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好,我親愛的朋友們。
我現在坐在書桌前,悠閒地寫這篇總結,想著等會該去哪裡玩耍。
在這長達七百萬字的寫作中,我幾乎斷絕了社交,唯一的社交是同你們,所以常常在感言裡說點心裡話,聊聊閒天。
不過讀者越來越多,赤心也完成了登頂,作者的每一句話都被放在顯微鏡下單獨觀察,漸漸說話就是一件危險的事情。
但我還是想跟你們聊點什麼。
我所麵對的是一個個具體的人,更是一個模糊的形象——這個人好像一直在我身邊,通常並不說話,但偶爾會喊一嗓子,嘿!繼續往前!
給我支持,給我陪伴,讓我知道我並非是獨行在長夜裡。
今天我想跟大家聊一聊主角的塑造。
哈哈,這好像是一個非常危險的話題。
自開書以來,赤心與否便是一個經久不息的“論戰”話題。大家對“赤心”這個詞有很高的討論熱情,這是合理的,因為畢竟赤心巡天寫到現在,每一卷都很點題,沒理由書名沒關係呀。
我一直沒有公開談過這件事情,因為一聊赤心,必然涉及劇透,這會傷害到讀者的閱讀體驗。我多麼希望我編織的每一個劇情,都在讀者的腦海裡完成最宏大的回響。我不允許劇透在我這裡發生。
就像薑無棄一步神臨、竹碧瓊天府秘境歸來、墨家抓走凰今默、伐夏陣前輸重玄遵……這些很有爭議的劇情裡,我也從來沒有說後麵會如何如何,隻是默默地寫完整個劇情線,再跳出來委屈——看看,是你們沒耐心吧!我都有設計的!
隻是有的可以很快寫完,比如結為秋霜。有的要很長時間,比如望遵之爭要寫完整個伐夏,鏡花水月線更是穿越好幾卷,而墨家線還沒有結。
赤心有最大的爭議,我也有最久的沉默。
現在是時候了,在天上白玉京這一卷之後。
赤心巡天的版權賣得很早,其中漫畫賣得尤其早,大概在21年的時候,漫畫主筆就跟我加上了好友。
那是一位很用心的創作者,前前後後跟我溝通了許多次,人物稿也畫了不少,但誠如各位所見,漫畫遲遲沒有出來。
我說,希望等我完成這部,或者至少寫到後期,再開始做這些事情。我擔心最後偏離了主題。
作為作者的情何以甚,隻需要對自己負責。漫畫、動漫這些,卻要對整個製作組負責,壓力是不一樣的。
當時漫畫主筆問我——赤心是什麼?赤心巡天這本書,可不可以開篇出現一句話,對主題有個交代。
就如“我要成為火影”、“我可是要成為海賊王的男人”這些王道熱血漫,可以成為這個漫畫的標誌。
我當時愣住了。
啊,赤心巡天不是這樣的啊。
主角不是一生下來,就指天畫地、威風凜凜,大喊我要赤心巡天!
他生下來隻會哇哇大哭而已。
我要寫的,不是一個生而知之,生而偉大的人;我要寫的,不是一個從頭到尾,心智一成不變的人;我要寫的,不是用幾個標簽堆砌的人。
我要寫他的成長,他的經曆,他鮮活的人生。
相對於其他各具鋒芒的角色,薑望一開始是相對普通的,他的光芒要在艱苦的世事中砥礪出來。
有些人覺得薑望魅力不夠,這沒有錯。
我從第一卷就在寫,他不是一個完人,他不是一個一出現就光芒萬丈的人。
他不是一個一開篇就固定了心智的角色,不是一個心智成熟、性格已經定型的穿越者。
他是網文讀者口中的“土著”,他是生長在那個仙俠世界裡的人。
他十四歲獨自離開家鄉,在楓林城求道。
他父親死在他的少年時期。
後來他還要照顧妹妹,要扮演亦兄亦父的角色。很多時候好像已經成熟了,可以獨當風雨了。
可是一直到白發離鄉,他也才十七歲……
那種成熟隻是一層脆弱的殼,是生活裡的迫不得已——他得照顧妹妹,雖然他也是一個需要教導、需要照顧的人。
他這樣一個小鎮裡走出來的少年,他的父親隻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藥材商人,他的眼界隻有那麼高,他經曆的風雨也不過是求學艱難。
所以你們可以看到,他最初的理想輕易就倒塌了,他被白蓮忽悠得團團轉,他的三觀根本不穩固。白蓮告訴他玉衡峰就是三山城修士痛苦的根源,他就決定推倒它——他根本沒有想過後麵還有沒有更深層的原因,他想不了那麼深。
他因為一個小女孩的死而不顧一切,那時候他可能想到了自己妹妹,又或是單純的正義感。
他會因為三山城修士的艱難,而將道勳拱手相送。
他會心疼一個在凶獸堆裡活下來的小女孩,會因為白蓮救了他而為白蓮拚命。
當吞心人魔熊問盯上了他,他唯一的想法是如何自救,他沒有想過要害誰,他隻是想,整個楓林城,隻有張、方、王這三個地方能夠幫他牽製對手,而隻有方家是他熟悉的。
在殺死熊問之後。
想到戰死的方家守祠長老,他要找借口自我安慰——我也是迫不得已,我也沒有辦法。
這正是他脆弱的地方。他在逃避。
你看,他並不完美。從一開始就不是完美的人。
有沒有辦法讓這段劇情沒有爭議呢?
太簡單了。
犧牲一點配角智商,讓方澤厚選擇迫害主角就是了,讓那個族老也參與計劃,表示要對安安如何如何。
那引人魔入方家,就大快人心。
但一個人物真正的選擇,隻能體現在他掙紮的時候。
他那時候的逃避和脆弱,正是我要描寫的。
薑望這一路走過來,成長的不止是修為,他的認知,他的學識,他處理事情的能力,他麵對這個世界的態度……都是在不斷地變化的。
不一定完全是好的變化。
有很多人對他的人生產生過重要影響。
是陸霜河與易勝鋒告訴他,修行即爭。
是左光烈告訴他何為超凡的勇氣、超凡的悲憫、超凡的承擔。
是妙玉打碎了他的三觀,讓他第一次重新認識這個世界。原來玉衡峰是這樣的,原來人族水族萬古盟約隻是一張紙。
是葉青雨堅定他底色的一部分,告訴他——既知是錯誤之事,又何來正確可言。
是莊承乾告訴他,不要輕易相信任何人。欺神詐鬼,大有人在。
是董阿告訴他,每個人有不同的路,做各自的選擇。
是鄭商鳴告訴他,一個庸才的努力。在此之前他想的是,你鄭商鳴怎麼變了啊,從一個赤誠少年,這麼快就變成了一心往上爬的官油子。
是方鶴翎讓他知道,不是每個人都跟你一樣天才,都跟你一樣有那麼多選擇。
是觀衍大師告訴他——“以你的標準要求彆人已是苛求,以你的標準要求世界,那你惡而不自知,你是魔中之魔。”
太多太多……
他不是一開始就懂得這些道理的。
他困惑過,迷茫過,糾結過,痛苦過。
他是用一顆滾燙的真心,在這個世界砂礫裡**地打滾,有的地方結了疤,有的地方還在流血,有的地方仍然柔軟,有的地方隻留下永遠填不上的坑。
常常有讀者說,薑望是一個很擰巴的人。
他確實很擰巴啊。
他是有理想的,但是理想一次次被摧毀。
他是有認知的,但是認知一次次被顛覆。
竹碧瓊將死的時候說,這個世界跟我想的不一樣。
對薑望而言,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他一次又一次地發現,這個世界和他想的不一樣。
重玄勝讓他丟掉天真,他也努力不天真,但他沒有辦法不天真。他的經曆就在那裡,他的眼界就在那裡。
所以他很努力地找線索,找證據,攀關係,講道理——
最後危尋告訴他,伱的劍不足以維護你的道理。
他拚命去做,去完成不可能的事。
可是拚命也沒有用。
在天涯台他熬死的隻是季少卿嗎?
一起枯萎的還有他的大部分天真。
從那以後他就懂得,他的道理隻在他的劍鋒之內。
比如靈空殿那個百衲道人,不知還有多少人記得?
就是那個要奪權靈空殿的人。
薑望一劍就把他殺了。
那時候薑望想的是什麼?翻原文可以看到,是“八柄”。
是他在薑述那裡看到,下意識學習的生殺予奪。
他不自覺地對薑述產生了某種依賴,敬佩,像孩子以父親為老師那樣去不自覺地模仿。當然最後走出他自己的人生。
我想說的是,一個具備真實感的世界,一切都在流動。
變化的不止是性格,不止是認知,還有人物關係。
以薑望和尹觀的人物關係為例。
細究起來他們兩個對彼此的態度,是隨著修為的進步、交情的發展,不斷變化的。
一開始尹觀殺人薑望隻能忍著,尹觀拿廉家威脅他,他也隻能幫忙打掩護。後來他就開始給地獄無門立規矩,不許隨便殺人,尹觀也開始顧慮他的感受,再後來理直氣壯地欠錢不還……
以薑望和齊國的關係為例。
一開始他對齊國毫無歸屬感,他到齊國隻是因為網友在這裡,網友告訴他這裡有發展機會,他就來碰碰運氣。
所以那會在臨淄城外,尹觀救了他的命,並以此為條件,讓薑望掩護他入城,薑望的底線是“不要傷害重玄勝,不要傷害普通人”。
齊國根本不在他的考慮範圍裡。
但是後來他對尹觀——誰讓你直呼天子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