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三天時間,轉瞬即逝,兩軍對決的日子到了!
“咚!--咚!咚!”
清晨時分,米倉山大營之中、首先響起了戰鼓聲,疾如風雨,震動山河,六七萬人馬列隊出營,而後潮水般向定軍山撲過去……隻見刀槍如林、寒光閃爍,旌旗如海、迎風飄揚!
山腳下有一片開闊平原,大軍緩緩的停下了腳步,隨著幾聲悠長的號角,各部隊形迅速變換,擺出一座天地方圓大陣!
先以隨軍車輛環繞為營,盾牌手、長槍手、弓箭手自外向內層層布置,少數的精銳騎兵部署中間,以便隨時支援之用,各支隊伍皆密集排列,防禦上幾乎沒有弱點,不過攻擊力就差了許多!
蜀漢軍隊是來進攻的,卻擺出一個防禦性陣型,也印證了統帥的性格特點:‘謹慎有餘,進取不足!’
與此同時,大陣前端最高處,樹立起兩麵大纛旗幟,上麵有龍飛鳳舞的字跡:
一為大漢丞相,諸葛武侯!
一為克複中原,興漢滅曹!
大纛旗下一輛四輪小木車,諸葛孔明端坐其上,頭戴綸巾、身披鶴氅,手持著鵝毛羽扇,飄飄然有神仙之概,另有魏延、關興、張苞、馬謖數十名將領環繞左右,真猶如群星捧月一般!
“決戰日期早定,曹軍卻遲遲不出,莫非臨陣怯戰了嗎?”
“待末將上前罵陣,一定把這些鼠輩們罵出城來!”
“興國不可莽撞,蕭氏從無背信棄義之行,既然答應了決戰,就一定會出城來的,咱們趁此機會,正好觀看一下曹軍虛實!”
蜀漢這邊列陣已畢,曹軍卻毫無動靜,張苞有些按耐不住了,就要躍馬上前罵陣,卻被諸葛亮製止住了,而後用羽扇遮擋陽光,聚精會神觀看起來……
最近幾天,曹軍重新調整了兵力部署,鄧艾率領六萬人馬,繼續駐紮在土城內,並在周圍山峰尖上,又修築了幾十座烽火台,居高臨下,便於監視!
蕭玄率領六萬人馬,在城外一座高坡上新立大營,內外修築了三層壁壘,又挖掘了三道壕溝,鹿角、拒馬、欄柵密密麻麻的,遍布四麵八方!
如此一來,土城、大營形成了犄角之勢,一方受到攻擊之時,另一方可以出兵救援,或者去進攻敵軍老巢,收到‘圍魏救趙’的奇效,這可比困守孤城強的太多了。
另外嗎,兩地相距十五裡左右,為了方便互相聯係,中間修築了長長的甬道,土城內的軍械、糧草、淡水等物資,源源不斷供應大營,運輸車隊絡繹不絕!
(甬道:就是在道路兩旁夯築堅固的牆體,上麵駐紮士兵,以保證道路的安全,猶如小型的長城!)
“不虧是殺神的長子、高徒,排兵布陣果然有一套,兵分兩處、守望相助,進可以攻、退可以守,沒有四倍以上的兵力,休想強行攻破他們的防線,不過美中不足的是,這條甬道似乎……嗬嗬!
諸葛亮看的頻頻點頭,還伸出大拇指以示稱讚,一般隻有久經沙場的老將,才能部署出這般堅固的防線,沒想兩個年輕人有此本領,真是不能小覷啊!
兩相比較之下,蜀漢這邊的青年將領如關興、張苞等人,雖然也算是勇武剛強,卻比蕭玄、鄧艾遜色了一籌不止,前者僅是將才,後者堪稱帥才!
不過嗎,年輕人畢竟經驗不足,考慮事情也不太周全,在部署上露出了一個小破綻:
就是土城、大營中間的甬道太長了,雖然兩側修築了幾座堡壘,作為防禦支撐點,可兵力部署依舊不足,而且甬道隻有一條!
如果修上三、五條甬道,加強土城、大營之間的聯係,這道防線就無懈可擊了,如今隻修了一條,那就等於命懸一線!
定軍山地區-山高、土厚、缺水,而蕭玄安營紮寨之處,更是一座滿是亂石的高坡,地下很難掘出水源來,地上也沒有青草喂養戰馬!
故而大營需要的軍械、糧草、尤其是飲水,都要從土城內來運輸,一旦這條甬道被截斷了,大營內六萬人馬就頓時陷入絕境了,到時候都不需要攻打,隻要圍困上三五日的,營內將士就會饑餓難耐,不戰自亂了。
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自己日夜冥思苦想破敵之法,沒想到機會突然出現了,真是蒼天保佑炎漢啊!
諸葛亮按耐住心頭狂喜,開始思考用什麼辦法,以最小的代價拿下這條甬道,必須要儘快下手,否則蕭玄、鄧艾反應過來就麻煩了,可今天還不是時候,必須按照計劃好的行事……正在思索之間,曹軍方麵也有動靜了。
“嗚!--嗚!嗚!”
蒼涼的號角聲中,土城、大營的人馬同時出動了,大約有七八萬之眾,中途彙合一起之後,緩緩的推進到平原北側,布下了一座車懸大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