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深的樹林,肅穆的方碑,鬼鬼崇崇的猿夢極,神秘兮兮的語氣。
柴阿四悚然一驚,也跟著警惕起來。
總覺得那林中的影子不太對勁,似是某位龍族覆落下來的陰翳。
妖族與龍族勢不兩立!
雖是都這麼說,發現龍族的蹤跡應該撲上去才是。
怎奈何自己實力不夠,須得為妖族保留有用之身,還是避而遠之為上上策。
再厭棄龍族,也必須要承認龍族的強大。
妖族固然是天卷之族,百屬千類各有所長,但長短不一總能見個高低。
無論如何排序,龍族都在最頂尖之聯係不到上尊,柴阿四自己是沒底氣麵對的。
瞧猿夢極那慫樣,顯也是不行。
“猿公子,要不咱們還是走快點?”柴阿四小聲建議。
猿夢極點點頭,聲音也很小:“倒也不是怕了什麼,主要是咱們趕時間。”
兩妖躡手躡腳,悄然走過了方碑。
也走過了那段時光。
遠古時代最後一位妖皇,已經在開拓妖界的過程裡犧牲。一並犧牲的,還有他的親族。
此後一切無痕,留在世間的,隻有一百零八顆妖命寶珠,隻有這個穩定的新世界。
那位遠古妖皇既死,他獻祭掉血親,也是為他指定的下任妖皇鋪平了道路。
新的妖皇繼位,自困厄中崛起,扶挽天傾,帶領妖族支撐過那段飄搖時光。
那是人族所記述的上古時代。
自那時候至如今,太古皇城裡的主君,已是又傳了四代。
羽禎當年所爭的,就是妖界開辟後的第三代妖皇之位。
他正是輸給了那位塑像仍然立在太古皇城裡,主持了“蜈嶺血戰”,號稱新界以來最強妖皇的元熹大帝。
那一場在妖族新界曆史上最值得誇耀的戰爭,幾乎將人族打回現世。一度更改了整個種族戰爭的形勢,使妖族轉守為攻。
要與元熹妖皇競爭,非有大格局大勇力者不可為。
“龍本是妖”,是曆史的真實,也是羽禎當年的政治綱領。
效彷當年天下烽火、百族伐妖的曆史。可謂是從輝煌時代的破滅中汲取了教訓,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反攻人族。
但理想總是豐腴動人,現世卻總是病骨嶙峋的。
雖然說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可具體到“龍族回歸”這件事情上,遠沒有那麼容易。
對妖族來說,人族和龍族都是生死大敵,到底哪邊更可恨,且得兩說呢!
也就是如今人族雄踞現世、橫壓萬界,妖族與海族作為被打壓的弱勢方,才有了合作的基礎。
要想讓龍族回歸,首先要解決的,是妖族與龍族互信的問題。
對妖族來說,當年已經被龍族背叛過一次,如何還能把心腹要害再交給龍族一次?
對龍族來說,他們也深知在遠古時代的那一刀,捅得有多深。
他們要如何才能相信,妖族是真的有合作的誠意,而不是抱著驅虎吞狼的心思,圖謀秋後算賬?
羽禎潛入現世、親往滄海,以一個妖族絕世強者的生死,將此事往前推動了巨大的一步。
不得不說,這是具備超絕勇氣的行為。
匹夫輕生死,一怒即為。逞一時血氣,不算什麼大勇。
到了千金之子,就要“坐不垂堂”。
到了當年羽禎那樣的層次,什麼都不用做,已經立在萬界頂點,卻還能為自己的政治理想傾注一切。
也難怪他遠走混沌海那麼多年,再未現過行蹤,卻還一直被作為傳奇來歌頌。
羽禎所主導的龍族回歸妖族一事,最後功敗垂成其間細節不傳於世,所謂的曆史真相大約也隻能到時光深處探尋。
猿夢極唯獨是知曉,曆史的確有隱約的記載,龍族當年的確被羽禎所說動。
甚至有幾位真龍隨著羽禎回到了妖界。
而如今的大環境,已再不存在龍族回歸的可能。
若是這地方真有龍族,真叫他遇上了,隻怕並不會有打招呼的機會。
也就是說,今日的神霄之地中,是真有可能存在龍族的。
所以他也順乎心意,踩著柴阿四的台階就往下走,步伐格外輕快。
非妖非龍,以人族立場來看待這段曆史的薑望,心中則是另有壯闊感受。
無論是羽禎以身涉險,深入滄海,主導龍族回歸事宜。
還是龍族所領導的那一支水族,退入滄海、龍化為獸,此後東海之龍,永不見妖形。
都讓他感到了曆史的壯闊。
一段段恢弘的故事,沉浮在時間的長河。
無論拾起哪一段,都有那個時代的康慨文章。
千年以來,萬年以來,萬萬年以來,人族就是在跟這樣可敬的對手在爭殺。
人族先賢正是在這樣的強敵之前,牢牢掌控現世,護佑人族安寧,鞏固了人族現世之主的地位。
今人視昔,何能不感佩?
此時此刻,對於自身的處境,薑望需要想得更多。
從豬大力、蛇沽餘的路到柴阿四、猿夢極的路。
從不老泉到蜃龍。
這個所謂的神霄之地,遠比想象中更為複雜,並不僅僅是一個留存功法傳承的地方,它一定有更浩瀚的設計。
如此也就大約能夠解釋,為什麼會引來那麼多天妖關注並落子。
數以萬年計的塵埃,好像從來沒有掩埋此地。
這裡絕沒有因為時光的漫長而變得呆滯,反而給了薑望一種近乎當初山海境的感覺。
曆久彌新,自由生長。
死水必不可如此,必有活源在其中。
山海境的“活源”,是凰唯真留下的傳說,是楚地百姓的記憶,是山海境所有生靈的自然演化。
是凰唯真終將在絕巔之上歸來。
神霄之地的“活源”,是什麼?
有沒有可能就是那位羽族傳奇本尊?
他當初能與妖皇爭位,遠非尋常天妖可比。
或許是天妖絕頂,或許已在絕巔之上。他真的甘心就此銷聲匿跡他是否正在某個地方,注視這裡?
薑望反複地告訴自己,一定要多想。
哪怕隻是一枚被天意作弄的棋子,哪怕這座棋盤外皆是遮天的大手,哪怕早已經被執棋者劃定了結局。
也要抬頭看。
已然明白六道本一,知曉幾個隊伍其實行在同一處。
已然確定神霄之地必有“活源”。
那麼,這六條道路之間的聯係是什麼?神霄之地的活源又是什麼?
唯有找出這兩個問題的答桉,才有可能在當下的死局中,找到走出來的機會!
這很難。但比起毫無頭緒、毫無希望的彼刻,有機會總勝過沒機會。
此時天光隱隱,林深幽幽。
神霄之地不見日月星辰。
薑望緘默地用長劍劃過一痕,記下來,這是六個隊伍踏上林間小道後的第五個時辰。
越往深處走,葉子變成了血一樣的漸染的紅,天空飄著白色的飛絮。瞧來似碎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