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瞞誌敏兄,讓勳兄要過來,昨晚就派人傳話。”張博歉然一笑。
讓勳姓牛名通,是元氏牛家嫡子,五年前從太學回來就在整個常山國小有名氣。
可惜這人受到太學裡那些清流同窗的影響,家中有錢,也不屑於把錢交給皇帝。
在牛通看來,整個天下,都是宦官們的天下,出去做官,就是給他們效勞。
當然,這些太學學子,都想找一些能人出來輔佐,妄圖在這些人的帶動下,能夠打趴宦官集團,從而達到胸中的抱負。
“原來是牛兄!”諸凡悻悻然:“清源兄,我們還是在這裡等吧,說不定他馬上就會來了。到時候你這個主人不親自迎接說不過去。”
人與人之間,也有個親疏遠近。
比較貴重的客人稱為貴客,遠道而來稱為遠客,沒在計劃內,則叫不速之客。
人與人之間的稱呼也相當重要,譬如他們兩人互相就稱呼字,而諸凡叫牛通牛兄,顯然關係不到位,當然,地位也不對等。
牛家在趙家崛起之前,整個常山國都排在前幾位。
而後趙家就好像在一夜之間突然出現,在眾家族冷眼旁觀中一飛衝天,然而,至少在常山國內,並沒有人敢輕視牛家,不管是文事還是武略。
牛通並沒有讓兩人等多久,不到晌午也就到了。
“清源兄弟,勞煩你在門口守候,為兄的錯。”此人看上去彬彬有禮:“這位兄台是哪位?能和清源在一起的,必然是大才。”
“不敢,”一句話說得諸凡心裡十分熨帖,他恭敬地行禮:“真定諸家諸凡諸誌敏見過牛兄,大才之說,在牛兄麵前愧不敢當。”
他還是相當自傲的,並不因為自己沒去雒陽就覺得自己比人矮了一截。
“原來是說過不讓趙家麒麟兒專美於前的諸兄弟,”牛通點點頭,很是淡然。他扭頭說道:“清源,還有何人要等?”
“專程在此等候讓勳兄,”張博燦然一笑:“請!”
“客隨主便,清源先請,諸兄弟請。”牛通也隻是稍作客氣,自顧走在前麵,當然有下人帶路。
眾士子在張家聚會,就是討論該如何應對趙雲的行為,實在太不把常山文人放在眼裡。
不少寒門士子,空著肚腹來到張府的,就是為了飽餐一頓。
他們其實早就三三兩兩到張家周圍,等牛通進去後魚貫而入。
客人一到,張家就開飯。
食不言寢不語,一眾士子安靜地吃完飯。由於書房太小,無法安頓三十多個士子,隻好讓下人先把飯桌撤下去,就在飯廳裡討論。
“諸位,本人癡長幾歲,”牛通毫不猶豫地主導這次會議:“我們都是懷著相同目的來,想知曉趙家麒麟兒如何看待我等。”
“何不上書縣令?”一個士子滿臉氣憤:“簡直在羞辱我們讀書人。”
旁邊的人瞬間就把此人拉到黑名單裡麵,尼瑪,官府誰敢惹趙雲?估計也隻有外州或者雒陽的敢了。
“博竊以為,趙家兄弟還不知我等的情況。”張博字斟句酌:“何不我們上門討教一番?”
身為真定人,他可不想讓牛通牽著鼻子走,如論如何,趙雲都是同鄉。
眾人議論紛紛,也不管啥太學不太學的人,大都同意張博的說法。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