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漁陽,就一個張家,彆無分號,老秦與老胡對望一眼,雙方眼裡有說不出的憂慮。
來支持朝廷的軍隊是一回事,能趁機攬下一些後勤的活計,發發戰爭財是正經。
畢竟是商賈之人,你當他們殺豬宰羊過來就隻是慰問下?軍民魚水情在這個年代並不流行,大族們都是無利不起早的。
“原來子龍將軍也是我們漁陽人,”人群裡發出哄笑聲:“果然,我就說漁陽是個好地方,儘出英雄,不曾想今朝就應驗了。”
“子龍將軍,不如就回到漁陽,建一個趙家,看你如此年輕,在本地找一個媳婦。有你在漁陽做我們的守護神足矣。”
“就是,漁陽還得靠漁陽人,當年的趙太守何等威風,還跨境追擊鮮卑人,直打到漁陽城下,雙方合並一處,把胡狗打跑。”
“人家趙太守一轉眼就不見了,如今來的劉太守,天天對胡人視而不見。”
“少說兩句行不行?趙太守姓趙,子龍將軍也姓趙,說不定就是一家人。老的打不動了,讓小的上陣,趙家都是好漢子,專打胡人。”
“歡迎子龍回家!”
一個現代人對古代人的思維有時感到可笑,趙苞因為母親在自己麵前被鮮卑人殺害,回家就嘔血而死,在醫學上簡直講不通。
當然,趙雲也不去解釋,此趙家非彼趙家,人們對趙家有好感,總歸是好的。
戰爭中,決定勝負的因素,就是人心向背。匈奴人曾經是草原上的霸主,不可一世。
在鮮卑人的壯大過程中,不少匈奴部落搖身一變,成為鮮卑部落,連匈奴人都背叛自己的部族,他們不敗才是怪事。
“各位,”趙雲等人群稍微安靜了下,才又開聲:“和鮮卑人的戰爭是持久戰。要打多久未知,需要你們的鼎力支持。”
“大家選出十位代表進驛站來,雲代表家父和諸位鄉老商談下具體事宜,其餘的就散了吧。”
“此處說起來離鮮卑人並不遠,萬一他們聞訊趕來,那就要打戰,到時候對你們的照顧難免不周,造成不必要的損傷。”
恩,還有肉戲?一個個眼裡放光,這才是眾人來的目的。
大家族與小家族盤根錯節,生意也不是一家能做得完的,大家族吃肉,湯湯水水總得給小家族留一些。
反正都在漁陽郡混,哪些家族勢力大,很快就區分出來,老秦和老胡赫然在列。
要是他們都選不出來,那整個漁陽郡也沒幾家能代表了。
當下,趙子龍打頭,回身朝驛站裡走去。
二樓上,劉備嫉妒得發狂,怎麼就不是自己出來?他認為肯定比趙雲能做得更好。
此刻,刻著張字的大旗在遠處迎風飄揚,他們的隊伍比所有來驛站的加起來還要長。
張家,終歸是來了。(未完待續。)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