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整座山峰呈底部粗頂端細的棱形,非常高。在沒有重力的小宇宙虛空裡,為什麼會有底部和頂部的概念呢?
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粗的那一端有更強的引力,靠近山峰後,會明顯感覺到一股引力,方向就是向著粗的那一端。
幾百萬公裡高的山峰,體積比地球還要大幾十倍,而且質量更大,產生的引力也就更強。
可是奇怪的是,那些能量迷霧並沒有在引力的牽引下,往山體聚集,反而全部止步在距離山體大概一百公裡的高度,井渭分明,絲毫沒有越界,就像有一條無形的線,限製了這些能量迷霧往山體靠近。
顯然,山體具有排斥這些能量迷霧的能力。
仔細一想,張啟帆就明白了,大概是因為時空之靈這種生物,需要在山體的表麵生活,如果迷霧籠罩山體,就會對他們的生活造成影響。
那麼問題來了,即然能量迷霧會對時空之靈的生活造成影響,那他們為什麼要在自己的小宇宙裡製造這麼多能量迷霧呢?
難道是因為這些能量迷霧對他們來說是不可或缺,但太多了又會產生影響?所以才導致這種情況出現?
就好像氧氣對人類不可或缺,但長時間吸純氧卻會氧中毒。
轉了一圈,張啟帆在山體的一處凹陷的位置發現了一座人造建築,這是由六根圓柱組成的圓形,圓柱不知道是用什麼物質建造的,通體銀白,看不到一絲縫隙或接合的痕跡,就像是直接一體澆鑄成形的。
六根圓柱就這樣聳立在地麵,圍成一個圓。至於它是用來做什麼的,張啟帆看不出來。
研究了半晌,研究不出一個所以然,張啟帆也就暫時把它扔在一邊,繼續往彆的地方飄去。
一座山體的表麵積就有幾百個地球那麼大。如果是人類,一輩子可能都轉不完整座山。意念被限製的張啟帆,短期內想搜索完這裡也是很難的,至少四十分鐘是不可能的。
四十分鐘連一座山都轉不完。整個小宇宙有多大?就算光子比張啟帆厲害十倍,也絕對不可能在四十分鐘內把這裡轉完,除非他有控製中樞的資料。
算算時間,差不多已經過了三十五分鐘了,如果光子不準備永遠困在這裡的話。那馬上他就要準備離開了。
剛想到這裡,山峰的頂部突然就傳來了一陣強烈的能量波動。
這座山峰是距離缺口最近的一座,如果光子沒有具體的目標的話,那肯定也會第一時間搜索這座山峰。
果然,等張啟帆潛到山頂,馬上就看到了駐立在最頂端上的光子,此刻的光子就像一隻發光的大章魚,觸手一樣的光須不斷的揮舞著。
而光子的氣息也在不斷的提升,澎湃的能量震動著四周。
在做什麼呢?張啟帆遠遠的看了一眼,立馬退開。然後鑽進迷霧中,借著迷霧的掩護往光子的位置移去。
幽靈形態本來就擅長潛行,更何況有迷霧的掩護,一直潛到距離光子隻有一百公裡的位置,張啟帆才停下來。
這已經是有迷霧掩護最近的距離了,再往前就沒有能量迷霧,張啟帆不知道自己在移動的狀態下,能不能瞞過光子的感知,他沒敢繼續冒險。
奪目的強光從光子的身上散發出來,這些光芒大部分都不是直射的。它們組成一條條細光帶,然後向光子的旁邊彙聚。
先是一個小光點產生了,在大量的光芒彙聚下,小光點產生了超新星爆發般的強烈光芒。隨著能量的不斷彙入,小光點的能量強度越來越高,與之相對的卻是光子的本體能量不斷的下降。
如果把光子比喻成一個瓶子,而他的能量是瓶子裡的水,那現在光子正在不斷的把自己的水倒到另一個瓶子裡。
等新生的光點的能量強度,差不多拉到與光子本體平齊的水平。能量的傳輸才停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