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各行各業,皆是一個文明的組成部分。但不得不承認,一些行業對於推動時代發展更為重要。
“馬鈞、黃承彥、棗祗,這三個人,本相早些年遊曆天下就有耳聞。”
軍師們對於主公遊曆天下,個個欽佩。因為秦峰遊曆的天下,不單單是華夏,是真的的全世界。若是早些年秦峰說自己遊曆全世界,沒人信,可經曆過羅馬遠征後,沒有人能質疑。
馬鈞,字德衡,三國時期魏國扶風(今陝西省興平縣)人。
其人出身貧寒,但刻苦好學,是中國古代難得的機械大師。他的不少發明創造對當時生產力的發展起了相當大的作用。
因為他在傳動機械方麵有很深的造詣,所以當時人們對他的評價很高,稱他為“天下之名巧”。
馬鈞從小口吃,不善言談。但是他很喜歡思索,善於動腦,同時注重實踐,勤於動手,尤其喜歡鑽研機械方麵的問題。馬鈞早年生活比較貧困,長時間住在鄉間,比較關心生產工具的改革,並且作出了突出貢獻。
馬鈞雖然一生不大得誌,但刻苦鑽研,設計製造出多種機械。
馬鈞得意之作,有對織機的改良,織機五十條經線者有五十躡,六十條經線者六十躡,便將織機一律改為十二躡,大大提高了功效。
他又發明了排灌水車,名叫“翻車”,它利用人力可以將水由低處提到高處。
他還研究製造出指南車,改進了連弩,改進了攻城用的發石車。
他製造的“水轉百戲”以水為動力,以機械木輪為傳動裝置,使木偶可以自動表演,構思十分巧妙。
綜合起來,馬鈞對農業紡織業有著巨大的貢獻,而農業和紡織業,則是古代帝國的支柱。
但是,馬鈞發明的指南車和‘水轉百戲’,更加具有改變世界的力量,隻不過沒有被這個時代的人發現罷了。
眾所周知,大航海時代,開啟了歐洲‘小國’稱霸世界的模式。那都是一千年以後的事情了,若是提前一千年會怎樣?不言而喻。
大海中航行最需要什麼,最需要動力和航向。指南車,可以指明方向。‘水轉百戲’以水為動力,雖然無法直接用在船上,但加以改進,就是這個時代最先進的海航動力,輔助以風帆,就能夠遠航全世界。
這個世界,還有二分之一是文明的空白。秦峰的野心極大,他要讓華夏的旗幟,在這些空白的地方飄揚,要讓華夏的文明,在這些地方結出璀璨的碩果。
這就是秦峰十分重視馬鈞的原因。
再說黃承彥,墨家之後,機關學大師。諸葛亮絕大多數機關學上的本事,都是從黃承彥這裡學的。
古代的機械發展局限在了什麼地方,就是局限在了精密零部件上,而機關學最講究的就是製造精密零件。
黃承彥加馬鈞,製造能力幾何數的攀升。後世裡他們兩個沒有碰到一起,而現在,秦峰說不得要讓他們精誠合作。
秦峰將他的想法告訴軍師們後,軍師們這才明白了過來。
荀彧敬畏道:“主公的學識見識,遠在荀彧之上。”
麵對秦峰提出的大航海時代,軍師們是極為震驚的,是極為迫切的。真正的萬裡江山,乃至於十萬裡江山。這是一個什麼概念,軍師們初聽時候全嚇壞了。他們根本不敢這麼想,但他們的主公敢這麼想,並且在一步步去實現。
若是早些年說出來,軍師們一定認為秦峰是在說書。那時候人們,對於世界的概念就是華夏,華夏就是世界的全部。而秦峰的到來,為人們注入了全新的意識。若說還有人懷疑,當對羅馬遠征的勝利,沒有人會懷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