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6章 【在美麗的南太平洋上】_大世爭鋒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綜合其他 > 大世爭鋒 > 第1216章 【在美麗的南太平洋上】

第1216章 【在美麗的南太平洋上】(1 / 2)

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白宮主人,美國總統。

柯立芝隻有坐在他的辦公室裡,看著白宮院子裡若隱若現的聯邦安全人員,才能感覺到自己是站在美國政壇的巔峰。可這一刻,他的內心之中甚至有點同情,或者說理解他的前任,哈定總統。

當然不是理解哈定這位有明星相貌的總統糜爛的私生活,緋聞滿天飛的不檢點。而是哈定總統自暴自棄的行為,讓他明白了一個事實。總統?就算是美國總統有能怎麼樣?

當國會希望總統消停,聯邦政府內閣又都是華爾街的人。財政部長竟然是財團的首腦,陸軍總長給了一個和軍隊毫不相乾的證券公司的經理……如果柯立芝跳起來說,美國的狀況一團糟,政府駕駛著美國這艘大船朝著地獄的方向駛去……就因為總統無法行使總統的權力?

有人會相信嗎?

現在的美國經濟高速發展,獲得一戰期間大量的歐洲訂單和工業借款,美國的製造業一下子呈現出井噴的發展勢頭。而總統?最好不要破壞現在美國的大好局麵。

就因為這個說法,讓柯立芝發現,自己的這個總統和想象當中不太一樣。

尤其是站在內閣成員堆裡,他壓根就沒有眾星捧月般的感受,反而像是陷入了敵人內部的惶恐和不安,一切都和他預想的差了太多,以至於他開始懷疑,如果美國沒有了總統會怎麼樣?冥思苦想之後,他頹敗的發現,美國會很好,而他會很不好。

周圍都是華爾街的人,而他是正義的美國公知……好吧,有時候連他自己都覺得想的太多並不是好事。可問題是,在華盛頓,他似乎沒有一個合適的人選商量。找梅隆來?彆逗了,看到那個老家夥,柯立芝會渾身不對勁的。

唉……不對,似乎有這麼一個人,和他的經曆很像,正好也在華盛頓,還是柯立芝的內閣成員,商業部長胡佛。

柯立芝原本是哈定競選夥伴,原本是他為主,哈定為輔。因為柯立芝表現太好,這對組合不被看好,於是柯立芝悲劇地成為了哈定的助手;胡佛原本是共和黨大選中最優秀的競選人,同樣,太有主見,表現太好,被哈定逆襲成功,直到共和黨大選內部候選人競選勝出之後,兩人才如夢初醒。

共和黨的那幫老頭子大佬壓根就沒有打算選一個出色的總統。競選的標準是,誰傻誰當選,誰最傻,誰就是總統。

好在胡佛畢竟是共和黨內少有的人才。被很多權勢人物看好,作為補償,他成為哈定總統的繼承人。也就是說,在哈定總統任期期滿之後。他將成為共和黨新候選人,競選總統。

不過計劃趕不上變化,哈定在任期內掛了。柯立芝這條鹹魚翻身了,於是胡佛就成了柯立芝的繼承人。

作為兩個失敗者,被一個‘二傻子’在美國最重要的政治活動中被逆襲的當事人,有著說不出的苦楚。

以至於,在柯立芝入住白宮之後,兩人也沒有多少往來。

現在的美國,沒有總統,照樣輝煌騰達。

原本,柯立芝作為勝利者,雖說有走‘****運’的嫌疑,可畢竟是一個勝利者的姿態出現在這個國家最重要的政治舞台上。可當他看到胡佛風塵仆仆的樣子,心情頓時不那麼好了。

和胡佛的忙碌不同的是,柯立芝發現自己這個總統竟然無所事事,這很影響他在美國人民麵前的形象。

“克拉克,都好幾個月了,在華盛頓也難得預見你。”柯立芝在白宮的門廳內,迎著胡佛就走上去了,這種待遇僅次於柯立芝在門口迎接的隆重。這讓胡佛很納悶,自己好像和柯立芝的關係一般吧?

“閣下,我不過是做了一個聯邦官員應有的工作而已,這些天走訪了南部的一些州,比如肯塔基、田納西州等地,當地的情況很不妙,似乎對政府的怨氣也很重……”

胡佛從八年前擔任美國糧食總署,當時還不叫糧食總署,而是糧食籌辦委員會,就開始致力於美國市麵上的農產品價格的控製。

而胡佛一直以來都是一副嚴酷的麵容麵對美國農場主,甚至製定了很多讓人匪夷所思的政策,來抑製農場主的收入,波及麵牽涉到了美國所有的中小農場主。

大農場主反而因為現代化機械的使用,人工成本大大降低,還能維持比較可觀的收入。

但小農場主的日子難過了,在戰後,胡佛並沒有改變他的策略,變本加厲的抑製農產品的價格。芝加哥的小麥期貨從四美元一蒲式耳,降低到了二點五美元一蒲式耳,價格還有被進一步壓製的趨勢。同時棉花等美國的主要經濟作物的價格也在不斷的降低。

胡佛的政策最受歡迎的是美國的主婦,因為她們可以用更少的錢,購買更多的食物。

說胡佛是美國的婦女之友也算名副其實。

普通人當然不清楚胡佛這麼做的目的,但作為政府高官,乃至總統,柯立芝當然清楚胡佛的作法會給美國帶來什麼?大量的中小農場主破產,大量的農業人口湧入城市,給工廠源源不斷的提供廉價的勞動力,而糧食價格的下降,也成為這一政策最好的保護。

當然,損失了一部分人的利益,而且還是社會弱勢群體的利益,自然會有人得利,而得力的就是華爾街和大工廠主。

胡佛做的一切,是一場認為的人口移動,他還無法給這樣的政府高壓政策做出一個理性的分析和名詞,隻是明白,他這樣做,就能讓美國的工業走上快速發展的道路。不至於因為工人的短缺,而讓工廠失去足夠的勞動力。

其實歸根結底,胡佛所做的是美國人的城鎮化。要是單獨的給主婦好處,還他不足以吸引共和黨的高層們認為他是擁有卓越才乾的戰略家。隱藏在這一切背後的,就是城鎮化。

柯立芝也清楚,美國想要完成城鎮化,將百分之七十的農業人口徹底趕進城市,需要多大的毅力和執行力。但同時也會承受著讓人想象不到的壓力。比如破產的農民對政府的失望,美國是一個不禁止武器的國家,很難想象是否最終會演變成為南北戰爭一樣的惡果?

“棉花的囤積數量已經超過了警戒線?”柯立芝好不用胡佛解釋,就已經知道他周圍商業部長的擔憂,尤其是在中部幾個州。屬於在美國被遺忘的地方,但同時無法否認的是,這些州是美國農產品的主產區。

“小麥的情況也不樂觀……另外玉米……”胡佛擔憂的看了一眼柯立芝:“而且湧入城市的農民並沒有像預計的那樣進入工廠,很多人都帶著怨氣,地區的治安越來越壞,很多地區已經出現了有騷亂的跡象。”

“是否緩和一下當下的政策?”柯立芝知道胡佛擔負的工作簡直就是革命性的。他是繼了英國人的‘羊吃人’圈地運動之後。第二次一個國家在本國內人口調動的行政調控。

英國畢竟國土麵積比較小,就算是全英國都將農田改變成牧場,也無法和美國相比。牽涉的人口很難造成無法彌補的過錯。而美國就不一樣了,如果情況繼續惡化下去,政府職能做出讓步,或者出現衝突。不管是哪一種局麵,都是政府願意看到的。



最新小说: 籃壇狂鋒之上帝之子 萬古最牛戰神 靈醫傾凰 擺爛吃瓜被讀心,腳踹渣爹笑哈哈 史上最強勇敢係統 玄界軍師 霧都道士 魔力之極 數字王國 瘋狂桃花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