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野之間,一夜易幟,新黨潰不成軍,沒有幾個堅持。
倒不是說主政到第五個年頭,他們幾個人連親信都沒有。而是政治上的失敗,令他們直接放棄了權力。
從頭到尾,他們幾個爭奪的都不是權力本身。而是改革這個國家的機會。
機會他們已經擁有,但他們沒有把握好。
理想總如繁星滿天,現實是嶙峋病骨。
晨間冷風卷起衣角,桃枝劍就靜靜躺在身邊。黎劍秋手裡拿著一張紙——此等文章,已遍傳莊國諸境。
他舉著這張紙,輕聲念道:“境內分區,以巢分階,刻薄無恥,將人分為人畜!此罪一也。”
這是好大一個惡名。
他沉默一陣,歎道:“巢區和非巢區的確滋生差異,分化階層,所謂公平分區,未能把握公平,國策曰流水不腐,實際上各自為界,難予交通。治政五年,竟生‘巢民’,此相國之過也!”
這幾年來最讓他愧疚的事情,就是在境內分區之後,誕生了“巢民”這個階層。這個國家過得最艱難的那些人,都留在巢區裡。
按照他們原先的構想,巢區百姓應當是奮鬥的百姓,是熱衷進取,想要搏得機會的百姓。但最後留在巢區裡的,都是沒有辦法的百姓。
黎劍秋又念:“外事疲軟,四方不威。卑顏媚和,大失國格!此罪二也。”
莊國改元“啟明”以來,的確迎來了和平的時期,四方無戰事,邊境安寧。但也有不少人覺得,以前莊高羨在位的時候,莊國橫掃諸方,想打誰打誰,連雍國都是屢次按在身下,威風霸道。現在的朝廷過於軟弱,讓那些有進取心的人,沒有大國自豪感。
黎劍秋定了定,終是自言道:“去年與陌國起邊釁,大將軍欲伐之,我往而議之。雖是平息了戰爭,但也的確忽略了邊民的委屈。說我‘卑顏媚和’,也不算過。”
他素來簡行,偌大的國相府裡,本來仆役就不多,這會也都被遣散了。此刻庭院空空,在這個薄霧的清晨,有一種難言的寂冷。
黎劍秋的聲音還在繼續念:“貪求享名,減產開脈丹,不能奉上國,又自損國基。此罪三也!”
這件事情倒是沒什麼好說。減少獸巢是啟明新政的根本國策,新政既然失敗,這條國策也自然成為罪責。
他的眼睛微垂:“刻薄無恥、卑顏媚和、貪名損國,這三樣罪名落下來,真是天理不容。該千刀萬剮啊……”
風吹書頁,仿佛應和。
他將這張薄紙拿定,繼續念道:“其罪四——”
吱呀。
院門推開。
以前的國道院祭酒、現在的元老會會長章任,出現在院外。
他打斷了黎劍秋的自審,眼神複雜地看著這位年輕相國,歎息道:“一切都結束了,孩子。”
莊國最好的國相是杜如晦,杜如晦最佳的繼任者是董阿,而黎劍秋,接過了董阿的衣缽。
身為國道院祭酒的章任,很難沒有感慨。
但身為元老會會長的章任,不允許有太多感慨。
莊國皇室已亡,現在他隻代表道國。
黎劍秋撇開手中的‘罪狀’,抬眼看著章任:“章元老,將有幾丈雷霆?”
章任道:“經元老會決議——國相黎劍秋下野,大將軍杜野虎去職,水君宋清約退位,新政廢除。”
最後一點是意料中,其餘都在意料外。
黎劍秋挑了挑眉頭:“朝政更迭是大事,難道不需要幾顆頭顱來謝罪麼?天下變革,豈有不血?”
“不用。”章任看著他:“你自由了。”
這位帝國元老,又補充道:“這是你老師一直未能得到的自由。”
“他未能得到的自由,我也未能得到。”黎劍秋笑了起來:“豈是如此自由?”
他在春風之中吹散額發,手一鬆,任由那張罪狀飄飛在空中。
倏然握住桃枝,橫鋒於頸!
章任劈手一按,將此劍分開,阻止了他的自裁。
“你這是做什麼?”章任皺眉問。
黎劍秋鄭重地道:“我乃莊國國相,擔主政之責,我的道被否定了,我當殉之。”
章任搖了搖頭:“你不能死。”
黎劍秋不解:“你知我誌,亦不吝我命。為何?”
章任不答。
如此對視一陣,黎劍秋‘嗬’然一聲:“我知道為什麼了。”
“既然知道,那就走吧,遠遠離開這裡。”章任轉身離去。
“接下來你們來治國,會做得更好麼?”黎劍秋在他身後喊道。
“什麼是好,什麼是壞,那要看對誰而言。”章任頭也不回:“我覺得會更好。但或許你不認同。”
“百姓認同嗎?!”黎劍秋追問。
章任終於停了下來,搖搖頭,又往前走:“百姓認同你嗎?”
黎劍秋張了張嘴,無言以對。
……
新安相府,仍留當年故意。
清江水府,早不似故時豪綽。
倒不是現在的清江水族有多麼窮酸,這幾年新政推行下來,止戰興商,莊國百姓手裡的銀錢是更多的,水族之富庶,也更勝以往。
但當代水君不好享受,常常舍錢財於巢區,自己的宮殿倒是不怎麼修葺打理。年久之後,自然顯得不夠華貴。
此時宋清約站在宮門外,宋清芷亭亭玉立在一邊。
而宮門稍遠的地方,站著兩隊緝刑司修士、幾名郡府官員,清江郡的郡守,站在更遠一些的地方。
宋清約抬眼過去:“郡守此來,是要監斬本君麼?”
清江郡守後退一步,低聲道:“不敢。”
宋清約問:“那是來拘我?”
清江郡守道:“您尊貴不凡,不至於此。”
“殺又不殺,拘又不拘。”宋清約問:“元老會是怎麼安排的呢?”
清江郡守便道:“水君兄妹可以走,清江水族不能動。這是底線。”
“既要奪本君族屬,又放過本君性命。”宋清約咧嘴道:“奇也怪哉!自古豈有如此奪權?”
清江郡守放低聲音:“您這幾年的貢獻,我們都是看在眼裡的……”
宋清約想了想,又問:“杜野虎呢?”
清江郡守沒有說話,旁邊的緝刑司首出聲道:“杜將軍可以走,兵不能動。這也是底線。”
宋清約算是明白了,苦笑一聲:“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啊。”
【感謝書友“20210301105379101420”成為本書盟主,是為赤心巡天第728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