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望獨自走出了外儀館,此時天光已破曉,街上開始有了稀稀落落的行人。
他不在人們的視野中。
此刻他是卞城王。
戴著鬥篷,披著黑袍,穿行在陌生的國度。
對於林正仁的反應,重玄勝早有預判。也正是重玄勝建議他——“不妨給林正仁說話的機會,看看林正仁能夠做到什麼地步。”
所以他才沒有第一時間殺人離場。
重玄勝曾經說過,聰明人的想法其實更好判斷,因為最好的選擇從來都不多。
事實證明,殺林正仁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或者換句話來說,莊高羨這一次把林正仁派出來,就是送給他殺的。而他極難回避現在殺死林正仁所需要付出的代價。
大概莊國使臣林正仁之死,才是莊高羨這一步棋的開始。
一件最簡單的事情——隻要莊高羨能夠證明莊國使臣林正仁的死,與薑望有關。那麼人族英雄的護體金身,就不再成立。
莊高羨完全可以光明正大地來殺他。
由此延伸……等林正仁去了象國,會不會即便薑望不為所動,閉關不出,莊高羨也要製造林正仁死於薑望之手的假象?
以薑望對莊高羨的了解,這一點極有可能發生!或者說,這至少也可以是莊高羨的布局之一。
而到時候代表道宗國出手的人,會是靖天六友嗎?還是鏡世台傅東敘?
仔細想來,若再加上那個養龜的姬炎月,還真得罪了景國不少人……
或許正是因為預見到自己的悲觀結局,林正仁才如此積極地想要合作。或許有人願意為莊高羨肝腦塗地,但絕不包括林正仁。
而林正仁又怎會無辜?
卞城王完全可以想象得到,林正仁所說的那些把他從星月原釣出來的方法,也未見得都是莊高羨的想法,未見得沒有林正仁的“創意”。
林正仁在他麵前如此的表現,在莊高羨杜如晦麵前,也一樣會毫無保留——至少會做出毫無保留的表象。
但林正仁說得對,他還很有用。
薑望堅信自己一定能殺了莊高羨,但絕不敢小看這個對手。
所有小看莊高羨的人,最後都得到了慘痛的教訓。韓殷之死,其猶未遠。
他的每一步棋,都值得反複掂量。
如果說林正仁這一步棋,能夠衍生出這麼多可能。宋清約去了長河龍宮,又所求為何?
卞城王收斂了對視線的把控,一邊思考,一邊行走在漸漸增多的人流中。
不多時,便來到了未城城北的集市。
景國禮天府來盛國采購羊毛的車隊,正在此停歇,而今天上午,就要返程歸景。
在約定的地點等了一陣,仵官王才步履輕鬆、左顧右盼的出現在視野中,十分愜意且好奇的樣子,嘴裡還嘎嘣嘎嘣地嚼著什麼。
一見卞城王,立即加快步伐,三兩步走到了近前。
那嘎嘣嘎嘣的骨頭在牙齒下的脆響,讓人的心情變得更壞。
卞城王冷冷地看著他:“我說過我不喜歡你們不收錢就殺人吧?”
仵官王愣了一下,連忙道:“我沒有啊。”
“那你在吃什麼?”卞城王說著,手已經搭在了劍柄上。
得自易勝鋒的薄幸郎亦是天下名劍,縱然一向藏鋒,並不輕易示人,但也總有一些人能夠認出來,至少南鬥殿的修士不會陌生。很多人都清楚易勝鋒死於誰手,不難從薄幸郎上判斷出卞城王的身份。
所以他特意請廉雀重新做了一個劍鞘,此劍懸腰,外觀已然不同於以往。至於出鞘之後……他不會讓人看到薄幸郎出鞘的樣子。
“雞骨頭!”仵官王委屈地道。
還掏出一個鼓囊囊的紙袋給卞城王看,裡麵的確是滿滿的雞骨。
唯一比較過分的是……全是生骨,血色甚鮮。
“啊!”他還掀開鬥篷,張開嘴給卞城王看,嘴裡是嚼碎了的血色的骨頭渣。
卞城王十分不滿:“這都不是你的身體,你還要吃東西?”
仵官王戴回鬥篷,嘟囔道:“那你也沒有說,借來的身體,就不能吃東西啊……”
卞城王更生氣了:“我說過我不喜歡遲到的吧?”
仵官王弱弱地抗辯:“我已經提前半個時辰來了,你看人家車隊都沒到……”
“把東西咽下去再跟我說話!沒禮貌!”卞城王冷眸如電,勢如霜落。
仵官王縮了縮頭,默默地把骨頭渣子全咽下肚裡去,不敢再吭聲。
蘇秀行把一切都安排得妥當,兩位閻羅加入車隊的過程並無波折。
名為護衛,一路都在車廂裡打坐。
準確地說是卞城王在打坐,仵官王在看眼色,一路無話。
說起來對禮天府的印象,薑望隻記得自己在星月原戰場殺過一個叫付城的——戰後論功才知是出身禮天府的天驕。
很好,景國的仇家名單又加一。
薑望熟讀《史刀鑿海》,對《景略》篇章並不陌生。
無論是禮天府,還是地獄無門此次目標所在的奉天府,都屬於景國“十三上府”。實力強勁,須得格外小心。
景國實行府縣製,全國共有四十九府,實力之強、資源之豐富,是當之無愧的天下第一。
從建國之日一直到今天,這四十九府無增無減,懸如日月。
縱觀整個現世曆史,中央大景帝國的擴張,從來是影響力的擴張。它的衰退,也是影響力的衰退。
他們本國並不擴疆並土,但道屬國在天下蔓延。所謂“天下駕刀,以淩諸強”,絕非虛言。
隻是在漫長的曆史中,鬥爭起伏無處不在,有的刀折了,如夏國。有的刀鈍了,如盛國。有的刀鏽了,如西北五國聯盟……
這四十九府,在內部亦有區劃。分為十三上府、十二道府、十二元府、十二靈府。
當年景太祖姬玉夙依靠道門三脈之力建國,終結了“百家爭鳴、宗門共世”,開啟國家體製大興的時代,這一點在《史刀鑿海》之中,都隻有簡略的記載。
彼時景國內部的權力劃分,從諸府區劃可以略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