,後來有的負了戰傷,有的年紀漸長,無法再隨軍征戰了,就安插到了洛陽為官!
杜奇是城門校尉,負責洛陽的西城門!
高泰是京輔都尉,負責洛陽北部的巡察、禁暴、督奸等任務!
…………
原來蕭逸重建洛陽城之時,利用職務之便,把不少心腹人安插其中,雖然這些人官職不高,卻全都握有實權呢,關鍵時刻能起大作用!
還有洛陽附近的百姓,也是蕭逸從河北帶回來,好生安置下來的,其中很多人參加過黃巾軍,擁有一定的戰鬥經驗,對蕭逸更是感恩戴德、願效死力!
不客氣的說,隻要蕭逸一聲令下,隨時能在洛陽城附近,拉起一支十幾萬人的隊伍來,這也是他敢隻帶十幾騎,就千裡返回的原因之一!
“大王生死如何,城內情況如何,各部都做好準備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