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張建業把李蓁蓁送回家之後,按照謝言之的要求,仔細檢查了家裡的門窗和廚房。
確定沒有任何安全隱患後,搬上鋪蓋,拿著手電筒騎自行車離開。
手電筒熾白的燈光在漫長的夜色中開辟出了一方小天地。
張建業不疾不徐騎車在路上。
送李蓁蓁回來之前,謝言之已經睡著,暫時不會醒過來,他可以不用那麼著急。
神經高度緊張了一整天,來來回回地跑也在不斷消耗他的體力,到現在才有片刻輕鬆。
自行車悠悠在路麵行駛,街道上空空蕩蕩,路麵上隻有張建業一個人。
他緩慢騎著自行車,思緒若飛雪般不斷發散。
思考著他未來的計劃。
拿下外城大樓是必須的,到時候還要和謝言之商量商量招工買三輪車的事情。
隻要簽訂下這單,他們往後會輕鬆許多。
明天他再具體和李蓁蓁商量商量時間,兩個人在白天輪流照顧謝言之。
雙方都有生意正在進行當中,誰也不能鬆開。
不可能一個人全天候在醫院陪謝言之,而且照顧不能下床挪動的病人有諸多不便,請人來照顧是絕對不行的。
張建業想兩個人在來醫院的時間一定要錯開,他早上可以早些離開走街串巷去賣二手門窗。
早上的服裝店人流量不會太大,星期天和平時的人流量也不相同,靈活調整。
他從早上回來之後,可以來醫院,那時候大概十來點,李蓁蓁再去服裝店,等到下午來接替他。
黑夜漫漫無邊無際,街道上隻有一方光亮齲齲獨行。
三個人都在為彼此的未來做出規劃與努力。
無論前方再怎麼艱辛困苦,誰也沒有想過要放棄。
心裡一直惦記著謝言之的傷,李蓁蓁晚上沒有睡好覺,早上四點多就醒了過來。
屋外黑蒙蒙的一片,世界宛若一幅隻有濃墨暈染的畫。
李蓁蓁穿好衣服,打了涼水來洗臉。
冰涼的水接觸到麵上皮膚的那刻,李蓁蓁的意識清醒到了極點。
往日冬天,都是謝言之提前在灶台上溫好熱水,等到她下床洗臉的時候,水溫剛剛合適。
今天她起來的早,特殊情況,用涼水洗臉是讓大腦恢複清醒最快速的辦法。
家裡因著謝言之張建業和江誠三人體力工作的緣故,肉是每天都有的。
冬天溫度低,蔬菜和肉類儲存時間長,李蓁蓁買的也多。
她將儲存的蝦和豬肉全部拿了出來。
謝言之剛動完手術,需要吃高蛋白的食物促進傷口愈合。
張建業這幾天也最是辛苦,必須要好好補補。
她也要做些好消化的粥,熬的時間長久些,易於謝言之吸收。
起來的早,李蓁蓁也沒有磨蹭,手腳麻利開始做飯。
瘦肉粥放在鍋上熬著,李蓁蓁清洗乾淨手,騰出時間來記下自己今天要去菜市場買的菜。
豆漿,最好有牛奶,堅果,雞肉魚肉
李蓁蓁在一點點記錄著。
她和謝言之兩個人是雙向奔赴的愛情,從來都不是一個人在付出。
冬天太陽出來的晚,李蓁蓁隻熬了粥,清洗了肉菜,處理了處理蝦。
剩下的等到出發前再炒菜。
菜不比粥可以一直溫在鍋灶上,菜放涼了再熱一熱味道和營養上會受到影響。
李蓁蓁列舉完自己要去菜市場購買的菜品之後,翻開新的一頁紙,開始計劃自己今天要做的事情。
她來蓮花灣五個多月了,不再需要依靠地圖走路。
自己就可以在腦海中規劃出最短的路線。
提前計劃好,節省出來時間,也好讓張建業出去忙自己的生意。
現在這種情況,路上多花費一秒的時間都是浪費。
服裝店具體的開店日期還沒定,本來說的是來找周大媽和自己一起去找老一輩人算算,算出來個黃道吉日。
周大媽從前家裡有成分,也有錢,生活條件好,信的也就多了。
李蓁蓁原先是打算借周大媽家裡的老黃曆本看一看的,根據黃曆挑選個黃道吉日。
哪曾想,周大媽直接說要帶她去找老一輩的先生算一算。
那位老先生也是有本事的人,曾經那麼動亂的年代,他這一行業格外招人注意。
儘管如此,他還是保全了自己,沒有墜入那些是是非非。
重來一世,李蓁蓁比任何人都相信這些。
所以在周大媽提起這位能力非凡的老先生時候,李蓁蓁想也沒想就答應了。
想要找人看風水,絕對不能自己去大街上隨便找個擺攤的,必須要熟人介紹才能信任。
熟人隻是熟悉也不行,必須要萬分信任。不然就會遇到殺熟的現象。
對於周大媽,她是百分百的信任。
這是來到海城後,給他們諸多幫助的人。
李蓁蓁沒什麼不放心的。
她手上的筆尖在紙張上暈染出了大滴墨珠,麵露為難。
糾結今天要不要去見那位老先生。
服裝店的開業時間,她不想要往後推遲。
雖說製衣廠做的衣服哪怕是放置到明年春天,也還是不過時,往後幾年也不會。
但是李蓁蓁仍然是不希望自己的手上積壓衣服。
哪兒哪兒都需要錢,捉襟見肘。
謝言之還受了傷,家裡用錢的地方多,積壓一件衣服也是有成本投入的。
李蓁蓁挪開筆尖的時候,墨珠暈透了幾頁紙。
她今天還是要去,必須去見那位老先生,服裝店能有多快開業就有多快。
開業後她時間也自由,中午能夠早早關店做飯去醫院,下午晚些時間再開門,下午再早點收工。
一天的時間加起來能有四五個小時也能賺到錢,至少比什麼也不做,一味往後推遲要強。
早上送完飯就讓張建業離開,暫時還沒有開業,不過製衣廠那邊的衣服都能夠給她送到家裡,前幾天她一直在廠裡盯著,工人也都越做越好。
即使現在不去盯著也不妨礙什麼事情。
衣服送到家裡,她可以請周大爺周大媽幫忙收一下。
沒開業這幾天,她可以有充足的時間來照顧謝言之,也讓張建業輕鬆輕鬆。
計劃好要做的事情,李蓁蓁算著時間才開始炒菜。
飯菜全部做好後,天邊泛起了青白的顏色,視線內不再是漆黑茫茫一片。
李蓁蓁拿出來飯盒,沒著急打包,洗乾淨手先去了隔壁找周大媽借自行車。
年紀大的人醒的都早,兩家住在隔壁,李蓁蓁是一直都知道的。
彆看天還沒亮,周大媽和周大爺兩人早早就起床了。
不是忙活屋子裡的家具就睡倒騰院子裡的花花草草。
周大媽愛花,周大爺每天醒來都會去外邊看院子裡的那些花花草草
縱然天還沒亮,也習慣了打著燈去看看花。
上了年紀他們沒有那麼多的覺能睡,起來總手要給自己找些事情做。
“蓁蓁,這是咋了。”在院子裡賞花的周大爺,聽見李蓁蓁的拍門聲音就走了過去。
昨天夜裡,隔壁院裡來回開門的聲音他們都聽見了。
大晚上的,隔壁還是頭一次發出這樣的動靜。
晚上沒什麼事情都是不外出的。
不是周大爺周大媽半夜不睡覺盯著隔壁院子,他們是被聲音吵醒了。
開門的吱呀聲音吵醒了淺眠的兩個人。
家裡隻有他們夫妻兩個,哪怕是在睡覺的時候,也保持了兩分警醒。
如今又是大早上來找他們,肯定是隔壁出了什麼事情。
周大媽在屋裡聽見動靜也小跑走了出來。
“沒啥大事兒,就是我想借輛自行車出去,家裡車騎出去了。”說完李蓁蓁又看向周大媽,“姨,等到下午咱倆去見那位老先生,我最近比較忙,家裡如果有製衣廠送來的衣服,您幫我收一收。”
這就是廠裡有人的好處,旁的還需要自己去製衣廠拿衣服,她卻是可以直接送來。
“好,放心吧,蓁蓁。”
說話間,周大爺已經去屋裡推自行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