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就是一把傘,下雨了大家就想起了你。花點錢買把傘擋雨,擋完了雨就扔在了一邊。
偶爾因為雨太大了沒擋住,媽的老子拆了你這把沒用的傘!
在現代的大漢王朝,沒人把醫生作為專業人士看待,沒人重視你的專業意見。
你說沒治了並不是真的沒治了,而且沒有用死亡威脅你!
一旦被人威脅了,那些猥瑣的胡須男便會立刻戰戰兢兢地把女主看好了!屢試不爽!
燕趙書院裡,並沒有華佗,那麼,他去哪兒了呢?
真定城裡,遊人如織,秋天正是到處溜達的好時機,大夏天的出門熱都熱死了。
此刻,一個本來隻有三十多歲的人長著一張老人的臉,他就是華佗,要不然也不會被胡昭認為是一個老頭。
見到真定城的繁華,華佗很是感慨。行醫這麼多年,他還從來沒有見過如此繁華的地方。
燕趙書院,他直接去的,並沒有時間來看看這座如今名聲遍及大漢的縣城。
此時仔細看看,令平日裡不以物喜的華佗都目不暇接。
突然,人群裡有人在哭喊:“爺爺,爺爺,你醒醒啊!”
旁邊就有人七嘴八舌地說:“這爺孫倆也怪可憐的,幸好流落到真定,每天還能打柴度日,其他地方指不定早就餓死了。”
“那可不?可惜如今我們真定也不太需要柴火,基本上都在用煤炭。知道不?據說那是趙家三公子給石墨起的名字。”
真定人是善良的,給每一個來到此地的外來人一碗飯吃。可這種善良也是有底線的,他們從心底裡厭惡外來人口,認為他們搶走了自己的飯碗。
因此,人群中各種說話的都有,就是沒人要叫啥疾醫之類。
在大家看來,老頭死了就死了,叫來疾醫,誰付醫藥費?很簡單,誰去叫就誰買單。
“讓一讓,吾乃疾醫!”華佗本身就修習了導引術,耳聰目明,此刻如何還不知道有人當場休克?
聽說有醫生自願來醫治,趕緊讓出一條路來。
他疾步走到衣衫襤褸的老者身邊,見其可能因為臨時暈倒,後腦勺著地,有斑斑血跡。
華佗手一搭上去號脈,就發現老人由於營養不良,號脈都有些困難。
見自告奮勇的疾醫愁眉緊鎖,旁邊有人輕聲問道:“是不是死了?”
“不然,”華佗歎口氣:“貌似幾頓沒吃飯,餓暈的。”
也不知道是誰好心,找來一些湯水,他輕輕撬開老人的嘴喂了下去。
不大一會兒,老者竟然悠悠醒轉,一旁的孩子高興地不知如何是好,趕緊把路人送來的饅頭掰開一點點喂給他爺爺。
“多謝!”老丈就要掙紮著起來行禮。
神醫呀!
圍觀的人群轟的一聲炸開了,不斷有人邀請華佗去家裡給人看病。
“元化先生哪兒都不去!”幾匹馬奔來,騎士高聲宣布:“此為我燕趙書院博士華佗華元化先生!”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