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剛成立粉絲俱樂部就被曝出跟前製作人在談戀愛,高井麻巳子的粉絲基本盤也是小貓俱樂部在籍的時候帶來的,那她的粉絲說不定會有意見。
破壞力+1。
接著是下一句,“小貓俱樂部解散後,秋元仍作為腳本製作人,活躍在富士電視台。這樣的兩個人,接下來會何去何從呢?一手打造了小貓俱樂部的秋元,是否有想過,自己會和組合的成員擦出這樣彆樣的火花?”
這段話好像是有一點暗戳戳諷刺秋元康對自己製作的偶像出手的意思,破壞力再+1。
但是綜合一下,還是一段隻能娛樂大眾的八卦。
對於藏在幕後的胖胖青年秋元康來說毫無損失,要說受影響,也就是建了粉絲俱樂部,準備放開手腳認真乾一場的高井麻巳子。
……
岩橋慎一看完報道,心裡還微妙的有點意猶未儘。
可惜是專攻娛樂八卦的《friday》,這要是《周刊文春》之類的大腦洞雜誌來發的話,怎麼也得再發散一下,扯到其他地方對胖胖青年做一番攻擊,哪能這麼輕易放過他。
然而,丟開前製作人和製作過的偶像這個最大賣點,整個新聞說白了,就是個二線幕後人士跟二線偶像在談戀愛,對總是看著勁爆大料的《周刊文春》來說,還真不值得他們去盯梢,就算把眼光放到藝能界,怎麼也得是醜聞級彆的。
歸根結底,之所以覺得意猶未儘,就是因為這報道太普通了而已。
但是,看熱鬨歸看熱鬨,熱鬨看完了以後,岩橋慎一卻想到了另外一件事。
那就是,雖然看上去隻是則普通的戀愛八卦,在這樣的新聞出來以後,大眾又會如何看待呢?
如果說實質性的受到損失的,可能是高井麻巳子會因為戀愛讓粉絲失望,但是,在粉絲之外,還要考慮到的是,通過這條新聞再一次見識到了“偶像無所不為”這件事的大眾。
而這種“見識”,實際上,也算是一種無形當中的影響。
偶像從來都不是雲上之人,尤其是在進入八十年代以後,偶像身上的神性越來越淡,終將變成和普羅大眾沒什麼兩樣的人。
在這樣的情形下,真正“如夢似幻”的偶像,就離主流的風格越來越遠了。
岩橋慎一合上雜誌,把它塞進皮包。包裡裝著k兩個人的演出錄像帶。他正準備把錄像帶拿去錄音室,給其他人看一看。
雜誌碰到錄像帶盒子,讓他想起k兩個女孩那乾巴巴的“k”。要是用那樣的“k”去和觀眾溝通交流,隻會讓觀眾哈哈大笑吧。
讓觀眾笑場的“k”,那還不如不做的好。
不做?
岩橋慎一冒出這麼個念頭,為之一笑。
不管怎麼說,偶像其實還是份服務意識很強烈的職業,不管總是麵帶笑容的臉,還是跟觀眾的互動,偶像和觀眾之間,就像是在拋彈力皮球,從這邊到那邊,總能得到回應。
k這兩個女孩子,“k”做的不像樣,神情看著也不夠自然,作為偶像來說,顯然是不夠“專業”的。
當然,這些都是新人的通病,或多或少罷了。隻要加以練習,遲早也變成笑容甜美,能漂漂亮亮回應觀眾的正統偶像。
而對這兩張白紙來說,越是正統,就越是意味著要泯然眾人。
岩橋慎一翻過來覆過去考慮剛才冒出來的那個“還不如不做”的念頭,腦海當中,冒出來一個有點荒唐的想法。
要是真的讓她們不做了,就放棄當個專業的偶像,效果會怎麼樣呢?
……
不笑,也不對觀眾獻媚,雖然叫k,但也絕不會對觀眾“k”。
要說冷麵偶像,率先想到的就是山口百惠了。一張冷冰冰的臉,十幾歲的小女孩,麵無表情唱著帶顏色的歌詞,這種反差叫人過目難忘。
但是,冷麵偶像的重點,是不讓觀眾感覺受到了冒犯。
哪怕不對觀眾獻媚,也不跟觀眾互動,也要以另外的一種方式,給觀眾一個冷著臉的合理解釋。
並不是口頭上給出的某種理由,比如這人天生不會笑什麼的,要是這麼對觀眾說,隻會被觀眾認為不專業然後轟下台。
這種理由,應該是一種冷著臉有冷著臉的魅力、甚至比笑起來還有魅力的這樣帶有說服力的東西。
k這兩個女孩子,要是真的讓她們當個有彆於甜美偶像的組合,要她們冷著臉唱節奏強烈輕快的歌然後勁歌熱舞?那恐怕舞不起來。
那要她們當帥氣型的偶像,好像也帥不起來。要她們去搞怪,也想象不出能怎麼冷著臉搞怪——要是那樣了,就真成漫才組合了。
就像是麵前擺著一副拚圖,岩橋慎一把拚圖塊一塊又一塊的嘗試,試圖找到正確的那一塊,但似乎還是哪裡缺少一點小小的靈感。
……
當天傍晚,岩橋慎一接到來自秋元康事務所的傳呼。
打回去,電話被轉接給了秋元康本人。胖胖青年秋元康在電話裡笑問道“《friday》有沒有看過呢?”
“看過了。”岩橋慎一回道,“真不愧是《friday》。”
“哈哈!”秋元康邊笑邊說,“第一時間看了《friday》,那就稱得上是我的朋友了。”
您這個甄彆朋友的方法還真夠獨特的。岩橋慎一心想。
“既然是朋友,今天晚上也一起出來玩吧?”
先設個圈套說什麼是朋友,然後又來個是朋友就一起出來玩,胖胖青年這一套玩的還挺溜。
不過,沒有無緣無故的來自胖胖青年的聚會邀請,岩橋慎一還是答應下來。
晚上九點,按照約定,前往聚會的地點。