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天陰了,看不到太陽了,仲謀孫權和仲達司馬懿兩個小年輕,在後世印度的某個林子裡,迷了路。
怎麼辦?
司馬懿冷靜,叼著一片樹葉,思考一番後道:“大哥不要著急,這裡佛宗盛行,但凡林子裡都有寺廟,被稱為‘林寺’。小弟看這片林子不小,一定有林寺,切找上一找。”
最早的時候,寺廟都是在林子裡,林子裡幽靜,遠離紅塵,利於接近大自然修行。
於是,仲謀和仲達就向密林深處走去。
走呀走呀,走呀走呀。
終於。
孫權聽到了他特彆喜歡聽的梵唱,忍不住道:“果然不出二弟所料,這裡麵有林寺。聽這梵唱,一定出自高僧之口,比江東最有名的樂師所唱還好聽。什麼秦子進所創的流行歌曲,根本無法與梵唱相比。”
“哼哼哈兮……,小弟還是喜歡快節奏的。”司馬懿叼著樹葉子道。
“雙截棍?哈,那是秦子進逗流癬多玩的。”孫權大笑道。
在次大陸,佛宗弟子行善,有了寺廟,吃喝不愁,二人就是這麼一路吃住過來的。
天色已晚,二人饑寒交迫,打馬快行。
不一會,就看到了一座莊嚴的寶刹,古樸典雅,可清楚感受到那份年頭久遠,佛氣息十分濃重。
“長老。”
司馬懿駐馬,回頭望去,就看到孫權下了馬,不遠處有一位老僧,在一顆菩提樹下打坐。雖然是在樹下,但老僧盤坐的地方特彆有講究,是一種蔓藤編製的窩,類似於秋千一樣,猛一下看,還以為老僧懸空而坐。
據守這麼打坐,脫離大地的束縛,有利於感悟天道。
司馬懿也是下馬走了過去,就見這老僧,雖然皮膚枯樹一樣褶皺,但眉毛梢有一尺多長,渾身佛氣散發,不由心道:“這位長老不知修煉了多少年,一定是一位有道高僧。”
想要吃喝,當然就要結交這樣的老僧了。
“長老?”孫權合十一禮,道:“弟子有禮了。”
老僧盤膝而坐,寶相莊嚴,佛祖一般,沒吭聲。
孫權湊近又道:“長老,弟子見禮了。”
老僧睜開眼,瞅了孫權一眼,就又閉上眼睛了。
“嗨~。”孫權心說你這老家夥,你啥意思,你倒是說句話呀。其實孫權也就學了那麼幾句弟子見到師長的語言,再多他也不會說了。
孫權和司馬懿不知道的是,這位老僧大有來曆,名叫‘僧伽羅刹’,是龍樹菩薩的師兄,已經一百多歲了,佛法高深,在整個佛宗,那都是祖師爺級彆的存在。
‘僧伽羅刹’曾經是迦膩色伽二世老爹迦膩色伽一世之師,著作的佛經頗多,代表作有《修行道地經》、《大道地經》、《僧伽羅刹所集經》等。
龍樹菩薩曾多次對眾僧說道,他的佛法造詣不及師兄‘僧伽羅刹’。龍樹菩薩後來,被譽為‘第二代釋迦’,可見其佛法多麼高深。
但為什麼‘僧伽羅刹’沒有被稱為第二代釋迦’呢?
按理說他才最有資格呀。
曆史記載,‘僧伽羅刹’年邁的時候從貴霜回到次大陸佛的發源地再次潛修。閉關修行的時候,忽然不見了蹤跡,隨身的弟子也都不見了。人們都說,是已經得道,被佛祖招去成佛了。他閉關時期的許多著作,晚些時候才流傳了出來,那時候龍樹已經得到了第二代釋迦的稱號。
‘僧伽羅刹’最近正在修行閉口禪,所以不能說話。
孫權問話沒出聲,孫權一著急,就動了‘僧伽羅刹’一手指頭,打算讓‘僧伽羅刹’開開眼,也好交流。
真的是一手指,輕輕碰了一下袈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