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侯確實出生這麼久,僅僅是一個名義上的侯爺。
無論如何,那都是皇帝自己要考慮的,當臣子的千萬不能越界。
君不見有漢以來,不少試圖染指皇位的那些個臣子,最終都沒有好下場。
竇家曾經何等風光,是劉宏上台的極力倡導者,可以決定皇帝的廢立。現在的袁家,和彆人一比差得太遠。
結果呢?竇家人除了竇太後因為劉宏的仁慈逃過一劫,彆的人不是做了刀下亡魂就是被流放到邊遠之地,子子孫孫不能回到中原。
“伯父,你以為小侄就那麼想當皇子的師傅嗎?”趙雲苦笑:“當是時,王貴人和皇帝一唱一和,三言兩語就訂了。”
從來都沒說過臟話的趙溫,十分想罵人,不知道罵誰,也不知道怎麼罵,就是想罵出來。
這都是什麼事啊,人在家中坐禍從天降來,你老劉家想把皇帝給誰就給誰,彆把我們趙家人給扯進去呀。
趙溫並不認為本家侄子是一個好的皇子師傅,畢竟趙雲的鋒芒太露。
自然,教出來的學生,也會繼承這種風格,那天下就離大亂不遠了。
在心裡,趙溫覺得世家豪門才是朝廷的基石,皇帝與大家打好關係,各種政策才能順利下達,政權也能長治久安。
要是新皇子不當太子,一切皆休,當了太子今後就要成為皇帝,能和世家豪門對著乾嗎?
更何況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新皇子要是不能當太子,今後也會成為新皇的眼中釘。
設若要殺自己的親弟弟,那皇帝就會落下罵名,在最講究上賢下孝的今天,很顯然如果史侯當政,不會給自己留下汙點。
不過,到時候趙家就成了靶子。史侯成了皇帝以後,太子少傅今後穩打穩紮,還能當上太尉之類的職位。
但是其他皇子的師傅,很抱歉,從有國家以來,從來都沒有一個好結局。
他想得很出神,以至於趙雲啥時候和自己道彆離開都沒注意。
夏日的太陽,照在身上很暖和,並沒有前世那樣火辣辣的感覺。
趙雲不想坐車,讓趙滿囤當馬夫自己在後麵跟著,路人也不知道,他就是名滿天下的趙家麒麟兒,畢竟這樣的士子裝束在雒陽不要太多哇。
戲誌才和賈詡不是第一次見麵,但他很不喜歡這個人。
當然,戲誌才也知道,自家乾弟弟需要這種人來做事兒。
就像同朝為官一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主張,你不能強求彆人的想法和你類似。
兩人一直都沒有交流,哪怕眼神都沒有,看到趙雲進去,不約而同籲了一口氣。
“究竟是何等大事?”戲誌才有些埋怨。
才剛他正拿著一本《史記》讀得津津有味,看到春秋五霸中晉國正在緩緩崛起。
他很清楚自己的弱項,知識不管是廣度還是深度都不夠,一有機會就去看書。
賈詡沒有說話,淡淡地點點頭算是打招呼。
聽到趙雲把如今的處境講了一遍,兩人都沒有說話,一時間陷入沉思之中。(未完待續。)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