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最近幾天,曹丕又加封司馬防為太傅,參與管理爭鳴學府事務,其目的不言而喻,且觸動了蕭氏的核心利益!
念在以往情分上,蕭逸一直隱忍退讓著,可是一退再退之下,總得有個底線吧?
其二,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
曹、蕭兩家早晚會決裂的,這是很多人都清楚的事,關鍵是什麼時候決裂,又是誰先下殺手?
如果讓曹丕先下手的話,蕭氏也有反敗為勝之力,可是難免會付出一些代價,跟隨多年的將領,甚至是蕭氏血脈,都有死於非命的危險!
既然如此,不如搶先一步下手,雖然會出現一些混亂,可是自己有信心平定下來,並完成統一大業!
考慮以上兩點,蕭逸的目光逐漸冰冷,寶劍也緩緩拔出鞘了,皇冠、龍袍、天子劍……假戲真唱又如何?
“太師大人三思啊,此時奪國不難,可是名不正、言不順,天下人心不服,隻怕國祚難以長久啊!”
賈詡出來勸阻了,其聲猶如晨鐘暮鼓,讓蕭逸心頭一陣猛顫,說的有道理啊!
自己奪江山不難,可是縱觀上下千年,凡是以強權、詐術取天下者,國祚皆難以長久,子孫下場也極為悲慘,最典型的就是司馬氏了,一個皇帝馬上風,一個皇帝被砸死,一個皇帝被虐殺,還有一個皇帝做了執扇的奴婢,這也算因果報應吧?
“眼前之事,文和先生以為如何?”
“小事爾,隻要順勢而為,自然化解於無形之中!”
“如何順勢而為?”
“太師大人隻需如此……然後……”
賈詡附耳獻上一計,蕭逸聽完之後,臉上神色略有緩和,又閉目沉思了片刻,終於把寶劍插回鞘中了!
同時暗下決心:僅此一次,下不為例,自己已經退到底線了,以後一步也不會退讓,如果曹丕再咄咄逼人,那就休怪自己拔劍無情了。
另外嗎,來而不往非禮也,既然諸葛亮用出反間計了,蕭逸自然要回應一下了!
辦法也很簡單,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當即召來了吳質,讓‘赤眼蜂’做幾件事情:
其一,派人四處散布謠言,就說諸葛亮假借北伐為名,要帶領巴蜀人馬降魏,而後殺回成都城,生擒劉禪、吳太後等人!
而且魏主允諾了,事成之後,加封諸葛亮為大魏丞相,蜀國公,爵位世襲罔替,還要以皇女嫁諸葛亮的幼子,兩家結為秦晉之好!
其二,命人在洛陽城內,大張旗鼓的修一座豪華府邸,就說是未來的諸葛丞相府,並挑選美人、珍寶充實其中!
其三,派人前往徐州-琅琊郡-陽都縣,重新修葺諸葛氏的祖墳,其規格一定要高,還要安排專門的看守人!
其四,派人到荊州散布流言,就說劉備病逝之後,太師大人非常高興,舉行盛宴熱烈慶祝,醉酒之後說道:
‘大魏本欲趁喪伐蜀,之所以按兵不動者,非是畏懼山川之險,乃忌憚雲長將軍一人爾……’
論起栽贓陷害的本領,諸葛亮頂多是個入門者,蕭逸才是大師級彆呢,不但是花樣百出,而且舍得下本錢,頗有假戲真做之勢!
老話說的好:那啥不叮無縫的蛋,之所以用這幾條反間計,關鍵是蜀漢集團並非鐵板一塊!
從地域上來說,分成了巴蜀、荊州兩個板塊,中間有山川阻隔,溝通起來並不容易,關羽性格高傲,有名的目中無人,對諸葛亮也沒多少敬意!
再略加挑撥一下,二人之間必然出現矛盾,蜀漢集團的實力本就弱小,荊州、巴蜀兩軍不能默契配合,北伐也就失敗一半了!
蜀漢內部同樣有寒門、士族之爭,後者又分為土著士族、流亡士族,彼此之間矛盾重重,隻要小小的挑撥一下,必然引起軒然大波!
可以想像到,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諸葛亮都要在煩惱中渡過了,飲食不下,頭發脫落,每晚噩夢連連,總是夢想一張小黑臉……嗬嗬!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