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收信之外,這樣無傷大雅、但也讓人感到與眾不同的小習慣還有很多。
和島慎治的老家在東北的青森縣,是個偏僻、寒冷、貧窮的地方。
這裡是津輕三味線的發源地,舊時,津輕地區的盲眼藝人彈著三味線各地乞討,搭乘青函輪渡,越過津輕海峽,腳步遠至北海道。
現如今,津輕地區乞討的盲眼藝人也成為了曆史,如高橋竹山那樣的大師,去年還遠赴米國進行公開演出。
經過十餘年的努力,連接青森和函館的海底隧道即將通車。
三味線不再是乞討用的工具,技藝精湛的藝人也能成為藝術家。
交通發達,從青森到東京,到世界的每一個地方,都變得輕而易舉。
兩年前,高中畢業以後,和島慎治就從青森出發,來到東京,在駒澤大學讀佛教學。
駒澤大學前身是僧侶培養機構,雖然選讀佛教學,不過和島慎治家裡並沒有寺廟要繼承,父親不是大和尚,而是國文老師。
因此,家中有許多文學大家的書籍。和島慎治小時候是個安靜的孩子,比起和其他小夥伴去玩,更喜歡在書房裡讀書,尤其喜歡江戶川亂步、泉鏡花、以及太宰治。
“正因為我是血統純正的津輕人,才能如此肆無忌憚地大講津輕的壞話。……(中略)再怎麼說,我畢竟深愛著津輕。”
青森同時也是文豪太宰治的老家。
看外表,和島慎治跟帥哥兩個字無緣,披肩的長發燙了小卷,是個有點老相,不苟言笑,看上去總像是在若有所思的怪模怪樣的青年,有時讓人覺得是個落魄的文化人。
和島慎治中學的時候,寫了一首名叫《人間失格》的歌,使用了黑色安息日樂隊那樣的重金屬風格,歌詞裡講述的則是人性的墮落。
從那之後過去了很多年,在這期間,和島慎治升學離開青森,到了東京讀佛教學,眼界更加開闊,思考的東西更多,也寫了更多的曲子,但是他心中最喜歡的,還是這首《人間失格》。
是因為寫出了這首《人間失格》,才讓他抓住了最重要的東西,那就是他到底要追求什麼樣的音樂,什麼樣的音樂又是他想要的。
是以腐國風的硬搖滾和重金屬為養料,在上麵種植和風的東西。
……
和島慎治打開信箱,裡麵躺著一封信,寄信人那裡寫的是朝日電視台。
他盯著信封回想了一下,記起來,不久之前,的確向朝日電視台的《樂隊天國》寄去了樂隊的演出錄像。
讀初中的時候,和島慎治認識了鈴木研一。
青森這個地方地處偏僻,連唱片和雜誌的鋪貨都要比其他地方晚一點,如果是冷門歌手的唱片,還得向唱片店預訂。
在這樣的情形下,有一盤很想聽的唱片卻難以入手的和島慎治,聽朋友介紹,同年級有個叫鈴木研一的,家裡有很多唱片。
和島慎治以嘗試的心態去和鈴木研一搭話,沒想到對方竟然真的有這張唱片,不僅如此,還為他也能喜歡這位歌手感到欣喜。
一切於是從這裡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