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聖人公孫息的墓碑,就懸立在阿鼻鬼窟上空。
而關乎這個人的存在,就埋葬於這裡。
親手為其鐫名的長生君,看起來虛弱極了,像是能夠被風吹動。
為一個在事實上已經死去的公孫息鐫名,還是在諸葛義先已經找出祂姓名且一步步釘死的情況下,他仍然消耗甚巨。
他的綢袍貼在身上,頗顯單薄,再沒有半點昔日號為“南極長生帝君”的威嚴與貴重。
什麼不許帝名,什麼南鬥逆心。
早先楚國滅南鬥殿,有諸多理由,看起來也順理成章,
但最大的用處,卻是在今日。
昔時楚國勢傾南鬥,兵圍度厄峰,壓得南境無聲,天下飄搖,不過是雷霆驟雨前的一縷山風。
於南鬥殿的滅頂之災,隻為了今日用他為劍,刺一超脫者!
進不能完整南鬥曆代之宏圖,退不能守南鬥萬載之基業。在楚國的威嚴籠罩下,像一隻撲不出燈罩的撲棱蛾子。
他實在是找不到半點威嚴的資格。
懸立在空中的長生君,小心地管理著自己的視線。總是被迎奉跪拜的人,其實也非常地懂禮識趣。他妥善地移動著目光,終是看向覆有麵甲的安國公:“如前約——”
“走吧!”楚天子揮了揮手。
伍照昌親自帶兵,圍住度厄峰,以不惜圍困一百年,熬死南鬥小世界裡一代人的決心,逼迫長生君做出選擇。是和南鬥殿一起消失在曆史長河,還是為楚人之劍,來隕仙林鐫名……這選擇不難做出。
當然,這選擇也是在這一局開始的時候,在公孫息無心他顧的時刻完成。
整個楚國像一架巨大的戰爭傀儡,每一個部件都混響在全力發動的轟隆聲中。
隕仙林定於今日,隕仙林內超脫者,死於今日。
楚天子前腳在皇極殿裡進行了最後一輪清洗,殺得人頭滾滾,掃平了阻礙新政的力量,後腳就來到隕仙林,劍誅超脫者。
一邊對內血雨腥風,一邊對外創造如此武功!
他把握這南楚霸國,就像握持手中這柄赤凰帝劍——其銳難當,其固有千秋。
長生君沒有說彆的話,隻對楚天子行了一禮:“多謝陛下寬宏!”
而後縱身一躍,跳進那雲消霧散後、一時皎白的天光中。
“善哉!”地藏站在崖壁上,合掌讚道:“我以為陛下會順手殺了他,以絕後患。”
祂使用田安平那張臉,體現的是異常溫暖的笑容。
祂總是那麼的慈悲,親切,寬容。
就好像祂剛才急著要收走公孫息的屍體,是並沒有看出來,這人還有從遺忘中歸來的可能性。祂對誰都寬容。
楚天子淡淡地看了祂一眼:“天子一言,重於山河。朕豈能失信於天下,使楚印不能為憑?”
這長生君先被削去帝號,再被滅去宗門,最後還被逼著為楚長劍,見證了一尊超脫者的隕落,心氣都被打沒了。
縱有絕巔之修為,也不複為患。
地藏問的是長生君和楚國的約定,強調的其實是自己。
見楚帝此言,祂便一笑:“山外之人,誠知天子之重矣!”
說罷祂拿手一捧,好似水中掬月。
便在那墓碑之中,掬起一縷白煙。
這縷白煙先化為公孫息最後的佝僂嶙峋模樣,繼而化為四十九顱九十八臂的肉球,最後化為一條白色的斷尾的禍鬥王獸——活脫脫一隻斷尾白犬,在空中搖晃著腦袋。
薑望其實一直在想一個問題。
公孫息已經徹底死去了,作為諸聖時代的背叛者,現世隕仙林的罪魁禍首,被銘於碑刻,永遠地書寫了死亡的結局。
當然,有關於諸聖時代落幕的完整真相,或許也已經隨著祂埋葬。
祂隻留下一個摻雜了許多謊言,但說不清幾分真、幾分假的故事。
公孫息啃食著諸聖時代的殘章、零零碎碎拚湊起來的天衍至聖身,也化經奪門,離軀而走。
地藏還能從公孫息身上得到什麼呢?
現在他大概想明白了……
還存著公孫息的繼承自【天衍至聖】的“與世同隱,知見萬事”的能力!
公孫息明顯是在獨占【天衍至聖】之後,才以諸聖相合幾乎無限的知識、無限的力量成就超脫。
祂這些年不斷地補充認知,其實也是在不斷地消化諸聖遺產。
祂的確擁有近乎無限的力量,可絕大部分力量,都要用於壓製諸聖思想的衝突,用於鎮壓天衍至聖身隨時都會崩潰的可能。
也不知這“與世同隱,知見萬事”的能力,是諸聖創造【天衍至聖】的時候就存在,還是公孫息獨據此身後開拓?
薑望更傾向於前者。
按照公孫息所言,諸聖對於【天衍至聖】的願景,是“一具能夠演化所有大道的至聖之軀,演化出極致偉大的力量”。
“演化所有大道”顯然是不太可能做到的,不是諸聖不夠強大,而是這種表述已經是真正大成至聖的力量。
天衍至聖作為諸聖所倚仗的最後兵器,應該是在力量上無限接近大成至聖,在思想上由諸聖短暫地聚合,在力量控製上由儒祖法祖主導、其餘諸聖輔助。應當是這種形式。
“不斷補充認知,無限接近於認知所有大道”,則是在不可能做到“演化所有大道”的情況下,一個無限接近於那種層次的選擇。
那白煙所化的斷尾白犬,還在不斷地鼓蕩皮肉,似有某種變化在發生,但不等人看清,便化為流光一束,穿進地藏腦後的日輪佛光中。
地藏臉上堆疊著無比真誠的笑容:“諸位施主,有緣再會。無論來世今生。”
這時已分不清佛光和日光,祂也就此消失不見。
唯獨祂先前所立身的位置,元氣都不往那裡湧動,仿佛懾於一尊超脫者的尊貴,還匍匐祂所遺留的威嚴。
阿鼻鬼窟一片死寂,鬼窟上空曾有楚太子熊谘度調度軍隊複建的城,在超脫者的戰場靠近這裡的時候,就已經成為曆史塵煙——熊谘度這會還在跟大楚國師梵師覺在那裡說小話,“幸好咱們沒給姬景祿花錢買城,不然咱們這次可就虧大了。看孤這生意做得,靈不靈醒?”
隻有他們在說話。
巨大的鬼窟入口,像一個天坑。
那支名為【龜雖壽】的青銅長戈,似已完成夙願,而光華愈斂。衝天殺氣都不見,銅杆寂冷如水洗,顯然已經更上一層樓。
就此躍入無底鬼窟,實則是殺進了鬼氣裡。
幽冥大世界對現世幾不設防,隻要力量足夠,在哪個位置都去得,但總歸是沒有鬼氣極盛之地這麼親近。
古來名兵離人賤。
但這支聖人遺兵非同凡響,在龐閔死後仍然不墮。現在大概已經靠近洞天寶具,可視為類洞天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