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們一聽,臉色瞬間發白,跪在地上不敢吭聲。
趙寬冷冷地道“把你們裡長叫來,兩個村的村老不能約束村民,還都耽誤農時,全都給我換人!爭地的為首之人在春耕結束之後到鹽場服役二十天,以儆效尤1
兩個村老皆軟倒在地,不敢反駁。
趙寬轉身就走。
裡長趕來時,趙寬已經在騎在馬上等著了,“使君,縣君收到消息正往這邊來,您看要不先家中歇一歇,等一等縣君。”
“我就不等他了,”趙寬還算心平氣和,因為這事本就是縣令在公文中偶爾提及的一件事,他是因為要去另一個縣解決山匪招安的事,路過此處,想著勸課農桑也是大事,所以過來看一看。
誰知道他們爭地的內情竟是如此。
趙寬道“你是裡長,還是該儘心些,督促他們及時春種和下肥,以免誤了農時。”
趙寬問“衙門發下來的曆書要多看看,彆擺在家中當擺設,最好多給百姓宣講。”
裡長連忙應下。
郭璞趕在正月結束前出了一本曆書,其實就是結合現在的天象,在前朝曆書的基礎上做了些微的修改。
趙含章拿到以後當即命書局刊印,速度還是很快的,在二月初四那天就交給驛站發往各個州郡。
再由州郡發給底下的縣,同時他們也自己印刷,然後發給各裡長,村老。
目前想要一家一本曆書是不可能的,但至少能做到一個裡長手中一定有一本,部分村老擁有,拿著曆書,他們就可以明確農時。
但很顯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領悟到朝廷的這份良苦用心的。
趙寬覺得還是得讓各縣縣令加強監督。
隔壁州的孫令蕙也意識到了這一點。
原來她認為的常識不是所有人都明白的,這世上大部分人過得渾渾噩噩,加上戰爭,如今留下的很多年輕人都沒有長輩指導,什麼時候該下種,是先除草,還是先施肥,他們是真的不懂。
很多縣令也不懂。
於是,為了勸課農桑,孫令蕙基本都在外奔波,公文也都是在路上批的,短短二十天,人就瘦了一大圈,為了身體好,即便累得沒胃口,孫令蕙也強逼自己吃東西,她坐在茅草屋裡看著外麵的細雨,歎氣一聲道“看來,大家不僅需要曆書,還需要農書。”
她的掾史道“可百姓多不識字,識字的人也很少看農書吧?且,現有的農書大多遺失,實在找不到刊印埃”
孫令蕙道“隻要在曆書上注解就可,不必太複雜的農書。”
生日活動,陌顏說要我送大家一個禮物,這本書也沒怎麼搞個活動,於是我們計劃做個活動,送幾個小禮品給大家。
因為各個網站算法不一樣,所以綜合考慮過後,必獲得禮品的書友如下
和雲起(q~閱讀)的讀者,粉絲值三萬以上必得一份禮品;
紅袖的讀者,粉絲值五萬以上必得一份禮品;
瀟湘的讀者,粉絲值十八萬以上必得一份禮品;
請滿足以上條件的書友加q(906581335)驗證進;
、雲起(q~閱讀)和紅袖網站的讀者,凡這個月投月票十張(包括)以上的則進抽獎群(299027753)抽獎;
瀟湘因為算法不一樣,所以瀟湘讀者這個月投瀟湘票滿三十張(包括)及以上的則進抽獎群(299027753)抽獎,活動截止到8月31號中午十二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