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憙平三年臘月,鮮卑寇北地,北地太守夏育追擊破之。鮮卑又寇並州。”
“憙平四年五月鮮卑寇幽州,憙平五年四月,益州郡夷叛,太守李顒討平之。”
“憙平五年冬月鮮卑寇幽州。次年四月鮮卑寇三邊。”
“憙平六年八月,上遣破鮮卑中郎將田晏出雲中,使匈奴中郎將臧旻與南單於出雁門,護烏桓校尉夏育出高柳,並伐鮮卑,晏等大敗。”
“憙平六年冬月,鮮卑寇遼西。”
“光和元年正月,合浦、交址烏滸蠻叛,招引九真、日南民攻沒郡縣。”
“光和元年四月,鮮卑寇酒泉。”
“光和二年冬月,巴郡板楯蠻叛,遣禦史中丞蕭瑗督益州刺史討之,不克。”
“光和二年臘月,鮮卑寇幽並二州。”
“今年四月,江夏蠻叛。”
“我還忘了兩條,憙平四年,九江蠻叛。憙平五年至次年,南夷反。”
“另據我趙家眼線探知,鮮卑蠢蠢欲動,估計又將在幽並二州發起新一輪侵襲。”
“其他胡虜倒也罷了,特彆是鮮卑,曆次戰爭我們輸多贏少。失敗後,鮮卑人視當地百姓如豬狗,摟掠而去。”
彆的都可以騙人,唯有數據不會。這一連串的史實,讓徐庶和陳到麵麵相覷,也早就忘了討論的初衷。
羅列出來的資料,除了濟南郡是農民起義,會稽是邪、教暴動,其他都是與異族的爭鬥。
究其根本,漢人原本能與少數民族和平相處,可惜曆代以來,統治者視他們為野蠻人,謂之胡虜或蠻夷。
他們認為華夏是炎黃子孫的。
實際上少數民族也是祖祖輩輩就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為什麼會存在中國會時常記起自己是少數民族這種問題?
你怎麼看待自己是漢族人,他們就怎麼看待自己是自己的民族。
其實不同民族不同國家之間的人交往是很正常的事,互相尊重就可以,完全沒有必要刻意的區分。
放下你覺得優越的姿態,知道每個人都一樣、人人平等這件事就夠了。
然而,知易行難,邊疆的累累白骨讓雙方仇根深種,除非是一方臣服歸附甚至種族滅絕。
對這些以部落為單位的異族,還處於原始社會和奴隸社會的交彙階段,隻有以殺止殺。
公元316年,西晉王朝被匈奴人建立的前趙攻滅,於是北方異族蜂擁而入,紛紛問鼎中原。
其中以匈奴、鮮卑、羯、氐、羌等五族為最大,另有十多個小族。
他們凶猛殘忍,大肆屠殺漢人,先後建立了數十個強弱不等、大小各異的政權。
自此北方大地陷入一片混亂,這一時期史稱五胡亂華。
當時遷居中原的胡人高達五六百萬之多,很多地方甚至超過了當地漢人人口。
這些胡人中,羯、白匈奴、丁零、鐵弗、鮮卑、等部落主體都是金發碧眼的白種人。
《晉書》上說其“高鼻多須”,其中又以羯族,白種匈奴,鮮卑族三族最為凶惡。-
據《晉書》記載:後趙皇帝羯人石勒一次就屠殺百姓數十萬。
石虎更是嗜殺成性,他在城牆上掛滿了漢人的人頭,將漢人的屍骨做成屍觀,恐嚇路人。
這些胡人沒有自己的文字,甚至還保留著食人的獸性。
石虎的兒子石邃就把比丘尼身上的肉割下來,和牛羊肉混著煮,然後把這種食品賞賜給部將吃,讓他們猜測是什麼原料做的。
“合牛羊肉煮而食之,亦賜左右,欲以識其味也”。
羯族人把漢族女子當作雙腳羊來飼養,隨時**隨時宰殺烹食。
鮮卑慕容氏行徑更是怵目驚心。
據《晉陽秋》記載,他們次曾把五萬名漢族少女充作軍糧,一個冬天就吃了個乾淨,碎骨殘骸堆成了小山。
經過胡人的血腥屠殺,北方漢人銳減六七百萬,造成赤地千裡的景象。
“北地滄涼,衣冠南遷,胡狄遍地,漢家子弟幾欲被數屠殆儘”。“中原士族十不存一”。
東漢末年三國時期,漢桓帝永壽二年時人口5647萬,到晉武帝太康元年隻有1616萬。
八王之亂及十六國時期,北方人口在公元370時隻有998萬。
南北朝時期,南方到陳後主禎明三年人口隻有200萬。
南宋末年,南方在南宋嘉定十六年人口達到7681萬,元朝入侵,到南宋理宗景定五年隻剩1302萬。
明末清初,明光宗泰昌元年有人口5165萬,到清順治八年隻剩了1063萬。
當然,所有這些事情,目前都還沒有出現,根本就不可能說出去,人家隻會把你當瘋子。
萬中無一的穿越竟然發生在自己身上,那就一定要防止悲劇的發生,讓我漢民休養生息,屹立在世界之巔。
父親哥兒四個被鮮卑人逼得到西北做生意,陰差陽錯,兩個叔父到現在屍骨無存。
可謂是家仇國恨,對胡人或許在兩千年後沒什麼概念,深處漢末的趙雲,家離邊塞不遠,感觸太深了。
現在趙家部曲中,或多或少是在胡虜的肆虐中遠離故土南逃的。
任重道遠啊,熟知曆史的趙雲明白,實現這個理想,需要無數人的努力戰鬥,身邊更需要大量的人才來幫襯。
“雲有生之日,當奮力剿滅胡虜。”他擲地有聲:“胡虜不滅,誓不歸還!”
“庶當儘綿薄之力!”徐庶臉色肅然,一臉鄭重。
“到必跟隨!”陳到今天才是初始,卻也毫不含糊。
封狼居胥,做冠軍侯,不教胡馬度陰山,這是每一個年輕人的夢想。
三人相視,哈哈大笑,連停留在附近枝頭上的不知名鳥兒們都驚慌飛走。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