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楊平的酒量不行,青銅都算不上,昨天喝得有點多,頭痛。
小五這小子,整晚胡言亂語,什麼寶呀貝呀小青呀,往床上一躺自己睡了。
楊平隻好靠牆打個地鋪睡一晚,醒來,小五不見人影了,這小子一天到晚神出鬼沒的。
楊平揉揉太陽穴,一看手機時間,上午十一點多了。糟糕立刻洗漱都免了,直接往門外衝。
衝到樓梯間,一拍腦門昨天不是被辭掉了嗎今天沒有班上了,還衝個毛線呀。
返回房間,簡單洗漱,到樓底下買幾個羊肉包子吃。打開電腦上網,找了半天,搜索到一份醫生的簡曆模板。然後認真的填寫,反複檢查幾遍。再把g市所有醫院的人事招聘簡章全部瀏覽一遍。撒網式地投,大大小小的醫院,投了一個遍,連社區衛生站也不放過,總可以命中一個吧。
如果找不到工作,就隻能離開g市。
離開g市離開g市是不可能的
簡曆投出去,幾天過去,如石沉大海。無聊之中,楊平進入係統空間,手裡隻有區區800分,看能不能撿漏。
“新手折扣區,維持時間不定,請儘快使用。”女聲提醒。
折扣區在哪楊平在光屏窗口翻來翻去,終於看到一個飄來飄去的彈窗,點開,裡麵有很多東西,都是原來積分基礎上狠狠的做了折扣,但是楊平還是不足支付。
找來找去,隻有一個“手術基本技能培訓”剛好800分,於是把著800分花光,買下手術基本技能培訓。
手術床憑空拔地而起,床上躺著鋪好單的實驗體。
“此次訓練為三個月時間。”女聲解釋。
三個月,不吃不喝不拉不睡,一直訓練,格老子的,有人性沒
魔鬼訓練,真正的魔鬼訓練。
“切開、縫合、分離、打結、止血,五項手術基本技能訓練,現在開始”還沒等楊平反應過來,培訓就開始了。
楊平開始發揮想象,把所學的有關知識全部挖出來。各種部位,各種層次,各種形狀的切口;間斷縫合、連續縫合、荷包縫合、血管的縫合、神經的縫合、肌腱的縫合、皮膚的縫合、筋膜的縫合;手指分離、血管鉗分離、剪刀分離、圓刀分離、尖刀分離單手打結,雙手打結,器械打結。
把每一個項目訓練無數遍,開始是單項訓練,每一項訓練,係統會打分,完成後,再進入下一個項目,五個項目訓練完畢後,再進入綜合訓練。
這種集中式訓練,效率非常高單單一個血管吻合,楊平就吻合了幾百根血管。最初是十幾分鐘一根,逐漸可以做到幾分鐘一根;最初吻合得歪歪斜斜,逐漸可以做到針距邊距標準漂亮。
要是在現實中,哪有這多時間來練手術基本功。就算每天抽出一個小時,一直堅持,要2160天,差不多6年,有這個耐心和恒心的人,少少之又少
也就是,這個訓練包,相當於,讓楊平每天抽出1小時練習手術基本功,持續堅持6年。
隨著計時的停止,是手術床和實驗體消失。
十多天又過去了,這令人煎熬的十幾天,楊平不知道怎麼過的,天天捧著一本骨科手術學,都翻爛了。
終於,電話來了,三博醫院,樓上可以停直升機的那家醫院。
他對這家醫院還是有所了解,建院才十多年吧,據說一個海外華僑富商捐款建立的,所以民間也有稱呼華僑醫院的。
這所醫院新建不久,地理位置又比較偏,所以名氣比不上南都醫大附一、附二、g市人民醫院、中醫院。
但也是三甲醫院,不用說,用人要求很高,招聘簡章上明確要求碩士起步,而且要求211、985。
能夠進去的,都有特殊通道。
既然來電話,就去說不定有什麼急需崗位,降低標準呢。比如婦產科為了改善團隊凝聚力,想提高男醫生比例為了生存,楊平不介意稍微調整一下專業方向。
三十塊錢的名牌包包,收藏已久的廉價西裝,都派上用場。
楊平,西裝革履,手提黑色皮包,站在三博醫院的門口,信心十足,仰頭望著雙子星主建築樓,頂層,直升機正在降落。
麵試的地點在骨科的示教室裡,麵試的人來了一大波,楊平懶得數了,總之坐滿了。
偷偷打聽一下,左邊帝都醫大,右邊華西,沒一個慫的。真的懷疑是不是人事部打錯了電話,或者自己隻是來作陪的,錄取名額人家早就內定。
講台上站著的是骨科主任韓建功,身材不高,但是精壯,短發濃密,雙眼放精芒。
他手裡的名單揚了揚
“平時你們到醫院麵試,都是先考筆試,再考操作,今天我們要反著來,為什麼外科醫生首先要有動手能力,沒有動手能力一切都是紙上談兵操作不合格的,就直接淘汰;操作合格的,再下一步繼續筆試,下麵由宋子墨醫生給大家介紹操作考試”
“這個家夥是複旦的博士,挺牛的。”旁邊一個醫生小聲地說。
“你認識”楊平詫異。
他得意地說“有個師兄告訴我的,這家夥是個天才,在魔都六院讀碩士時,進行顯微外科訓練,接一百個老鼠尾巴,這家夥百分之百成功率,時間還是所有人裡麵最快的。”
這確實有那麼一點牛
楊平目光越過前麵的人頭,看向宋子墨,上下打量。二十幾歲,看外形,真是人中龍鳳,身高起碼一米八五,身材勻稱,鼻梁高聳,五官端正,輪廓清晰。
兩個字,帥哥。
還博士學位,又天才人物,天選之子的存在。不過跟自己沒半毛錢關係,自己就是來麵試的。
“歡迎大家選擇三博,我們三博醫院雖然成立時間不長,隻有十多年,但是技術水平,在g市醫療界,不亞於任何一家醫院,每個人隻要努力,三博會給你充分的發展空間,培訓、進修、出國學習”
吹牛都不用打草稿,楊平嘀咕。
“你不了解三博吧你知道,剛才說話的主任是誰嗎韓建功,魔都六院出來的,國內創傷骨科扛把子人物。”
真的嗎
真的
這麼牛,那這醫院待遇一定不錯了
楊平打了手勢,錢
“俗”小夥子斜瞄一眼,心裡說。
說話間,一個年輕醫生,助手的角色,給每人發下一張紙麵試單,上麵有操作考試的打分項目。
“應聘崗位急診科住院醫師。”有沒有搞錯,我骨科主治醫師,怎麼變成了急診科住院醫師,搞錯了吧。楊平想舉手,算了,考完再說。
宋子墨說“你們桌子上每人有一個練習打結的模具,上麵已經準備了一束線。先把線抽出一根,掛到線樁上,準備好後,我說開始,大家就開始徒手打結,我說停,就停下。”聲音也不錯,標準男中音。
“彆少看打結,這是外科基本功,如果連結都打不好,何談其它操作,1分鐘60個方結,也就是120個正反結,才算及格。我們宋師兄1分鐘可以打143個方結,也就是286個正反結,至今是我們醫院的記錄。”宋子墨旁邊的助手,獻媚的補充。
宋子墨在行間來回走動,冷冷的,高昂著頭,白大褂沒扣,往兩邊掀開,雙手插在褲兜了,確實帥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