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雖然李俊翰隻是來參加一次頒獎式,可是事情絕對不止當地時間周日晚上去紅毯上走一圈,然後坐在柯達禮堂裡麵鼓掌微笑那麼簡單。
他要做的事情很多。
從機場出來的時候,是當地時間的周五的上午,而李俊翰幾乎是立刻從機場就出發,開始了趕行程。
先是一個商業行程。
b汽車在la這麵安排的一個推廣活動,雖然李俊翰隻是大中華區的代言人,按道理來說在太平洋對岸是沒有什麼必要來出席的。
但是老板大叔還是幫他接下來,並且安排好了這個行程。
用他的話說,來都來了。
d牌的代言已經沒有了,b汽車的代言可無論如何不能再丟了……
所以,李俊翰從機場出來,直接就被等在外麵的活動策劃人一車拉到了活動現場。
等活動結束的時候,已經是下午兩點多快三點了。
然後,馬不停蹄的,李俊翰來到了一座辦公樓。
這裡是jhl位於美國的分公司所在地。
接下來就是像曾經跟著父親來美國的時候一樣,一邊吃著遲來的午飯,一邊聽著分公司的報告。
報告的主要內容,就是最近這一兩個月以來,這家分公司為了這部《星際穿越》做的各種後續工作。
什麼後續工作呢?
領獎。
是的,在美國電影也是有所謂的頒獎季的。
相比韓國又或者世界其他任何的地方的頒獎季,美國的這個頒獎季,稱得上是相當的漫長。
各種跟電影相關的行業協會,演員工會,在這種時候都會跳出來,舉辦或大或小的頒獎。
有的甚至連頒獎禮都沒有,隻是發一個獎杯了事……
可就算是這樣,有些人還不願意又不得不去領。為什麼呢?這要從好萊塢的頒獎“潛規則”說起。
要發獎的人實在是太多了。
可是演員隻有那麼多,好萊塢雖然是電影工業化生產的地方,但是一年到頭,拍出來的能拿得出手的電影,也就那麼多。
而並不是所有的頒獎都有資格去玩什麼格調和文藝的。
畢竟,頒獎,是要有成本的,要花錢的。
再不濟,做獎杯不是都要產生費用呢麼?
這些錢是哪來的呢?
讚助和廣告。
可人家讚助商和廣告商憑什麼投你呢?
要看知名度啊!
並不是所有的頒獎禮都有資格像今年的好萊塢一樣,最佳影片的幾部候選電影,都沒有一部票房過五千萬的……一般的小獎敢這麼搞,那它絕對不會有明年……
於是,可以提供給這多達數十個形形色色的頒獎禮去頒獎的電影其實也就那麼多。
要讓電影的幾個主演在這短短的一兩個月裡跑這麼多的頒獎禮也實在是強人所難,於是乎,在好萊塢的這次一級的“頒獎生態圈”裡,就有了一個“禮到人不到”的潛規則。
你人可以不來,獎杯我們一樣會發給你,但是,既然我們都發獎給你了,你總得為我們做點什麼不是?
做什麼呢?
幫我們擴大知名度。
而擴大知名度的方式也很簡單粗暴:我們發獎給你了,總要上報紙之類的媒體新聞吧?這樣看報紙的人才會說,哦,還有這麼一個獎,而這部電影的粉絲也會知道,嗯,這個獎發給我喜歡的這部電影了……
這種。
可是小獎這麼多,媒體可是不會像奧斯卡一樣,守在紅毯外麵死命按快門的。
於是隻能花錢登報……
我們發獎給你,你去花點錢,去媒體上發一個新聞之類的東西,宣傳一下,嗯,我們電影又拿了一個什麼什麼獎。
雙贏。
而這些小的頒獎也就能靠這些出現在報紙雜誌裡的收費新聞刷一刷知名度,然後混一點讚助和廣告什麼的……
今年的所有上映電影中,《星際穿越》絕對是其中的一個異類。
一直以來,好萊塢電影的北美票房一直被認為是對於電影的評價很有說服力的一件事,票房低,那你就是不行。
可在星際穿越來說,這件事似乎有點不同。
這部電影在海外的票房,遠遠高於北美票房。
這件事可以從兩部分來看,一方麵,“自大”的北美影評人認為,在海外的票房高企,那完全就是商業運作以及導演的個人崇拜的結果,這部電影簡直一無是處!而另一方麵,一些人認為,隻是因為這部電影涉及到的物理學知識及相關的畫麵拍攝的非常嚴謹,對於北美的那些“隻懂得拿著爆米花進電影院看特效”的觀眾來說,實在是太為難他們了。
有點道德製高點對智商歧視的意思……
無論哪一方是真理,這件事自然會帶來爭論。
有爭論,就有話題。
有話題,就有關注度。
而對於很多小獎來說,關注度就是一切……
所以,雖然《星際穿越》在今年號稱是“奧斯卡風向標”的金球獎上一無所獲,甚至在奧斯卡上也隻得到了五個無關痛癢的獎項的提名,那些小獎項卻是很願意把獎發給《星際穿越》的。
然後,這對於已經結束了放映的《星際穿越》的製作和發行方來說,確實是一個不小的負擔……
不停的花廣告費,然後收獲一個個獎杯……
對於類似傳奇影業和華納這種老油條來說,這種小獎都給你大獎沒你份的事情自然是煩不勝煩的,可對於jhl來說,這種事他們卻是樂在其中。
一方麵,利用“潛規則”的威力,讓一些如果jhl單獨去找發軟文可能都不會搭理的媒體隻能在一些還算是顯眼的位置發布相關的新聞,算是幫jhl這個這部電影的最大投資方和受益方做了宣傳,另一方麵,也趁著這個機會跟這些媒體,還有各種行業協會,工會,搞好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