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峰大敗羌渠,威震匈奴,小部落那裡敢爭。而大部落的族長,雖然有些心思,但想了想,便感到他們的勢力和得到秦峰支持的賽桑相比,差距甚遠。
因此各部落不約而同,大禮參見賽桑,齊道:“願奉賽桑族長為匈奴王,從此追隨族王,絕無二心。”
賽桑大喜過望,他立刻道:“從此以後,吾匈奴要儘臣屬的本份,奉秦將軍的命令,奉朝廷的命令。”
於是乎,在賽桑的帶領下,諸部落族長又一起參拜秦峰,表忠心。而賽桑將秦峰放在了朝廷之前,是在暗示秦峰,在未來的日子裡,他將會站在秦峰這邊。
秦峰十分欣慰,扶植賽桑為族長,為他將來的民族大團結,開了個好頭。他急忙讓眾人起身,又對賽桑道:“待得消滅了羌渠,本帥就上表朝廷,請旨正式冊封你為匈奴王。”
賽桑欣喜。
至此,會盟一切順利。秦峰便命令賽桑,馬上統籌安排各部出兵出糧食,待得各部兵馬彙聚在一起,就是進攻羌渠王庭之時。
曹袁劉三人對於秦峰特彆舉薦賽桑為匈奴王,從來沒有向深層次想過。因為他們打心眼裡,隻是將他們當成了朝廷的臣子。若是他們以割據諸侯的身份去思考,一定會發現,秦峰這是在草原培植親近他個人的勢力,並在草原傳播他的影響力。
曆朝曆代,控製草原民族都是一個艱難的課題,誰控製的好,誰的王朝就會興盛。誰控製的不好,誰的王朝就會衰敗。
就在這一天,漢前將軍秦峰,會盟匈奴各部,重建部落聯盟,並選出了新的匈奴王。
消息,如同長了翅膀一樣,在草原傳播了出去。
並很快傳到了羌渠的王庭。
羌渠王庭坐落在狼居胥山北部百公裡,也就是後世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東北部的烏拉特中旗。地處東經107度,北緯41度,北與後世的蒙古國交界。
許多部落前去狼居胥山會盟的時候,也有許多死忠羌渠的部落族長,來到了王庭。
這些部落族長出兵出糧,幫助羌渠入侵中原,沒想到卻是大敗。當秦峰統帥的朝廷大軍來到草原後,他們恐慌不安。聽說秦峰進駐狼居胥山,這些部落族長回憶起“封狼居胥”的曆史,更加心驚肉跳。
他們來到了王庭,詢問羌渠是否接受招安。
羌渠戰敗後,一方麵仇恨憤怒,一方麵又打算臥薪嘗膽從頭再來。他就對到來的部落族長們說了,“等消息吧,朝廷招安,咱們就接受。”
各部落族長聞言大鬆一口氣。
誰知這一日朝廷的消息來到:********,新的部落聯盟已經產生,新的匈奴王已經選出。匈奴人將會在新的匈奴王的帶領下,與官軍一起,消滅匈奴人的害群之馬羌渠。
消息傳來的時候,羌渠的王庭大殿裡麵,雖有上百人,卻是鴉雀無聲。然而短暫的沉寂後,就炸開了鍋。
大王子於夫羅驚道:“朝廷要將我們趕儘殺絕?”
二王子呼廚泉道:“這可如何是好?”
親近羌渠的各部落族長大驚失色,議論紛紛。
“大事不好,朝廷沒有放過羌渠的意思。”
“我們跟著他,必死無疑。”
“聽說除了羌渠外,其他人都可以赦免。”
“咱們還是趕緊離開這裡,帶著部落投順新匈奴王去吧。”
在這生死關頭,各部落族長都開始為本部落著想。他們便感到根本不是朝廷和新部落聯盟的對手,隱隱有了離開羌渠的意思。
少頃,已經有個彆的族長,開始悄悄開溜了。
羌渠臉色極其難看,他發現了要開溜的族長,急忙示意他的兒子。隻見於夫羅和呼廚泉,就帶著衛隊,抓住了想要開溜的族長們,又將所有族長控製住,並刀斧加身。
各部落族長們恐慌了。
羌渠實則已經心驚肉跳,但他強迫自己冷靜下來思考。他便發現,就算控製住這些族長,也難以繼續調用他們部落的兵馬。失去這些族長的支持後,他手中能夠用的兵馬,也就剩下本部落的三千多人了,根本就不是秦峰他們的對手。
羌渠臉色陰沉的站了起來,卻是揮手道:“放開各位族長。”
諸部落族長驚心不定的時候,羌渠走下了王位,他來到族長們的身邊,一一看過去,語重心長的說道:“你們想過沒有?本王若是被殺,賽桑成為匈奴王,你們的部落一定被他吞並。你們作為首領,一定會被處死,永除後患!”(未完待續。)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