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都開始……紀念了嗎?
薑望真真切切是已經死了?沒有挽救餘地?
儲物匣裡疊著的那些信,真的不會再增加了嗎?
早先寄出的雲鶴盤旋在萬妖之門外……應該已經消散了吧?
安安的信和她的信,都消失在雲氣中。
薑望在萬裡逐殺張臨川之前,曾通過商行偷偷送了一些禮物到淩霄閣,有安安的,也有她的。
送她的禮物裡,有一架焦尾琴——她以前其實不會彈琴,琴棋書畫中,她隻對書法有些興趣。但練字是件太枯乏的事情,故也是並不勤快的。還是最近督著薑安安,才練得多些。
世人對淑女的想象,自然影響不到她葉青雨。
什麼紅袖添香,為君撫琴……誰配?
當然修行是必須的,被叫了那麼久的師姐,她總要擔點什麼責。生活在淩霄秘地,自小錦衣玉食,總要為雲國百姓做點什麼……像父親一樣,護一方安寧。
可除此之外的時間,她情願坐看雲海。
讓她覺得快樂的事情,是澄淨的天空,閒適的遊雲,是書裡的故事,掠過四野的風。
世間俗事千千萬,她不縈於心。
有時生意吃些虧,少些收成,誰與誰在鬥氣……她也都笑笑便過去,算不得什麼。
她應該是對什麼古琴、古箏無甚感覺的。
與樂聲相比,她更喜歡安靜。
相較於絲竹管弦,她更聽得來水潺潺、風撞鈴。
但這架焦尾琴的音色,實在好聽。
她撥動琴弦的第一下,就被迷住了,莫名覺得彈琴也該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所以她練了很久……
她練了很久的曲子,彈給誰聽?
不要哭……
不要哭。
她這麼告訴自己。
但眼淚不聽。
見得寶貝女兒掉淚,葉淩霄勃然大怒,麵露凶相地看著聞人沈。
我葉淩霄人來了這裡,就是幫你鎮了場子。真個在這期間爆發種族戰爭,也須叫妖族瞧瞧我“橫推列國無敵手,萬古人間最豪傑”的實力。
老子如此支持你聞人沈。
結果你儘扯些傷心事,惹我女兒掉眼淚?
聞人沈也是愕然!
我還沒來得及講一講武安侯的悲壯故事,吸引世侄女於此停駐緬懷……怎麼才起個頭,就開始哭了呢?
向來隻知道武安侯不近女色,不貪享樂,一心修行。
沒聽說過武安侯在雲國有紅顏知己啊。
竟然還是葉淩霄的女兒?
但他堂堂朝議大夫,心思轉得是何等之快,立即便對葉青雨道:“先賢萇慎有詩雲,莫道人間無慘事,總是英雄使人悲!世侄女的心情,老夫能夠體會。”
“想武安侯何等英雄?霜風穀一戰,頂著極寒之風,搏殺妖族天海王而返。卻死在人妖勾結之下,叫人扼腕。”
“那幕後黑手我們已在全力調查,這妖族近在眼前,同樣不可放過。”
“軍神前日親身降臨妖界,轟平霜風穀,大戰天妖猿仙廷,就是為了給武安侯報仇。”
“如今我主持此處戰場,架戰車、排勁弩、列飛舟,又有英勇伯統禦湮雷軍在此,是以雪恨之心,必要拿下南天城,方可告慰武安侯在天之靈!”
他說得興起,就要順勢在這城門外,開啟一場激勵人心的戰前講演。
帶動一個小姑娘的情緒是帶,帶動滿城戰士的情緒也是帶,省得勞煩兩遍了。
恰在這時候,葉淩霄抬手按在了他的肩膀上,很認真地問道:“你們齊廷是確定薑望已經死了嗎?屍體找到了?”
聞人沈歎了一口氣:“雖然沒有尋回屍體……但這件事情,是軍神大人親自確認的。”
葉青雨默默地閉上了眼睛。
葉淩霄手上用了力:“當然我很尊重軍神。不過活要見人,死要見屍,既然還沒看到屍體,是不是說明還有希望呢?”
“啊,是,是!”聞人沈反應過來,誠懇地道:“武安侯乃國之天驕,向來能為常人所不能之事,這一次也未嘗不能再續傳奇……待我軍打破南天城,老夫一定要窮搜四野,找尋武安侯的痕跡!”
冰雪聰明如葉青雨,當然聽得出其中的安慰。
但她確切從中攫取了安慰。
爹爹說得很對啊,活要見人,死要見屍。
古來如此,不是麼?
哪有還沒找到屍體,就確定人已經死了的呢?
她強忍著眼淚,睜開泛紅的眼睛,輕聲道:“我為人族英雄的境遇而悲傷……失禮了,聞人世伯。”
“不妨事,不妨事。”聞人沈歎息道:“武安侯這件事,確實太過突然。何止世侄女難過呢?我家裡那孫女,聽說武安侯出事的消息,是幾天都吃不下飯。一天一封信來問我,不肯相信是真的……”
“你那個孫女是怎麼回事?”葉淩霄冷不丁道。
聞人沈都有些不記得自己的重心在哪裡了,愣了一下,才道:“我孫女才九歲,向來崇拜武安侯。”
葉青雨耳邊聽著父親和這位聞人世伯的對話,眼睛卻是不由自主地,又看向那城門上的匾額。
武安……
武安。
以武安邦者,卻終是不能自安麼?
史書上多少英雄悲壯落幕,她讀史的時候卻是從未想過,此事會在身邊重演。
當年在雲城分彆,看著那個走下登雲階的白發少年的背影,她知道他一定會再回來。因為一個那麼有責任感的人,不可能把妹妹孤零零地留在人間。
時光荏苒,所有承諾過的事情,那少年都已經完成。
少年此後的傳奇,更是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
她們之間也有更多的聯係發生。
曾經在除夕夜看花燈,後來聽聞莊國副相董阿身死。
曾經在觀河台,親眼見證他奪魁,顯耀於群星之中。
曾經一天問八遍情報,問得父親都躲著自己,直到知道齊國大勝,他立下大功,性命無憂……
但所有的那些畫麵裡。
她印象最深刻的,始終是那天的那個背影——
肩負所有,獨劍遠行。
那時候還那麼稚拙,卻已經那麼巍峨。
他還會像當初那樣回來嗎?
他還會像之前的每一次一樣,藏好所有的傷口和痛楚,笑容滿麵、得意洋洋地回來嗎?
這時候她感覺到城門樓上,似有一道視線落下來。
她抬眸望去,正看到一個戴著菩提麵具的灰衣女尼,看到了麵具上代表著智慧與覺知的菩提枝,當然也看到了橫在菩提枝上的……那一雙迷惘、失落、哀傷,卻有著魅惑無窮的眼睛。
她和她。
各自戴著麵具和麵紗。
一個站在城門樓上,一個站在城門樓下。
彼此看不清麵容。
隻有眼睛看著眼睛。
各有各的情緒複雜。
恍如一池春水映桃花。
桃花也泛紅。
春水也泛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