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能存留,就算有線索,也早被浮陸人清除了。咱們也見識了這裡的文明,怎能小覷他們的智慧?”薑望說道:“我要找的是敖馗的痕跡。他現在沒辦法主導席卷浮陸的信仰,被迫地與浮陸諸部為敵,選擇已經不多。這裡大約就是他當年為浮陸帶來變化的地方,他必然還要來這裡尋找變化,捕捉勝機。”
聖狩山在整個浮陸世界的中部區域,距離此山最近的兩個部族,是渾土部和天風部。前者土部第十七,後者是玄風部分裂出來的八部之一。
說是“最近”,也都與聖狩山相距千裡。
淨水、宵雷兩部,則要更遠一些。
一路疾飛,一路探討,倒也不覺路途冗長。
當四人停下身形,出現在他們麵前的,與其說是一座山,倒更像是一座高台。
在蒼茫大地高拔而起,卻在雄奇險峻的道路上攔腰而斷。
山上仍然鬱鬱蔥蔥,有走獸鳥鳴。儼然自成為一個世界,一個不經曆時代變遷的世界。
戲命收攏鋼翼,落足於相對平整的山頂,半蹲下來,以食指按在地麵,自他的指尖處,一隻隻黑色憑空出現,迅速往外爬行。
以他的落足點為中心,蟻如黑潮,向整個聖狩山傾瀉!
“這些都是機關嗎?”淨禮和尚好奇地打量它們。
“都是活物。”戲命淡淡地道:“機關術也能製造這樣的,但成本太高,不符合我們‘節用’的理念。這就是經過培育後的,做了一些特殊的加工,輔以機關術來控製。”
自錢晉華成為钜子,墨家上下考慮得最多的一個詞,就是“節用”。
但錢晉華時代之前的“節用”,是克製、簡樸。錢晉華時代之後的“節用”,都更傾向於商業活動中成本的控製。
說他是商道真君,的確不算不實。
白玉瑕縱劍於空,飛往遠處。
薑望開啟目仙人巡視四方。
淨禮大步踏遠,直接在空中盤坐、合掌、閉目,佛光繞身,又如水紋漾開。
四人劃分不同的區域,徹查聖狩山的每一寸土地。
“找到了。”戲命身形一晃,已經竄入林中,薑望抬步便跟上了。
兩人在幽深的老林裡急速穿行,靈動似歸巢之鳥,最後落在一顆足有九人合抱的老樹前。
樹已經死了,隻剩半截殘軀,仍然十分高大像一棟房屋似的。其中早已被蟲蛀空。密密麻麻的黑蟻,正在樹裡樹外爬行。
戲命以食指點在樹身,黑蟻迅速回收,幾乎連成一條線,筆直地撞進他的食指中——那仿佛連接著另外一個空間。
“墨蟻在這裡嘗到了不屬於此世的力量。”戲命說道:“還很新鮮,就在近三天內。”
薑望隨手削下一塊朽木,以三昧真火慢慢焚燒:“隻能是敖馗了。他在這裡做了什麼?”
戲命道:“掠奪了這顆老樹的生機。他有意掩飾痕跡,將它修飾成自然朽死的樣子,但這顆老樹對土壤的影響、對周邊其它樹木生存空間的侵占,都是他不能改變的。”
薑望自己也已經通過三昧真火得到了答案,和戲命描述的一致。皺眉道:“敖馗有掠奪樹木生機為己用的本事。但這點生機相對他來說太過渺小,夠他乾什麼?”
戲命道:“敖馗若能夠憑此恢複,我們來看到的應該是禿山。說明這門秘術是有限製的,而他很需要利用這點生機,在這裡做些什麼。”
薑望又問:“能夠通過這些力量追索到他麼?”
“我正在做。”
“倘若我是敖馗,千年之前匆匆經過這裡,藏下天佛寶具。千年之後再回來,第一件事情肯定還是尋寶。且我已經聯係到了乞活如是缽,封鎖了這個世界。但出於某種原因,我不能完全地解放它的力量——那麼當前最關鍵的,是解封此寶,一活百活。”薑望琢磨著:“這棵樹的生機,能對乞活如是缽有用?”
戲命將墨蟻所吞食的力量,注入四隻機關鳥,然後將它們放飛四個方向,同時分析道:“從力量的對比來說,就算有用,也最多是一個引子的作用。”
薑望若有所思:“這棵樹有什麼特彆之處?”
“這片山林裡樹齡最長的樹……”戲命說著,把握到了關鍵:“不,特殊之處在於,它是聖狩山上現存的樹齡最長的樹。”
特殊的地方在於聖狩山!
薑望也是眸光一亮:“它有浮陸人族起源的力量!”
戲命接道:“乞活如是缽或許是被浮陸世界的世界力量所封鎮,才讓敖馗不能儘用其力。不管是浮陸人族的有意引導,又或是世界本能的排斥也好,總之造成了這樣的局麵。而敖馗洞世之真,看到了根本問題,正在解決。所以才需要以浮陸人族起源的力量為引。”
“如何在己身力量不足的情況下,解決世界力量的封鎮,以钜城傳承之久遠,想必有很多思路?”
“也可以問問小聖僧,懸空寺絕非浪得虛名。最好咱們集思廣益,能窮儘此龍之路,然後一一斬斷。”
正說著,淨禮的聲音響了起來——“師弟,這邊!”
墨蟻還在不知疲倦地爬過每一寸土地。
薑望和戲命穿梭於幽靜的山林,很快找到了淨禮所在——
他在一個幽深的岩洞中。
此岩洞外有藤蔓古樹,青苔巨石,藏得極深,也不知怎樣被他尋見。
這一刻樹移石開,彷如古墓被掘,天光遊入。舊朽的氣息還在外湧,不知石封多少年,重現人間。
走進來才發現,這座岩洞既高且闊,四通八達,一眼難儘其貌。
風聲在遠處的洞穴裡穿梭,隱約老鴉之號,莫名陰森。
清秀乾淨的年輕和尚,正雙掌合十,立在曆史悠久的石壁前。腦後一圈佛光,使得他鋥亮的光頭熠熠生輝,這幽暗的山洞仿佛也被他照亮了。
於是他身前那大幅渲染的血腥恐怖的岩畫,好像也變得平和、溫暖。
在薑望的眼中,這一幕本身亦是一幅畫,是為——
佛觀惡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