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這八十萬軍,帝國有了底氣。
康納德和他的元老們製定了國家戰略。針對歐洲、埃及采取主動出擊,快速鎮壓的方式,收拾掉造反的奴隸。而針對華夏軍隊,帝國決議暫時采取拖延守備態勢。
攘外必先安內,羅馬人也用了這個策略。
第一元老,馬西·安東尼克,授命統帥60個軍團,三十萬大軍,前往萊茵河,討伐歐洲聯軍。
元老,克拉蘇·希尼,授命統帥40個軍團,二十萬大軍,渡海討伐埃及。
軍方實權派元老塞維魯親自統帥60個軍團,三十萬大軍,前往帝國東部組建防線,迎戰華夏的軍隊。
同時,康納德讓漢獻帝寫詔書,命令秦峰退兵的詔書。
漢獻帝在羅馬的待遇,還不及後世宋欽宗父子在金國的待遇。漢獻帝試圖反抗,但被一大群肌肉發達的卷毛金圍住,啪啪啪後,漢獻帝就寫了詔書。
漢獻帝寫詔書的時候,十分激動和慚愧,他沒想到秦峰會帶兵橫跨萬裡來救他,而他不得不寫這樣的詔書。“忠臣,冠軍侯是忠臣。朕錯了……,侯爺,朕不得不寫,你可千萬不要執行。朕寧肯死……。”
在華夏和羅馬的帝國戰爭中,漢獻帝的心靈也得到了洗滌。雖然他被羅馬人蹂躪,但他心中漸漸有了華夏的熱血,就從不曾在皮鞭下冷去。
華夏通龐培翻譯了詔書。
“嗯,很好。”康納德又踹了漢獻帝一腳,哈哈大笑走了。“華夏講究精忠報國,有了這份詔書,秦子進就完了。”
羅馬在集結訓練它的勇士,奔赴各地戰場。偉大羅馬,屹立千年的羅馬,絕不會低下它的頭顱。它奮發了它所有的力量,要讓侵略者付出代價。
帶著漢獻帝詔書的羅馬使者,他的速度就要比羅馬的大軍快多了。
半個月後。
歐洲亞美尼亞地區西邊的小亞細亞,也就是後世土耳其地區東部。
秦峰率領的諸侯聯軍,在一處平原暫時駐紮,此次秦峰的目標有兩個,進攻北部重鎮安卡拉,還有西部重鎮安塔利亞。
羅馬的使者‘埃米裡烏斯’到了。
中軍大帳中,秦峰帳上高坐,帳下袁紹、劉備、孫策、呂布、馬騰、袁術、劉表、劉璋八位諸侯列位。
埃米裡烏斯進帳,心裡的確害怕。“雷神之錘閣下……。”他捶胸一禮。
眾人懵懂,他們都不懂羅馬語。
這裡,也隻有秦峰能夠和埃米裡烏斯直接溝通了。
稍後,秦峰接過了漢獻帝的詔書,用羅馬羊皮詔書寫的,所以諸侯們並不知道這是漢獻帝寫的詔書。
秦峰接過來一看,詔書最主要的意思,是命令秦峰撤兵。
強橫的羅馬人本以為華夏不堪一擊,羅馬人要在家門口消滅華夏軍隊,但卻被秦峰實實在在的打了一悶棍。羅馬人不得不動用手中的王牌,絕對王牌中的王牌。
在帝國戰爭中,被囚禁的帝國皇帝發來了一份有利於敵人的詔書,這可是華夏皇帝的詔書,一個極大的問題,擺在了秦峰麵前。(未完待續。)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